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纪凡:光伏业恢复需经大破大立

高端访谈

2人已加入

描述

  历练多年,稳健经营,虽然眼下光伏行业出现有史以来最多的倒闭及破产事件,但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下称“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依然可以平静对待。

  他表示,虽然从去年第一季度开始,毛利率在下滑,但企业的现金流仍正常,资产负债率相比其他公司也不算高,经营运作较顺利。

高纪凡

  从全局看行业

  但对宏观经济和微观市场,高纪凡也丝毫没有流露出乐观的情绪。他分析,从宏观经济上看,欧洲经济在这两三年内是不会很快恢复的,最起码是要到2015年。

  “欧洲部分国家(的问题)是几十年形成的,欧洲的福利制度,再加上欧盟里面参差不齐的发展及差异性,必然带来了整个欧盟管理的巨大的难度。你想,德国和希腊怎么比?在这里面,某些国家产生问题后,实际上就引起了国家本身的问题及其他国家民众的想法问题,而这些都是错综复杂的。所以,欧盟的经济问题,我估计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在美国,经济状况总体来说还是较好,但是增长也是不快;其次,新兴市场国家虽然也受到欧美等大的、发达经济体影响,总体来说还可以。中国也同样如此,尤其中国外贸出口的情况不会很乐观。但总而言之,全球经济应该说在未来几年不乐观。”

  作为整个光伏行业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各国不断加剧的贸易保护,以及2010年暴露出的严重产能过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缓解的迹象,这是整个环境的挑战。所以,内外压力都是很大的。”

  但高纪凡认为,总的来说,机遇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好处当然毫无疑问:由于内外压力,太阳能发电的价格降幅非常快,实际在2012年的上半年,组件和系统价格已降到了我们在2010年做预测时的2016年价格了。对制造业公司来说,它是一个压力。但对于太阳能能源及常规能源,这是竞争优势,平价太阳能电力的时代提前到来了!所以,从能源的角度上讲,如果我没有制造工厂,我完全是一个太阳能电力投资人,那我觉得这是个好事。”

  高纪凡的判断是,2020年,太阳能将成为整个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仅仅是一个能源的补充产品,“所以,全球太阳能新的市场需求在未来几年中会不断提升。在市场增长的同时,必然会消化产能过剩,这是一个中长期的事情。短期来讲,现在这种情况,行业中有企业在大面积地亏损,很多企业的资金链都面临断裂的巨大风险。有的企业靠政府在保温箱里面保住,但是它自身不能去进行有效的自我造血,这些企业必然要被淘汰。”

  直一体化模式转身

  就公司的商业模式这点来看,天合光能一开始就建立了“垂直一体化模式”。“垂直(一体化)模式就是上下产业链都自己来做。该模式在整个行业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非常好:当企业什么都短缺,供应商的质量管理非常薄弱,产品供应也不稳定,不是垂直一体化的企业,在时间、质量上受供应商的影响很大,而我们能给客户高质量的组件且及时的交付。”

  高纪凡回忆道,2006~2008年,有些没有实现垂直一体化的企业就经历了很大的痛苦,供应商给下游企业低质量和假的硅片,下游的电池厂商有时产品就做不好。

  而且,一旦硅片紧俏的时候,硅片容易涨价,下游企业不得不高价采购,否则就陷于被动。“垂直一体化”在一个短缺时代中是一个好策略,但等到产能过剩后就不见得了。高纪凡说,2010年天合光能就开始转型了,聚焦在最核心技术领域大力发展,其中,电池组件是最具有优势的产品,而新增的硅片从供应商那里采购,由于硅片供应越来越多,质量、时间、价格上都可以完全控制。

  对于目前光伏产业的价格战问题,高纪凡认为,其原因是过度竞争,结束的时间很难预测。不过,他确信,价格战越激烈,结束的时间可能就越早。“有句谚语叫做‘骤雨不长久’”。

  “所以,你说价格战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它是一个市场本身的必然过程,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一个低级手段。”高纪凡说,整个市场竞争涵盖品牌、质量、价格。价格应是最后一道防线,但很多企业把它作为唯一的手段,实际是一种低水平竞争。

  他认为,价格竞争不会持久,“前提是地方政府和银行不要再保护没有竞争优势和接近破产的企业,要按照市场规律去支持优势企业,推动行业尽早洗牌和整合,只有这样行业才有可能尽早恢复正常。总而言之,这个行业已到了不破不立的关键时刻,现在不大破,以后就不会大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