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联合135所院校机构组建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描述

5月29日,由小米集团、中山大学、贵州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牵头组建的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贵阳宣布成立了!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屈恒任共同体理事长。

  目前共有135家全国各地的院校、科研机构加入共同体,包括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邮电大学、贵州大学、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等,预计今年内参与的院校机构将达300所,并有500家小米生态链和服务商企业逐步加入。  

智能硬件

  那小米为什么要把这么多优秀的小伙伴汇聚到一起,成立这个共同体?  

因为小米在多年持续投入硬核技术的过程中认识到,无论是要从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还是整个产业要长期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企业联合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优势,整合资源,一起推动人才培养和产业进步。于是在教育部指导下,小米牵头建立了这一共同体,团结各方力量,协同培养行业急需的高水平复合型应用人才,以助力国家新一代智能硬件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屈恒在成立大会上表示,共同体将依托小米自身优势,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领域,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教育链深度融合和有机衔接,努力开创智能硬件产教融合的“小米模式”,为中国的产业人才培养、为中国新一代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智能硬件

  在共同体成立大会现场,小米还展出了开放程度极高、能进行软硬一体教学的小米四足开发实践平台,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铁蛋”的教学升级版,它帅气的身姿成功吸引了很多小同学的目光!希望这些同学能对科学产生更多兴趣,未来投身于中国的科技探索事业。  

当然,现场也少不了漂亮的小米SU7,到哪里都是我们的“人气之星”,一进场就吸引了不少嘉宾排队上车体验!  

智能硬件

  言归正传,来介绍一下共同体要做什么吧——   首先是搭建产教对接平台,例如校企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员工培养培训基地、岗位技能实训中心、员工生涯发展与职业体验中心。一句话:让更多在校生可以提前学到工作中需要的实战技能经验,不仅找工作更有优势,还可以成长为国家先进制造业急需的专才。 

其次是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机制,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面向共同体内企业员工开展培训。也就是说,优秀的“企业研发大神”和“高校学术大神”强强联手,一起让科研工作越做越好。

三是可以推动成员单位科研资源共建共享、共建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既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又可以节省研发成本,还能互相学习,互通有无,事半功倍。 

此外,共同体还将积极探索在数字物联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智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组建国际产业学院,培养满足当地发展和出海中资企业需求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中国企业出海,在当地找不到合适人才?没关系,咱们自己教自己用,还能顺便讲讲“中国故事”,出口“中国标准”。 

智能硬件

  其实,这个共同体只是小米实践企业社会责任、投身青年人才培养的众多项目之一。小米秉承开放合作的精神,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科学基金捐赠等领域一直都进行着各种积极探索。

  2022年2月开始,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联合高校开展“小米青年学者”项目,计划捐赠5亿元,覆盖100所高校,用于中国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已支持青年学者超500人。小米公益基金会还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捐赠5亿元,支持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研究,推动北京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此外,“小米奖助学金”项目截至2023年已覆盖全国60所高校,累计奖励资助7780名学生,未来计划奖助学生总数超7万人。

  小米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携手清华、北大、中科大等10余所国内顶尖高校,以“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招收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等相关领域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加入小米,加速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小米还在2023年建立小米AIoT职业能力认证体系,通过健全的认证机制为智能物联网行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就在5月19日,小米工程师训练营(南京)开营。该项目是小米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新探索,让小米优秀工程师进入高校,面对面给学生培训,增强在校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竞争力,助力人才成长。  

智能硬件

5月19日,雷总参加小米工程师训练营(南京)开营仪式。  

现场有小米工程师踊跃报名担任“讲师”,希望能走上讲台,帮助在校学生,就像帮助曾经的自己。  

面向未来,小米将秉持“选择对人类文明有长期价值的技术领域,坚持长期持续投入”的科技理念,始终坚持加强研发投入,始终坚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始终坚持营造鼓励创新、鼓励钻研的工程师文化氛围,以“技术为本”的铁律,死磕硬核科技;同时协同产业伙伴,从行业开发者、供应链到智能制造,全链路布局“产业生态”,真正成为中国消费电子和智能制造领域的推动者、贡献者、引领者!   一起加油,共赴山海,澎湃未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