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Q1财报透露关键信息!全球TOP10主机厂定点已拿下6家!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来源:激光雷达老炮儿,谢谢

编辑:感知芯视界 Link

5 月 21 日,禾赛科技 (纳斯达克: HSAI) 公布2024 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并披露其全球前装量产合作的重大进展:

本季度,禾赛与两家全球收入排名前十的国际汽车厂商达成了激光雷达量产定点合作,其中包括一家国际顶级汽车品牌的全球量产车型。在这之中,不乏有此前已与业内其他同行有过合作的国际客户转向选择了禾赛。

PS:“一家国际顶级汽车品牌的全球量产车型”会是哪家?该定点能级很高,读者朋友们可以猜猜是哪家,欢迎评论区留言。

截至目前,在《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全球收入最高的 10 家国际汽车厂商中,有 6 家汽车厂商或其合资合作伙伴已经与禾赛达成了量产定点合作关系。把国际化ADAS业务走通,是禾赛独一无二的关键优势,当前鲜有激光雷达公司做到如此程度。

在国内,流量爆棚、全民关注的小米汽车开始交付放量。据官方数据,截止4月30日24时,小米SU7锁单量达88063台。5月9日,知名汽车博主“孙少军”再次爆料,小米汽车的锁单量已正式突破10万大关。增长势头强劲、时刻处于“话题中心”的小米汽车,预计会成为禾赛的又一个大增量点。

此外,禾赛还与广汽集团达成深度合作。现阶段,禾赛在前装量产市场累计已获得来自 18 个主机厂和 Tier-1 客户近 70 款车型定点。

第一季度,禾赛科技实现营收 3.6 亿元人民币;激光雷达总交付量达 59,101 台,同比增长 69.7%;其中 ADAS 产品交付量为 52,462 台,同比增长 86.1%。

Robotaxi 业务和 ADAS 业务综合毛利率为 38.8%,处于行业翘楚地位,展现了出色的经营效率和商业化能力。

自 2022 年第一季度起,禾赛已实现了季度总交付量、ADAS 产品交付量同比增长三连跳,不仅体现了禾赛领先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证明了智能驾驶行业的飞速发展及高阶智驾成为汽车厂商核心竞争力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智驾安全性和舒适性需求的日益凸显,激光雷达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将持续扩大,为禾赛科技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近期,禾赛重磅发布小巧型高性能远距激光雷达 ATX。ATX 搭载第四代芯片架构,全面升级了光机设计和激光收发模块,实现了小巧体积与强劲性能的完美结合。

与 AT128 相比,ATX 体积缩小 60%,重量减小 50%,在实现更小体积的同时,核心性能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最远探测距离可达 300 米,同时通过 7 倍光学变焦,可实现 140° 超广水平视野,帮助智能汽车及时感知到两侧复杂路况,如紧急加塞车辆、行人或非机动车横穿等,有效提升城区辅助驾驶的安全性。此外,ATX 还搭载了全球首个智能点云解析引擎,能够滤除 99.9% 雨雾环境噪点。

此外,禾赛与汽车行业领先的移动技术供应商马瑞利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禾赛最新的 ATX 激光雷达无缝集成至马瑞利高端车灯解决方案中,提供卓越的环境感知能力,不影响车辆外观和空气动力性能,同时还可降低成本。

ATX 已经获得了来自 4 家全球及国内领先主机厂的前装量产项目定点,并预计将于 2025 年 Q1 开始大规模量产。

禾赛联合创始人及 CEO 李一帆表示:“在第一季度,我们在季节性因素以及 Robotaxi 业务需求较去年放缓的情况下,依然展现了出色的财务韧性。本季度营收 3.6 亿元人民币,季度总交付 59,101 台激光雷达,均优于此前的预期。此外,凭借成本和规模良性循环的飞轮效应,我们正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将实现本年度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智能汽车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激光雷达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车型的标配,不仅在中高端车型市场迎来广泛上车,还已经渗透到了 15 万元以下的大众消费市场。为了把握这一市场趋势,禾赛为 ADAS 产品制定了双轨战略发展路径:极致性能与极致成本。这集中体现在禾赛最新发布的两款远距激光雷达产品 AT512 和 ATX,为全球主机厂客户更广泛的车型提供了更具灵活、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以激光雷达技术让安全成为更多智能车型的标配。

业务方面,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市场经验,禾赛持续稳健地扩大业务版图。我们始终坚持深耕全球市场,近期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功获得了两家顶尖客户的定点合作——一家国际顶级汽车品牌和一家国际主流合资汽车厂商。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最近赢得的客户定点中,有的之前已经与业内其他同行有过合作,但如今选择了与禾赛携手并进。这些合作关系不仅展现了我们在本季度业务方面的显著进展,更预示着禾赛未来巨大的增长潜力。

未来,禾赛将秉持自研技术创新的理念,持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为消费者带来安全、舒适的智能驾驶体验,推动全球智能出行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删除。本平台旨在提供行业资讯,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感知芯视界立场。

今日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有任何问题,或者想要获取更多行业干货研报,可以私信我或者留言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