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OS、PMOS、CMOS的结构

描述

一、引言

在集成电路和微电子领域中,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是一种基本的电子元件,根据其导电沟道的类型不同,可以分为N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P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而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则是由NMOS和PMOS组成的集成电路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NMOS、PMOS和CMOS的结构及其特点。

二、NMOS的结构

NMOS的结构基于N型半导体材料,其特点是在P型硅衬底上形成N型沟道。具体结构如下:

衬底:NMOS的衬底是P型硅,它提供了大量的空穴。

源极和漏极:在P型硅衬底上,通过掺杂工艺形成两个高掺杂浓度的N+区,分别作为源极(Source)和漏极(Drain)。这两个区域中的电子浓度远高于P型衬底,为电流流动提供了丰富的自由电子。

栅极: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P型硅表面上,覆盖一层很薄的二氧化硅(SiO2)绝缘层。在绝缘层上,再制作一个金属(通常是铝或多晶硅)电极,作为栅极(Gate)。栅极通过电场效应控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

衬底电极:在P型硅衬底上也引出一个电极B(Body),通常与源极相连,以保持源极和衬底之间的电位稳定。

三、PMOS的结构

PMOS的结构与NMOS相反,基于P型半导体材料,特点是在N型硅衬底上形成P型沟道。具体结构如下:

衬底:PMOS的衬底是N型硅。

源极和漏极:在N型硅衬底上,通过掺杂工艺形成两个高掺杂浓度的P+区,分别作为源极和漏极。这两个区域中的空穴浓度远高于N型衬底,为电流流动提供了丰富的空穴。

栅极: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N型硅表面上,同样覆盖一层二氧化硅绝缘层,并制作一个金属电极作为栅极。栅极通过电场效应控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

衬底电极:在N型硅衬底上也引出一个电极B,通常与源极相连,以保持源极和衬底之间的电位稳定。

四、CMOS的结构

CMOS电路由NMOS和PMOS晶体管对管构成,以推挽形式工作。CMOS电路的基本单元是反相器,其结构如下:

NMOS管:如上所述,NMOS管由P型硅衬底、N+源极、N+漏极、栅极和衬底电极组成。

PMOS管:与NMOS管对称,PMOS管由N型硅衬底、P+源极、P+漏极、栅极和衬底电极组成。

连接方式:在CMOS反相器中,NMOS管的源极和PMOS管的源极相连作为输入端,NMOS管的漏极和PMOS管的漏极相连作为输出端。当输入端为高电平时,NMOS管导通而PMOS管截止;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PMOS管导通而NMOS管截止。通过这种方式,CMOS反相器实现了信号的放大和反向功能。

五、总结

NMOS、PMOS和CMOS是集成电路和微电子领域中的基本元件和技术。NMOS和PMOS分别基于N型和P型半导体材料形成不同导电沟道的MOS晶体管;而CMOS则是由NMOS和PMOS组成的互补型集成电路技术。这些元件和技术在电子设备和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之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