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ha Burich:Altera别样的3D融合之路

高端访谈

2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核心提示:以下这篇文章是电子发烧友网小编在一个知名网站的博客里看到的,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来分享分享,同时也谈谈自己的感受。博文主题是:一样的TSMC,不一样的3D技术-----Altera踏上3D融合之路。想来,是该作者对 Altera公司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博思卓(Misha Burich)博士进行的采访吧。原文如下:

  9月20日, Altera公司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博思卓(Misha Burich)博士继今年五月后又一次来到中国,公开了Altera在下一代20 nm产品中规划的几项关键创新技术:40-Gbps芯片至芯片及28-Gbps背板收发器;具有混合系统架构接口的3D异构IC;下一代精度可调DSP模块,Altera将在不突破客户对功耗瓶颈的需求下尽可能提高产品性能。

  

  图 Misha博士形象地讲解Altera的3D技术

  40-Gbps芯片至芯片及28-Gbps背板收发器

  芯片到芯片互联的能力,相对于背板光互联的应用,差不多相差一代。在收发器领域,Altera一直占据优势。

  在28nm FPGA中,Altera收发器技术主要遵循CEI-10G标准, FPGA提供的背板速度和芯片到芯片互联的速度是28Gbps,存储器支持DDR3。Misha博士博士告诉笔者:在20nm FPGA ,Altera将遵循CEI-25G背板规范,采用自适应、预加重等专门的电路做补偿,扩展背板收发器能力到28-Gbps;芯片到芯片、芯片到光模块将遵循CEI-40G、CEI-56G规范,互联能力会提高到40Gbps;还会提供DDR4,以及HMC混合立体存储器接口的规范。

  而且,在20nm产品中,收发器会与FPGA的主体部分单片集成,以可以提供更好的信号完整性,如抖动和串扰,并简化系统设计

  下一代精度可调DSP体系结构

  Altera的可变精度DSP模块,提高了性能,支持IEEE754浮点运算的标准。相对于目前的28-nm器件,DSP性能提高到5倍,达到5T的浮点运算能力,相当于1G赫兹的能力。浮点处理能力主要应用在无线系统、雷达、广播等领域。

  具有混合系统架构接口的3D异构IC

  这是笔者最关心的一个创新点。因为他们的老对手Xilinx在28nm高端FPGA中已经采用了2.5D技术。

  Xilinx把四个FPGA Slice并排在一起,提高FPGA的密度。

  Altera在20nm产品中可将FPGA、光模块、HardCopy ASIC、第三方ASIC、存储器和光模块的不同硅片放在同一硅衬底上,实现多种功能的组合。客户可根据需要定制。

  

  3D技术的应力和散热问题,半导体行业还没有真正的解决办法。很明显,两家都是采用业内所称的2.5D技术,但策略完全不同。

  Altera为什么采用如此策略?Misha博士用英特尔研究机构发表的一张图做了详细说明。

  TSMC

  在横坐标X轴上表示不同的处理模块,如微处理器、DSP模块等;纵坐标是功效衡量, 每毫瓦的处理能力。如上图所示,微处理器的灵活性是最高的,但功耗也是最高的, 每毫瓦的处理能力相比最低;DSP的功效比微处理器效率更高,但灵活性差一些;而对于硬的IP,或者硬件模块,其每毫瓦的处理能力是最高的。Misha博士说:“对于一些特别的应用,如H.264非常适合于硬件实现,可以达到很高的效率。”

  Altera的下一代混合系统架构器件结合了微处理器、DSP、FPGA、ASSP和ASIC等半导体器件,系统集成度提高了10倍,降低了系统功耗,减小了电路板面积,降低了系统成本。

  其实,硅片融合技术,Altera已经延用了很多年。在130nm工艺时,Altera嵌入了内嵌的内存以及DSP模块;在2004年,90nm FPGA嵌入了硬的收发器,速度是3Gbps;在2006年,65nm FPGA嵌入了硬的内存控制器和硬的电源控制模块;在2008年,40nm FPGA嵌入与协议相关的硬IP,如硬的PCIe;在28nm FPGA嵌入了硬的处理器,同时有可变精度的DSP模块。

  TSMC

  Misha博士透露:在28nm高端FPGA中, FPGA内核只占硅片面积的40%,60%的硅片面积主要用于DSP模块、存储器、收发器等硬的功能模块。在20nm FPGA中,Altera将延续这种的技术,实现混合系统架构的IC。

  对于Xilinx采用的2.5D技术,Misha博士也做了评价。将4个小的FPGA Slice放到同一个硅衬底上,得到更大密度的FPGA,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的良率。首先生产小的die,做测试,选择好的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良率做小的提升。

  但Misha博士认为这种方式在可生产性方面、成本方面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块FPGA卖上万美金,这不是量产可承受的价格。

  对于如何提高产品的良率,Altera早在八年前就使用了设计冗余技术,冗余单元大概占硅片的5%。Altera在FPGA硅片中,会构建额外的逻辑,如DSP和内存,当在线上检测到部分逻辑,如DSP或Memory失效后,会用激光把失效的这部分隔开,可以极大地提高芯片的良率。这对大密度的芯片特别有效。

  Misha博士对Altera提供的HardCopy ASIC技术十分自豪,他认为HardCopy ASIC可以让客户降低成本。客户可以先以FPGA发货,测试市场;最终把FPGA设计固化,用HardCopy ASIC发货,这样可以做到成本最低。

  Misha博士说:“Altera未来提供FPGA+HardCopy ASIC,既可以提供低的成本,同时还可以保持灵活性,这是做3D堆叠的最大好处。”

  Misha博士最后对合作多年的TSMC表示感谢,认为TSMC的20nm工艺创新是Altera创新的基础。在Altera下一代产品中,收发器创新可以提高两倍的带宽;,新一代的浮点可变精度的DSP模块,可以提供5倍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3D封装技术,可以提供10倍的系统集成能力,并且使整体功耗降低60%。

  电子发烧友网编辑论道

  Altera先于Xilinx一步,公布其20nm创新技术,踏上别样的3D融合之路一举。不知道作为Altera老对手的Xilinx会做何反应呢?Xilinx 和Altera是否会继续“剑拔弩张”,还是会向对待28nm之役一样分贝不同竞争策略的互不相让?不管双方会采取何种策略,但其中的精彩无限却是毋庸置疑的。在先前的28nm FPGA战场上,Xilinx和Altera就已经展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竞争策略:Xilinx选择28nm高性能与低功耗工艺,追求性能与功耗并重;Altera则更强调高性能的改进和提高,选择28nm高性能工艺,热衷于性能的提升。PLD领域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两者的竞争最直接受益的将会是工程师群体以及整个PLD行业的蓬勃发展。想要知道,20nm FPGA战场上,Altera和Xilinx的战况展示出何种态势,敬请继续浏览电子发烧友网【 清算Xilinx与Altera“流水账”,不只是角逐战? 相关报道。同时也欢迎各位网友积极参与预测!


清算Xilinx与Altera“流水账”,不只是角逐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