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设备输入/输出的新标准Thunderbolt介绍

电子技术

48人已加入

描述

  对输入/输出更快、更通用和汇流排频宽更大的需求持续,以满足日益增加的计算设备、周边设备、智慧消费产品,以及大型低廉存放装置阵列之间的快速连接的需求。 现在,在USB多年垄断之后,可能终于有了第一个强劲的挑战者,即“Thunderbolt”。

  Thunderbolt

  附图 : Thunderbolt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片来源:Intel

  USB-无处不在的标准,通过低成本的双向介面将电脑周边设备及移动消费设备,如数位相机或可?式媒体播放机,连接到电脑。它诞生于1994年,当时七个PC带头厂商Compaq、DEC、IBM、Intel、Microsoft、NEC 和 Nortel联合开始了它的开发,以透过替换许多不同类型的PC连接器并简化软体的配合,把外部设备更容易的连接到PC,不但可用于资料传递,也可给设备供电。

  USB 2.0和3.0

  目前USB 2.0已在全球超过100亿个设备中执行,每年还可能进一步增加20至30亿台设备。然而,2008 年底问世并可与USB 2.0向下相容的新一代USB 3.0,并未达到类似的市场渗透水准。

  在高速资料传递领域,除了 USB 3.0之外,现在出现了 Thunderbolt,受到巨头 Apple和Intel的支持。因此,尽管它可能成为USB的真正竞争对手,但是两种标准也非常可能将共存。当然,Intel将Thunderbolt定位于USB(Intel 也参与了共同开发)的升级选择,事实上它的表现也满足要求高性能的设备的需要。

  更快、更强、更薄

  USB 2.0提供480Mbps的资料传输速度,USB3.0 提供大约十倍的速度,即 4.7Gbps,新标准Thunderbolt提供高达10Gbps的更高速度。 这样的输送量意味着大约30秒就可以传输25GB的高清电影,相比之下USB 3.0需要60至75秒。Thunderbolt 有望支持会受益于非常快速的输入/输出的设备,包括高速储存装置,如RAID阵列、高清媒体捕捉和显示,以及用于笔记型电脑的串列汇流排 (PCIe) 扩展器盒。

  除了它的高资料吞吐能力,Thunderbolt 还能够给设备提供高达10W的电源, 超过USB3.0电源的两倍。 新标准还提供比USB更小、更薄的互相连结介面,使它非常适合用于超薄笔记型电脑、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之类的设备。

  铜、连接器、电缆和控制器

  Thunderbolt 是以铜基板串列资料介面。该介面结合了两种协定:PCI Express (PCIe)和DisplayPort,意味着可以通过单根电缆同时双向传输资料和显示信号。 单个Thunderbolt埠还可支援集线器和多达七个设备的菊轮炼,除了八个通道的高清音讯之外,还可使用DisplayPort支援最多两个显示器,提供高达 2560x1440 解析度的高清显示支援。

  Thunderbolt连接线内含五条线,一条用于管理,两个单向对线,每个包含一个输入通路和一个输出通路,其形成两个全双工通道,每个通道均为双向。 Thunderbolt有源电缆包括连接器内的驱动晶片。 主机和周边设备上的控制器,在传输层多工来自两种协定的资料,并在目的地对它们调解用,可以同时支援各种设备。这使得驱动程式上游的系统,可与现有的DisplayPort硬体向下相容。 在不损失功能的情况下同,还可以支援用于 DVI、双链路 DVI、HDMI 和 VGA 的 Mini-DisplayPort适配器。

  市场潜力

  目前 Apple 是唯一销售Thunderbolt埠的电脑供应商,不言而喻,在消费者和电脑市场的影响力意味着,该介面具有坚实的使用者基础。除USB埠之外,Apple 最新一代产品几乎全面用上了Thunderbolt。 还有其他一些主要供应商已宣布,打算推出Thunderbolt的相关产品。这些供应商包括Sony,它最近指出,新一代Vaio 笔记型电脑也可能包含Thunderbolt,或至少包含该技术的一个相容介面。

  未来的成本

  像往常一样,市场接受程度的主要问题是成本。USB 2.0连结线售价大约1.50 美元,晶片组售价不到1 美元;USB 3.0连结线售价大约4.50美元。 然而,Thunderbolt连结线目前售价大约49美元,超过USB 3.0成本的十倍。 Intel最新Thunderbolt控制器定价30美元,这个售价PC厂商显然难以接受,但未来应会出现更低价的晶片组。

  当然,事情可能改变,且通常比我们预期还快,看起来USB 2.0 还保有足够的生命力。 Thunderbolt可能分别提供两倍甚至20 倍USB 3.0或2.0的频宽,但使用者是否需要应用它?只能等待价格下跌到更实惠的水准,才可能出现广泛应用的市场景况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