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谐波振荡器工作原理及电路

描述

定义与特点:

对称式多谐振荡器是一种没有稳定状态,仅有两个暂稳态的电子电路。

它通过电容的充电和放电,使两个暂稳态相互交替,从而产生自激振荡,无需外部触发。

由于其输出的是周期性的矩形脉冲信号,并且含有丰富的谐波分量,因此被称为多谐振荡器。

电路组成:

对称式多谐振荡器通常由两个或更多个相同的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阻和电容)以对称的方式连接而成。

在常见的实现中,电路由两个TTL反相器经电容交叉耦合而成。

为了使静态时反相器工作在转折区,具有较强的放大能力,应满足ROFF<RF<RON的条件,其中ROFF和RON是反相器的输入和输出电阻,RF是反馈电阻。

工作原理:

假定接通电源后,由于某种原因使uI1(输入信号1)有微小正跳变,这将导致正反馈过程,使uO1(输出信号1)迅速跳变为低电平,uO2(输出信号2)迅速跳变为高电平,电路进入第一暂稳态。

此后,uO2的高电平对C1电容充电使uI2(输入信号2)升高,电容C2放电使uI1降低。由于充电时间常数小于放电时间常数,uI2首先上升到G2的阈值电压UTH,并引起另一个正反馈过程,使电路进入第二暂稳态。

这样,电路在两个暂稳态之间不断振荡,输出端产生矩形脉冲信号。

主要参数:

矩形脉冲的振荡周期T通常可以通过公式T≈1.4RFC来近似计算,其中R是反馈电阻,C是电容值。

对称谐波振荡器电路

对称式

电路图是非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晶体管 Q1 和 Q2 的发射极引线上都有晶体。

40pF微调电容-C5与晶体连接,调节基频,获得3次谐波频率。

该电路专为使用6-20 MHz基频的晶体而设计。该电路的输出频率介于18MHz至60 MHz之间。

应用领域:

对称式多谐振荡器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通信、音频发生器、测试设备等。

在无线电通信中,它可以作为产生高频信号的源,用于射频信号产生、强度测量和信号发射。

在音频发生器中,它可以产生既定频率的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音频信号,用于测试、音响设计和音乐创作等领域。

在测试设备中,如电路测试仪、万用表、示波器等,它可以产生稳定的高精度信号,用于测试和精确校准测试设备的各项参数。

审核编辑:陈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