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G城市光网,助力“一网通城”筑基数字中国

描述

《淮南子》中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这句话在后世比喻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有了合适的工具,牢固的基础,各种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如今,数字中国发展建设如火如荼,各项任务繁复多样。如何把握重点,为各项数字化进程打下基础?究竟哪一种能力,才是各城市迫切需要的数字化发展底座?巧合的是,数字中国建设浪潮下,各个城市所需要的也是“归家织网”。

织一张基础设施的网,数字底座的网,发展蓝图的网。

智慧城市

 

在刚刚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 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总体呈现出发展基础更加夯实、赋能效应更加凸显、数字安全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更加深入等四方面特点。

发展基础更加夯实,是目前数字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数字中国能否持续飞跃式发展的支撑与基础。而在各项数字中国基础设施中,“网”的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联合发布《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促进政府部门之间、政企之间、产业链环节间数据可信可控流通”。

数据在政府部门、政企之间、产业环节之间的可信可控流通,都依赖于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并且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数字要素价值的崛起,对城市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定义也在发生着极速的变化。

如何才能织一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能满足数字中国发展蓝图的城市之网?

智慧城市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到了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现场。峰会期间,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与华为共同举办了“建一张网 慧一座城”为主题的城市一张网2.0高峰论坛。论坛中就详尽展示了智慧城市与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网络需求与挑战,以及与之相对应最新的解题思路与行动方案。

我们来到这次高峰论坛中,一起看看如何把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织进“一网通城”的新篇章中。

挑战:筑基数字中国,需要网络为先

网络建设优先,是过去数十年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中屡试不爽的发展规律。在数字中国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当下,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广大中国城市。

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是数据、算力、智能的有效流动。想要实现这点,就离不开网络基座的支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伴随数字中国建设的开展,众多城市开始推进城市数据要素网、城市算力专网、城市光网等网络的建设或升级。

在当前情况下,城市网络升级的必要性,是由一些现实挑战和发展需求所激发,比如:

1.新业务带来的网络需求暴增。

在当前情况下,高清视频会议、城市公共安全、智能应用平台、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等新兴数字化业务层出不穷,带来了网络流量的暴增。这就导致网络带宽难以满足政务、教育、医疗和产业升级,甚至民生领域的用网需求。传统网络带宽资源已经达到了瓶颈,但新兴业务的发展却在肉眼可见的进一步加快。

2.智能化升级,推动低时延城市网络建设发展。

伴随着产业智能化的崛起以及东数西算的发展,以城市为单位的算力调度网络正在成为新的趋势。根据此前发布的《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25年底要初步实现1ms时延城市算力网的建设。这就要求城市网络必须围绕强化算力调度,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等新需求进行升级。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让城市网络更加适配数字中国“2522”框架,成为全面拉动数字经济升级与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基础设施引擎。

3.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要求多网合一。

在目前阶段,打通政务系统界限,“百姓办事只跑一次”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能力,已经成为各个城市的普遍追求。但在传统的城市网络模式下,教育、卫健、政务等领域普遍采用各自组网、专线租赁的方式搭建业务网络,既增加了建网成本,又阻碍了政务系统的打通与数据流动。因此,在目前阶段,各部门、各业务的网络底座统一化,成为数字中国发展的迫切期待。多网合一,集约化建设的城市网络成为大势所趋。

综合这些需求和挑战,可以发现今天的城市网络,需要走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能够容纳全方位城市用网需求,且高度智能化的“大一统”新阶段。

面向这一趋势,政策制定者与产业界已经开启了新的行动。

行动:解题关键是“一网通城”

明晰了城市网络基础设施的挑战之后,我们需要知道以怎样的行动来克服这样的挑战。

事实上,行动的大趋势早已确定,那就是积极推进城市“一张网”建设。通过打造整体统筹规划、高度集约化建设、全面智能化运维管理的整体性网络,来代替分散、陈旧的传统城市网络。

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举办的城市一张网2.0高峰论坛,国家信息中心与华为继续携手,宣布将共同研究编制《城市一张网建设与运营指南》,这宣告着城市一张网作为针对数字中国建设所采取的有效行动,已经来到了新的阶段。“城市一张网”全面升级到2.0,可以统筹规划、集约化建设和高质量运营数联、智联、光联网络,最大程度地发挥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

在这样的整体性方针指导下,国家信息中心与华为首次提出了“一网通城”的理念。

所谓“一网通城”,是指用“一张网”的思想统筹规划城市数据网络基础设施,通过为城市数据、算力需求构建独立的逻辑网络,高效支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各种场景的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及数字社会业务,助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对城市网络建设集约化、整体化需求的有力回应。

具体来看,“一网通城”包含了两个方向的行动策略:

“一网”是网络从N->1,再从1->N的逻辑关系。N->1是将传统意义上的N张城市网络,以一张网的科学方法进行统筹规划与建设;1->N是指通过统一的运营,形成N张逻辑网络,满足业务需求,是业务维度的。

“通城”是结果,指基于业务需求驱动,屏蔽了物理网络复杂性,通过提供一站式、端到端网络服务,实现数字政府业务、数字经济业务、数字社会业务全打通。

在2023年,华为就提出了与城市一张网相互适配的城市一张网目标网架构1.0,其中包括1+3+N的网络建设方案,强调从政务一张网走向城市一张网,集约化建设与服务化运营。

伴随着城市算力与数据要素的快速发展,领先的城市开始城市算力专网及数据要素网络,城市一张网也需要进一步升级。于是,华为发布了城市一张网目标架构2.0,其强调数联、智联、光联的业务支撑性,可以真正实现“一网通城”的发展目标。

智慧城市

 

具体而言,城市一张网目标架构2.0包含了1+4+N,即:

1个平台,包括网络驾驶舱实现高效运营,通过服务目录提供不同的网络服务,实现网络资源的实时可视;

4张虚拟网络,在1.0基础之上增加了数据要素网,打造数字政府网,数字经济网,数字社会网、数据要素网的协同发展;

N张物理网络,即在1个城市光底座基础上,叠加N个专用网络,包括政务外网、算力专网、物联承载网、移动政务网等,强调加快城市光网建设。多张物理网的规划、建设、维护和协同趋于统一,夯实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底座。

整体而言,网络建设统一与业务场景适配,是“一网通城”的关键行动方向。

那么,应该如何完成“一网通城”的行动目标,将方向转化为具体方案?为此,华为早已有了准备。

方案:将F5G城市光网作为基础底座

“一网通城”可以有效应对城市网络建设发展中的挑战。但要如何实现“一网通城”,还需要在技术与解决方案上的有力支撑。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F5G城市光网是城市一张网目标架构2.0的底座,在“城市一张网2.0”中扮演着网络基石的角色。F5G城市光网与城市中的水网、电网、交通网、燃气网地位一样,是智慧城市的第5张网。

其中,F5G城市光网是数字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城市数字化的底座。它可以通过波长隔离和时隙隔离技术,融合承载,一网多用。可以在同一张城市光网中,划分多个平面,让政务专网、物联专网、算力专网和行业专网等各大专网物理隔离。

基于这样的技术优势,F5G城市光网可以实现不同专网对应不同的域。比如政务域面向政府自用的政务网络,委办局专网;基础设施域面向城市治理的城市物联网,城市生命线,算力网络;企业域面向企业的产业园区、专线网络。从而既保障了网络承载的统一性,又确保了各个部门、各业务之间数据传输的安全、稳定、可靠。

如此一来,城市就相当于建设了可以物理隔离的多路百G信息化“城市地铁”。利用全光交换技术,城市网络能够成为1毫秒无阻塞的“城市立交桥”。最终实现物理加密,自主安全的城市网络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升级筑牢坚实底座。

在目前阶段,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先进城市选择打造F5G城市光网,成为“数字中国,网络强国”的践行者。

实践:城市光网筑基,数字中国的“织网者”

我们可以在实践中看到,城市一张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数字化建设之选,城市光网作为基础底座先行。这张城市光网,为数字中国的蓝图描绘打下了绝佳基础,也为城市各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供了蓬勃生机。

比如说,昆明市对城市光网的建设运营有着深入的探索。经过多年建设,昆明实现市、郊、县的光传输网全覆盖,使得全光网络可以通达城乡。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实现了昆明F5G城市光网规划、建设及运营,全市政务业务“一张网”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信息共享,保障昆明市数字城市基础网络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以“光联”筑基,构建“数联”“智联”网络,逐步扩展智慧城市业务运营,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加速践行“智慧昆明”。

深圳目前已经发布了市区统一的F5G建网标准,出台补贴政策扶持F5G全光网建设。在一张F5G城市光网基础上,划分政务外网、移动政务网、物联承载网和算力网4张虚拟网,接入各委办单位、学校、医院、智慧杆站,部署政务云、AI智算和超算中心。从而基于F5G全光网实现了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推动着深圳实现了民生服务与城市精细化治理的升级,为城市级的数字孪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北京经开区,在智慧亦庄、雪亮工程、智慧交警、政务外网、平安社区等新兴数字化业务的网络需求推动下,北京经开区提出网络规划要满足现有以及未来5—10年网络发展的需求,以“一张网”的思想统筹规划,建设了一张高安全、大带宽、低时延,面向未来网络需求的F5G全光网络,形成经开区智能体大动脉。这张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城市光网满足了智慧城市的核心业务应用需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的高速发展。它将持续发挥新型基础设施在经济新城建设中综合支撑作用,助力北京经开区发展为世界一流的综合产业新城和具有科技、活力的绿色新城。

在数字中国的沃土上,一座座城市,开始成为“织网者”。他们织就的,是城市一张网的升级和发展,是一网通城的壮阔景象。

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不在别处,就在一张张“网”的融合与联接。

一网通城,更是一网通时代,一网通未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