音频技术
你到旧货市场买cd,js们就会和你大谈该cd用xx解码芯片所以值xx元,其实一台cd机还有很多方面要考虑,如转盘,运放,接口等。而商贩们不大懂行,只是流行用这个说价。 不过解码芯片确实是cd中的核心,让我们看看现在主流的芯片。
d/a数字/模拟转换器大致可以粗分为两大主流:一是多位元,另一个则是单位元。以发展时间的长短来说,多位元是在cd唱盘问世时就出现的,而第一代的 1bit产品则是约在1990代初期才在市场上出现,但是多bit和1bit以结构上分析到底孰优孰劣?举例来说,一串用细绳穿起来的珠链。我们用两种方法将细绳上的珠子取下来,第一种方法是:分若干次取,每次取下固定数量的珠子;第二种方法是:有多少颗珠子就取多少次,每次只取一个珠子。实际上,第一种方法就相当于多比特方式,只有接收到全部16位数码后,才进行一次解码处理。第二种方法就相当于单比特方式,一个数码位一个数码位、连续不停地解码处理。就多bit而言,它的优点是没有所谓的再量化的过程,因此噪音较低;除此之外,亦有较佳的动态表现。但传统的多bit在low level的情况有非线性失真人及过零失真(zero cross)的问题,若想克服需要使用非常复杂的电路结构,这就造成了多bitdac晶片在追求高品质的目标下,同时也要负担高昂的代价。相对地以1 bitdac它的优点是先天上就不存在过零失真的问题,类比波形的线性良好,再则生产成本较低,这就是市场上中低价位的cd player大量使用1 bitdac的原因。然而1 bit dac需要更高的频率的clock,以及它在“再量化”的过程中会造成若干讯息失落,这也是它挤身hi-end
常见DAC芯片主要是分为多BIT(MULTI BIT)和1BIT两大阵营,以前多BIT的主要生产厂家是BB,ADI,PHILIPS。SANYO,但现在PHILIPS和ADI也转向1BIT了,而SANYO也没见有什么好的东西,就剩BB公司在支撑着。
1)BB公司的常见DAC芯片是:
16BIT的PCM56,主要应用在大部分的平价CD机上,
18BIT的PCM58,以前大量的使用在中档CD上,其着不错的性能和较吸引人的声音,20BIT的PCM63,这应该是BB公司最为经典的DAC芯片了,有着优异的性能指标和 不错的听感。在以前的很多高档机上总是见其身影。可惜是后来 停产了。
20BIT的PCM1702,这个是BB公司用来替代PCM63的产品。有着比PCM63更好的性能 指标,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很多人是宁愿喜欢PCM63的声音而不大 愿意接受PCM1702的声音,个人估计可能是PCM63比PCM1702更容易 得到厚暖的声音。
24BIT的PCM1704,PCM1702的升级产品,也使用了PCM1702相同的内部结构,有着更 更高的分辨率和动态,自然的成为了高档机种的主流DA芯片。
PCM1702和PCM63和PCM1704 都采用了BB公司独有的COLINEAR结构,它在每一个声道使用了两个的19bit的DAC分别负责正负半周的讯号,再将DAC的电流输出部分合2为一,这个结构不但有着多Bit DAC的高动态特性,更成功解决了在一般多Bit DAC上所出现的过零失真的问题,使输出的线性获得改善。
还有是BB公司混合型设计的PCM67。这是一个双声道声道的18BIT芯片。它在18BIT讯号输入后,立即将18BIT讯号切分成10BIT和8BIT两个部分,其中较高位的10个BIT由多BIT DAC转换,较低位的8BIT则以1BIT的方式转换,最后再将两部分的模拟讯号相加输出。这个设计以1BIT来解决过零失真的问题,又能保有多Bit的高动态优点。在设计构想上是极为高明的。
BB公司大部分的DAC芯片通常分为三级,分别是:标准型的P后缀,较高级的PJ后缀,高等级的PK后缀,内部结构完全一样,在性能上略有不同。
2)ADI公司的AD1862
这是Analong Devices公司所生产的20BIT DAC芯片,AD1862的讯号/杂音比非常优良,在外接二个旁路电容的状态下,讯号/杂音比可以高达119dB,而20BIT的分辨率也使它有120dB的动态范围,典型的应用就是DENON的DG2560了。AD1862分成AD1862N 和AD1862N-J两个等级。。.。。
3)PHILIPS的TDA1541和TDA1543
TDA1541和TDA1543都是16BIT的DAC芯片,也许,TDA1541可以称为16BIT芯片的中的王者了。其优异的THD+N性能指标连许多所谓的18BIT DAC芯片也追赶不上的。特别是其可以外接的阶梯旁路点容,更成为DIY玩家调整声音所喜爱。本人则对其高频的分辨能力很是不满意。MARANTZ和PHILIPS的是该DAC芯片的主要用家,特别是MARABTZ连其顶级CD上也使用了他。TDA1543也是16BIT的DAC,其只有8个引脚,可算是极简单的DAC芯片了。但其高频的失真也算的上是惨不忍睹的了。TDA1543有后缀带A的TDA1543A和不带的TDA1543,这两个型号接受的数据格式是不同的,不可以直接代换。其分别是:TDA1543A是接受MSB 16BIT的数据信号,不可以接受IIS数据格式的。而TDA1543则是只接收IIS数据格式的。
TDA1541则有4种,档次由低到高的排列分别是:TDA1541A,TDA1541A/R1,TDA1541A/S1,TDA1541A/S2,他们的性能数据是不同的,其主要分别表现在S/N和-60DB时的THD+N的失真,这4个型号都是只接受IIS的数据格式。
4)SANYO的LC7881和LC78820,LC7881是16BIT的,而LC78820则为18BIT,以前的一代平价 CD机CEC891使用的DAC芯片就是LC78820。而LC7881则多数使用在平价机中,其性能没有 PCM56好。
说到多BIT的DAC芯片,还有一个是不得不提的,就是ULTRA ANALOG公司的D20400A,有着 良好的性能指标和听感以一身的20BIT的DAC芯片,当年只有在高价的器材中才可见其身影。 多BIT的芯片就说到这里,由于还有一些多BIT的芯片,本人没有接触过,不便在这里 胡言。只好就此打住了,下面谈谈1BIT的DAC芯片。
现在的DAC芯片生产阵营可是比多BIT的强大得多了。计有PHILIPS的比特流技术,松下的 MASH,CS公司的DELTA SIGMA,SONY的PULSE,还有日本AK和NPC。
analong devices ad 1862
首先介绍的是analong devices公司所生产的ad 1862 20bit audio dac,它除了使用在数位音响之外,亦使用在电子合成乐器、专业录音的数位混音器及各种效果器上,应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厂方在发布的资料当中,特别强调 ad 1862的讯号/杂音比非常优良,在外接二枚杂讯旁路电容的状态下,讯号/杂音比可以高达119db,而20bit的分解能力也使它有120db的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理论值)。在此要说明一点,某些半导体厂商在较高级的晶片出厂之前,将成品进行测试并就其性能分类,因此即使是同一品牌、同一编号的dac,在性能和价格上还有分别。
ad 1862分成ad1862n 和ad1862n-j两个等级,
ad1862的外观是16pin的塑胶dip包装,电路结构大致由三个部分所构成。串列讯号输至一个20bit的解码部分转化成并列讯号传送到20bitdac,将数位讯号转换成类比电流讯号输出,另有一组参考电压源供应给20bit dac部分,电路方块图。
burr-brown pcm63p
说到pcm63p这类dac,实在称得上目前市售dac产品中的“主流派”。即使它出来已有一段时间,但是在多bit的hi-end数位/类比转换器中仍然具有代表性,像theta的gii和monarchy model100等就是采用pcm63。在电路结构的设计上pcm63亦相当有特色,在这片晶片上有所谓的colinear双dac结构,此外在s/n比有116db输出电流的高速特性(200ns typ 2ma stop)及低失真的性能,都是使它受hi-end厂商爱用的原因。长久以来,音响用的dac在不断地改良,而为了克服低电平的非线性失真(主要由过零失真所引起),各家ic制造商各自开发不同的杂讯整形方式或提高取样频率。所谓的bit stream、mash等1bitdac,就在此种情况下,应线路上是使用多bit常用的r、2r阶梯方式作为主要的解码,但不同的是它在每一个声道使用了两个的19bit的dac分别负责正负半周的讯号,再将dac的电流输出运而生。没错,它们是解决了低电平线性的问题,然而对于互调失真和分离会有不良的影响。pcm63在部分和而为一,这就是所标榜的colinear结构。这个结构不但保有传统bit dac的高动态特性,更成功地解决了在一般多bit dac上所出现的过零失真的问题,相对地类比类比输出的线性亦获得改善。系列产品分为三级,分别是标准型的pcm63p和较高级的pcm63pj,以及最高等级的pcm63pk,在性能上略有不同。笔者在此列举两项供读者参考。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知burr-brown主要是以dynamic range和thd+n作三级筛选,以此区隔pcm63p、pcm63pj与pcm63pk,当然这三者在价位上亦有相当的差距。pcm63系列的价格不菲,许多数类转换器的生产厂商基于成本的顾虑或是产品的分级的考量,就不会运用如此高级的dac。不过也有像wadia9这样的产品,为了提高bit数(22bit)和over sampling 倍数(32倍)的前提下,不计成本地在每个声道使用四颗pcm63(左右声道一共用了八颗),像这样的手笔在数类转换器的市场上可算是凤毛麟角,实在不多见。
以上述的两种晶片作比较,使用单一20bit dac的ad1864是属于传统的多bit结构,因此仍然存在着过零失真,而pcm63以双19bit合并为20bit,在技术上是解决了过零失真的问题,却出因此付出了高昂的低价。
burr-brown pcm67
另一个burr-brown的dac:pcm67,是一个内含左右声道的18bir dac。值得一提的是它在18bit讯号输入之后,立即交18bit讯号切分成10bit 和8bit两个部分,其中较高位的10个bit由多bit dac转换,较低位的8 bit 则以1 bit 的方式转换,最后再将两部分的类比讯号相加输出。这个设计以1 bit 来解决过零失真的问题,又能保有多bit dac的高动态优点。若要制造一部18 bit 八倍超取样的数类转换器,仅需一枚pcm67作解码单元就够了,在成本上就比用pcm63p要便宜许多,这也是theta的ds pro bsaic和giii的差别,若只纯粹比较性能,pcm67还是不能与pcm63 相提并论,但是pcm67成功地降低了成本并融合了多bit 和1 bit 的优点,设计者“四两拨千斤”,不能不佩服他在设计构想上的高明!
philips saa7350
saa7350是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 bit dac,每一片saa7350可以提供两声道的平衡输出。
当它与20bit八倍超取样的数位滤波器连接,左右声道的数位讯号经输入介面送进杂讯整形滤波器,出来成为1 bit 讯号,再进入由cmos闸和电容组成的1 bit d/a将1 bit 讯号变成连续讯号,最后透过类比低通滤波器输出。
philips的dac7解码模组中就有使用到saa7350,实际上该说它只用了saa7350的前半总再加上两枚tda1547 1bit converter,tda1547的功能大致相当于saa7350的杂讯整形滤波器输出的1 bit讯号,然后经过tda1547的1 bit d/a至积分线路,再经由低通滤波器输出由saa7350+tda1547再加上npc的sm5803和其他周边元件就是dac7数位模组,广泛地使用在飞利浦和其他厂牌的1 bit d/a系统中。
dac7的作法虽然仅将saa7350中的后半总另外使用,却使得类比部分免于受到数位部分的严重干扰,使线性更加完善,否则飞利浦也不会如此浪费去使用和saa7350类比部分功能重复的tda1547晶片。
1 bit,mash,△∑,∑deco
写到这里,再把上述四个名词稍作说明。市场上的dac晶片可分为1bit和多bit ,早期的1bit dac为达到多bit相当程度的精确度,必须使用非常高频的colck。若是用1bit d/a以一个lsb表示16bit的资料,clock频率将高明达44.1khzx(216-1)=2.8900935ghz,才与16bit相当就需要近3ghz的时永频率。这样看来,似乎1bit dac没有什么前途。还好后来又陆续发展△∑调变方式,又演进到“多级杂讯量化抑制技术”mash(multistage noise shaping)使1bit dac可以比以前使用较低倍的clock就能得到更高的精确度。在今天,大多数的1bit解码单元都有应用到上述技术,所以不论是mash、△∑、 ∑deco,其实都是1bit。vimak ds-2000mkii是哪一种?有人能告诉我吗?
npc sm5864ap
最后出场的是npc(nippon precision circuits ltd.)的cmos lsi ∑deco sm5864ap。这个lsi是用传统的plastic dip28脚封装,每个lsi提供两声道的pwm差动式输出,配合同公司的sm5840(20bit,八倍超取样)数位滤波器同时使用。sm5864ap 是1bit dac,它采用多次△∑的mash方式,结构上大致和philips的saa7350差不多,在实际应用上较不同的是saa7350在输出之前,晶片内已烧附数个op。仅需加接电阻电容即可构成lpf(低通滤波器),无需再接其他的op。而npc的sm5864是直接输出pwm波形,需要再加接积分电路(将pwm转为连续讯号)和lpf,看来似乎较为麻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sm5864后pwm波形处理和lpf在设计及使用上却更有弹性。sm5864 的重要规格如下,其中fosc为主系统振荡频率(图十)
除非光头是philipscdm1201和sony213或240a这些常见的光头,坏了可以较为容易地找到,价钱也相当便宜。象philips的1201这个型号从cdm到vam一直保留,前面符号虽然变了,但东西基本是一个东西。
现在在国内可选择的侍服电路芯片较多,现成的侍服电路板更是五花八门。侍服电路芯片除了philips和sony两大家之外,还有三星、松下、sharp等,但基本都是配合sony电压型机芯使用的(philips是电流型)。侍服ic变化非常快
3.解码系统
现有的两款原创cd机主要的差别在于音频解码部分电路不同,其中cda6使用的是美国crystal公司的cs4390;cda9则使用pmi公司的 pmd100和bb公司的pcm1702。了解音频dac的人都知道,目前主要的音频dac供应厂商有美国的burr-brown、crystal和 analoguedevices,欧洲的philips,日本nipponprecisioncircuits和 asahikaseimicrosystem,还有一些公司也提供
dac,但是供货期无法保证。akm实际上就是crystal,当年akm收购了crystal,将技术拿到手,反手又卖给cirruslogic。
现在再出cd机产品只能选用比较好的dac来尽量弥补这种劣势。对cd机生产厂家而言,选择dac其实较为简单,从技术上看,尽管日本的东西并不落后欧美产品,但是,从名声上还是差一点,所以,国产cd机创牌时是不会轻易用日本dac。至于philips,可惜它已不在hifi产品上下功夫了, tda1547出现也有七八年了,虽然讲 tda1547+tda1307还是一套非常好的组合,不过,philips的供货手续和交货期却很难满足国内厂家的要求。省下只有bb、crystal和ad了,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性能,很难讲它们之间谁优谁劣。
滤波器性能如何直接关系到最后的音频输出质量,理论上讲,超倍取样越高,性能就越好。超倍取样的有时候定义不同,通常是以cd标准采样周期内的插补值多少来计算超倍取样倍数;少数后接1比特dac的滤波器是以1比特转换周期来计算。目前硬件方式的数字滤波器基本都是8或4倍插补。pmd100是8倍插补; cs4390尽管称128x,但实际上是4倍。插补虽然是无中生有,但这里有好过无。因为插补目的是为了减轻dac之后模拟滤波器负担,尽量减少音频信号因模拟滤波器而带来的相位移。
从目前发展趋势看,数字滤波器,应该叫数字处理器dsp,它的作用越来越大。从早期的theta、wadia到现在的sony、marantz(cd-7),他们的高档数字音频制作都使用大量数字处理芯片进行运算。
DAC的性能指标 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
D/A转换器的输出形式有电流型和电压型,输出极性可以是单极性,也可以是双极性。对于电流输出型DAC,一般要外接集成运放,以将输出电流转换成输出电压,同时还可以提高负载能力。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选用电流输出型DAC来实现电压输出。
DAC的性能指标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
①分辨率:是指D\C能分辨的最小输出模拟增量,取决于输人数字量的二进制位数。分辨率通常用数字量的位数表示,一般为8位、12位、16位等。一个n位的DAC所能分辨的最小电压增量定义为满量程值的2-n倍。例如,满量程为10V的8位DAC芯片的分辨率为10V×2-8=39mV。一个同样量程的16位DAC的分辨率高达lOV×2-16=153μV.
②转换精度:转换精度和分辨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转换精度是指满量程时DAC的实际模拟输出值和理论值的接近程度。对T型电阻网络的DAC,其转换精度和参考电压Uref 、电阻值和电子开关的误差有关。例如,满量程时理论输出值为10V,实际输出值为9,99~10.DIV,其转换精度为±10mV。通常DAC的转换精度为分辨率之半,即为LSB/2。LSB是分辨率,是指最低一位数字量变化引起幅度的变化量。
③偏移量误差:是指输入数字量为零时,输出模拟量对零的偏移值。这种误差通常可以通过DAC的外接Uref 和电位计权加以调整。
④线性度:是指DAC的实际转换特性曲线和理想直线之问的最大偏差。通常,线性度不应超过±1/2 LSB。
⑤输入编码形式:是指DAC输人数字量的编码形式,如二进制码、BCD码等。
⑥输出电压:是指DAC的输出电压信号。不同型号的DAC,输出电压相差很大,对于电压输出型,一般为5~10V,也有高压输出型的,为24~30V。对于电流输出型的DAC,输出电流一般为20mA左右,高者有的达到3A。
⑦转换时间:是指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输出的模拟信号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几十纳秒至几毫秒。
除上述指标外,供电电源、工作温度、温度灵敏度等指标也是DAC的技术指标,关于DAC的资料很多,请再参考其他书目。
目前,市售的D/A转换器有两类:一类在一般电子电路中使用,不带使能端和控制端,主要有数字量输人线和模拟量输出线;另一类是专为微机设计的,带有使能端和控制端,可以直接与微机接口。现在与微机接口的DAC应用较多,主要有8位、10位、12位、16位等。下面以12位DAC和16位DAC为例介绍D/A转换器。
一般是使用什么样的dac,声音有80%已经由你使用的这颗dac加上前面的数字滤波器决定了。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