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周凯扬)近年来,日本在制造业上的造假丑闻不断,尤其是在钢铁、化工和汽车等领域。以各大日本车企为例,不少都出现过旗下子品牌、部件商在检测中出现数据造假的行为。6月3日,日本汽车产业再度爆出丑闻,日本国土交通省发布消息称,目前已经收到丰田、马自达、雅马、本田和铃木五家公司在车辆性能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在6月3日的记者会上对此表示遗憾,并称此类不当行为损害了日本汽车产业的信誉。同时,丰田、本田和马自达等企业高管也纷纷召开记者会,在六月开篇再度上演了一次群体鞠躬道歉。接连的丑闻难免令人遐想,日本的制造业丑态难不成已经全面渗入了汽车行业?
丰田:今年第二次道歉,事件导火索
今年1月29日,丰田集团旗下丰田自动织机公司爆出丑闻,存在大量测试数据造假行为,造假范围涵盖了工业车辆用的五款引擎和机动车用的三款引擎。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深入调查,得出该公司为了使得实验数据合格进行了数据造假。
而调查结果显示,其造假原因是公司制定了不合理的开发计划,为了追赶研发进度,将类似引擎的数据进行推算后,直接作为实验数据结果提交了认证申请。这也不是丰田集团旗下企业的第一次造假了,早在去年年底,丰田旗下的大发工业就爆出质量检测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篡改发动机尾气排放数据、车辆燃油效率等数据。
正是因为这两起造假事件,日本国土交通省开展了对85家汽车生产公司的相关调查,揪出了此次五家在测试上造假的日本企业。此外,本次的造假丑闻可能还没有画上句号,针对85家公司的彻查才完成了68家而已。
已公开的造假事件影响丰田车型 / 丰田
丰田在Corolla Fielder等三款在产车型上,存在行人保护测试提交虚假数据的行为,同时在已经停产的四款车型上,存在对碰撞测试车辆进行违规加工的行为。为此,时隔数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会长丰田章男再度召开记者会公开道歉,他表示这是动摇认证体系基础的行为,作为汽车制造商,这是永远不该发生的事情。与此同时,丰田此次造假调查预计将在6月底完成,同时丰田将详细分析整个认证过程,并在今年年底前宣布相关的补救措施。
尽管如此,在华销售的丰田车型与此事件并无关系,丰田中国官方发布了相关声明,并支持此次事件只影响日本市场部分丰田车辆,而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并不受影响,相关的认证均按照中国法律法规,在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完成,不存在安全和品质问题。
其实从受到波及的产品和车辆也可以看出,造假事件主要影响的是日本本土,以及面向欧洲、中东和其他亚洲地区的车型。日本品牌在国内售卖的车型完全按照中国的质量管理来进行检测,很难出现类似的造假问题。
马自达:安全气囊不靠传感器触发,而是倒计时?!
此次调查爆出的丑闻事件也波及了马自达,且在五个测试大类中的两个测试项目里爆出了造假行为,分别涉及碰撞测试和功率测试。据调查结果显示,马自达在日本本土销售的昂克赛拉、阿特兹、MAZDA6三款车型,进行50km/h正面碰撞的乘客保护测试中,安全气囊是采用倒计时后外部装置触发的,而不是靠车载传感器的碰撞触发。除此之外,在Roadster RF等两款车型的输出功率检测上,马自达通过改写发动机控制软件,停用了点火正时修正功能从而伪造了测试结果。
造假事件影响的马自达车型 / 马自达
据马自达公开的数据,此次披露的造假行为涉及量产的150878辆汽车和销售的149313辆汽车。其中受到碰撞测试造假影响的三款车型已经停产,但马自达进行了内部技术验证和重新测试,确认了它们满足在发生正面碰撞时保护乘客的性能标准,以上车型的车主可以继续乘坐受影响的车型,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而受到重写发动机控制软件造假影响的两款车型依然在产在售,且相关测试与安全性无关。针对这两款车型,马自达将在与量产车相同的条件下对车辆进行重新测试,并接受当局的另一次检查。
马自达在这次事件中罗列了他们造假的原因:1.缺乏检查测试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机制和管理体系;2.按照认证法规进行测试的程序不完善;3.设备不完善,无法稳定满足符合认证法规的测试条件。同时,马自达也公布了后续的整改措施:1.重新建立认证测试相关的检查制度;2.彻查相关的程序、教育和实践,确保按照认证规则正确实施检测;3.加强设施检测,使其可以稳定满足认证检测条件。
本田:伪造噪声测试数据,归结为合规意识薄弱
本田同样在查出违规行为的企业之列,主要波及的是已经停产的飞度、Vezel等22款车型,受影响汽车达到435万辆,本田受影响车型仅在噪声试验的相关测试成绩上存在造假记录。本田汽车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在3日晚间的新闻发布会上鞠躬道歉,表示他们非常重视此事,且深表歉意。
受到噪音测试造假影响的本田车型 / 本田
虽然造假事件涉及的车辆规模比较大,但严重性较低并不涉及安全性相关的测试,且均为已经停产的车型。同时据本田透露,他们在比规定更严格的条件下进行了测试,并得出了没有问题的测试结果。所以为了避免增加工时,他们直接采用了已经获得认证的数据。
尽管本田社长在记者会上表达了道歉,但其解释道这些不当行为是出于合规意识薄弱,而受影响的车型在性能上并没有问题,他也表示并不会对相关人员和管理层进行处罚。
日本制造业造假何时止?
过去的日本被冠以“匠人精神”和“管理先进”等正面标签,但近年来与制造业相关的丑闻层出不穷,比如小林化工药物造假、神户制钢产品参数造价造假等等。根据日本FRONTEO公司去年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过去5年中约25%的日本公司都存在一定的不当行为,其中涉及产品品质的违规占比高达32.7%。
不少人猜测,对于成本的极致压缩以及对于测试认证流程的轻视,导致了日本汽车制造企业的造假行为。长期压成本使得人手不足,汽车制造工厂一线处于过度紧绷的状态,基层员工为了完成管理层任务,必须在规定工期内交出达标的产品。
随着日本电动汽车转型迈入“快车道”,日本汽车企业势必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即便如此,在认证测试上却依旧不能马虎,即便与安全性无关的测试造假,也不能以鞠躬了事。否则在汽车各项性能越来越透明的当下,会更容易被市场淘汰。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