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无线频段怎么划分的?不同频段有何用途?ISM频段又是什么?

描述

无线电频段按照频率的不同,被划分为多个区间,每个区间有着特定的用途。咱们国家的无线频段划分遵循国家无线电管理的相关规定,由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负责,主要依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框架和国内的具体需求进行分配,因为不同行业都有各自的频段应用需求。

 

1

无线频段划分

极低频(ELF)和超低频(SLF):3 Hz-30 kHz,波长10km~100km(甚长波),主要用于特定的军事通信和潜艇通信。

低频(LF):30 kHz-300 kHz,波长1km~10km(长波),长波通信,用于海上、水下和地下通信与导航。

中频(MF):300 kHz-3 MHz,波长100m~1km(中波),主要用于中波广播,如AM广播。

高频(HF):3 MHz-30 MHz,波长10m~100m(短波),短波通信,适合远距离通信和国际定点通信,也用于业余无线电、航海和航空通信。

甚高频(VHF):30 MHz-300 MHz,波长1m~10m(超短波),用于电视广播、FM广播、陆地移动通信(如对讲机)、航空通信和航海通信。

特高频(UHF):300 MHz-3 GHz,波长0.1m~1m(分米波),覆盖了电视的更高频道、移动通信(如4G/5G)、卫星通信、无线麦克风、无线视频传输等。

超高频(SHF):3 GHz-30 GHz,波长0.01m~0.1m(厘米波),包括Wi-Fi(2.4 GHz和5 GHz)、卫星通信、雷达、微波链路等。

极高频(EHF):30 GHz-300 GHz,波长0.001m~0.01m(毫米波),毫米波段,用于卫星通信、雷达、高速无线局域网、毫米波5G、实验室和医疗应用等。

无线电

不同频段的主要用途
 

长波和中波:远距离通信、广播、地下和水下通信。

短波:国际广播、远程通信、业余无线电。

VHF:本地电视、广播、移动通信、对讲机。

UHF:移动通信、电视、卫星电视、4G/5G网络。

SHF和EHF:高数据率应用、卫星通信、短距离高速无线网络、雷达系统。

 

2

ISM频段

ISM频段(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频段)是国际上预留的一系列无线电频谱频段,主要供工业、科学和医疗领域使用,无需单独申请许可证即可在遵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自由使用。这些频段的使用无需支付费用,但使用者必须确保其设备的发射功率低于规定的最大值(通常小于1W),并且不得对同一频段内的其他合法使用者造成有害干扰。

工业:如工业加热、感应加热、遥测与控制。

科学:科研实验、非定向的射频信号传输等。

医疗:如微波治疗、医疗成像设备。

全球范围内的ISM频段分配不尽相同,但有几个常见的频段得到了多数国家的认同和采用,

• 902-928 MHz:在美国使用的ISM频段之一。

• 2.4 GHz(约2.400-2.4835 GHz):这是一个全球普遍认可的ISM频段,被广泛应用于Wi-Fi、蓝牙、ZigBee、无线鼠标和键盘等无线通信技术。

• 5.725-5.850 GHz:另一高频段,用于某些无线网络和医疗设备等。

 

频段的使用受到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严格监管,使用特定频段可能需要获得许可。2.4GHz和5GHz频段,这两个频段在我国无需牌照即可使用。随着频谱资源的重新规划,频段的用途可能会有所调整。

 

可选不同频段的无线通信模块

无线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