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理学院打造出力-热-电-化耦合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框架,成果显著

描述

  5月28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理学院氢能与燃料电池研究团队成功构建力-热-电-化耦合连续介质力学理论架构,全面深入地探究了真实微观电极尺度固体氧化物电池的初始性能。这一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固体氧化物电池全域模拟精确理论的空白。

  据了解,固体氧化物电池以其高效能源转化能力,在燃料电池发电及电解水制氢等先进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然而,由于现实中SOCs的性能衰退问题,特别是电极材料的机械损伤,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

  哈工大团队的研究成果为理解SOCs在发电与电解工况下的电池内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机械破坏提供了精准量化分析方法,对提升SOCs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固体力学领域顶尖学术期刊《固体力学和物理学杂志》。

  哈工大团队的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填补了SOCs多场耦合精确模拟的空白,同时也为后续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有力工具,为实现SOCs在复杂工况下的长期稳定运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此项研究的方法和工具亦可推广至其他类型的能量转换和存储设备,对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