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新高,本土车规MCU国产化率目标25%

描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正展现出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产业转型能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突破900万辆大关,市场占有率超过30%,连续九年领跑全球,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在这一背景下,车规级芯片作为汽车产业的核心零部件,其国产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单车芯片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相较于燃油车时代单车约300-500颗的芯片需求,当前智能电动车单车芯片搭载量已超过1000颗,而未来L4级别车辆的单车芯片需求更将突破3000颗。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程度的提升,也凸显了汽车芯片在推动汽车产业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中国汽车市场庞大的规模和迅速增长的需求,为国产汽车芯片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290亿美元,年需求量将超过450亿颗。然而,目前我国汽车芯片的对外依赖程度依然较高,国产供给率仅为10%左右,这意味着在大部分汽车中,超过90%的芯片仍依赖进口。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中国政府和企业正积极采取措施,加速国产汽车芯片产业的发展。近日,有外媒报道指出,中国正推动汽车制造商提高汽车芯片的本地采购比例,目标是在2025年将这一比例提升至25%。这不仅是为了减少对进口芯片的依赖,更是为了增强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车企也在积极寻求与国产车规级芯片厂商的合作。以东风汽车集团为例,该集团已公开表示,到2025年将实现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60%,并挑战80%的目标。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企业巩固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领先地位,也将为国产车规级芯片厂商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产车规级芯片产业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汽车芯片将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