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实验室的6G革新:为何2024年深入研究6G技术非常重要

描述

MWC24上,“爱立信实验室的6G革新”展区观众如织,这里展示了我们在6G技术研发方面的最新进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爱立信的现场专家们也接受了一系列深入的提问。其中一些最常见的问题包括:“现在讨论6G是否为时过早?”、“6G有哪些创新之处?”、“6G与5G有何关联?”,以及围绕频谱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将一一解答,同时介绍我们在MWC24上展示的创新成果,借此说明我们如何逐步化解这些挑战。

现在讨论6G是否为时过早?

如今,5G网络持续普及。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302个5G网络和47个5G独立组网(SA)网络投入使用。5G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仍将持续多年。既然如此,我们为何现在就开始讨论6G技术?

答案是为了探索前沿科技,并为未来的变革做好准备。

为何2024年深入研究6G技术非常重要?

2024年下半年,6G标准化工作即将启动。为此,整个行业需要积极做好准备,共同探索和塑造6G的未来蓝图,力求达成广泛的共识。

此外,我们需要为构建6G生态系统做好准备,确保2030年首次部署时,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首批6G网络将于2030年完成商用部署,因此我们在未来几年内必须着手解决一系列迫切问题。例如,我们应该通过新的6G无线接入技术(RAT)实现哪些新概念?我们可以或应该继续利用5G网络的哪些功能?到2030年至2040年,我们预计网络将需要支持哪些功能?为了满足未来的需求,我们需要进行哪些变革?为了优化现有的移动网络,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6G有哪些创新之处?

6G网络将以5G独立组网和5G-Advanced网络为基础,不断演进以满足2030年及之后的通信需求。换句话说,6G将融合全新的概念、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演进以及创新的应用场景。

我们在MWC的6G实验室展区向世界展示了一系列创新理念。

1

超低功耗AI

这个概念处于两个至关重要的领域的交汇点——AI与能效。虽然这两个领域看似毫不相干,但实际上是推动未来移动网络发展的双重引擎。随着人工智能在移动网络运营、解决方案和应用中的使用日益广泛,我们正面临如何在不牺牲能效的前提下处理大量数据的挑战。因此,开发既能支持人工智能高速增长又能保持能耗最低的解决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这款超低功耗AI的现场原型采用了创新的类脑AI技术进行无线信道估计,展示了使用基于AI的无线接收机场景实现低算力和低能耗AI的可能性。这里的关键在于,在类脑神经网络(与人类大脑相似)中,只有检测到变化的神经元才会被激活,而处于记忆状态的神经元则无需进行任何计算。一些神经元处于非活动状态,直接意味着可以提高能效。

这与传统深度神经网络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需对每个神经元进行连续计算。现场演示生动地展示了信道估计计算中的神经活动是如何随着无线信道的变化而变化的,以及在计算操作减少或不进行计算时,能耗是如何得到显著降低的。无线信道估计只是这项激动人心的AI技术应用案例的一个示例。敬请关注爱立信即将发布的相关博客,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2

进一步发挥网络能力的价值

爱立信在MWC上强调的另一个核心议题是,如何从网络中向开发人员和用户开放更易于访问、可货币化的网络能力。请阅读爱立信首席执行官的博客:“我们如何充分挖掘5G价值”。

通过差异化连接、网络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和可编程网络等演示,爱立信全面展示了5G网络的货币化。

在从5G过渡到6G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增强并向开发人员开放网络能力,同时引入新功能。6G预计将超越传统通信服务的范畴,成为一个全新的平台,提供更多可带来盈利的服务,如空间定位和计算服务。

3

高级移动用例的动态计算分流

在本次大会上,爱立信现场展示了一项创新服务,这项服务预示了未来可能提供的服务类型。具体来说,演示中展示了在混合现实(MR)场景中与虚拟化身进行通信的用例。

我们演示了如何将计算密集型任务(例如对象检测)从轻量级便携式头戴设备动态分流到网络中的计算节点。这种动态分流可以由多种参数触发,如设备的电池电量、温度或无线链路的性能指标,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何时将计算负载从头戴式设备分流到网络中。由于远程站点具有卓越的计算能力,分流可以带来更流畅的应用体验。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分流还带来了与设备行为相关的多重好处,例如降低电池消耗和减少发热,这些都有助于设计更轻薄的设备以及提供更高效、更生动的MR体验。此外,此类服务将利用网络API来智能地管理数据流量,从而实现计算任务的高效分流。此外,作为一项与差异化连接捆绑的网络服务,它可以通过简单的API接口开放。这种设计确保了设备和应用在各种移动应用场景下(例如MR化身通信)的最佳性能,从而为整个设备和应用生态系统带来了附加价值。

该演示让参观者亲身体验了混合现实的两方通话。

 

 

 

爱立信在MWC上展示的这两个演示,只是我们在6G和未来网络领域探索的众多精彩概念中的两个例子。我们的团队正在不懈努力,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向大家展示更多激动人心的创新。

6G与5G有何关联?

我们能从5G网络中继承、利用和发展哪些功能?

在MWC大会上,众多演示着眼于未来几年5G Advanced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景。除了展示开放性和大规模阵列的无线硬件,参观者还有机会亲身体验RAN节能特性的验证点、搭载载波聚合技术的卓越上行链路、面向新型5G设备和应用的RedCap、6GHz频谱的射频性能、室内定位技术,观看5G差异化连接和货币化能力的演示。

6G将在5G独立组网和5G-Advanced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持续推进开放接口的演进,提供更为精确的定位和空间定位服务。它将在新的厘米波频谱上运行,处理更广泛的设备和设备类型,以适应新兴和不断演进的服务和用例。同时,6G网络将在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扩大覆盖范围的同时,通过更加精简的设计和更优化的信令,大幅提升能效。

许多6G技术创新将以5G为基础——目前5G的研究成果将为6G的发展奠定基础,积累经验。此外,定义新的6G无线接入技术(RAT)的3GPP规范也将不断变化,为6G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

1

精确的室内定位

5G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精确定位的新概念,这已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焦点。爱立信展示了一种以网络为核心的5G精确室内定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基于爱立信无线点系统(Ericsson Radio Dot System)、RAN计算和爱立信网络定位平台。在展示的跟踪用例中,网络在近实时环境中以亚米级的精度精确地估计了自动导引车(AGV)等机器人设备的位置。爱立信的5G室内精确定位解决方案对所有5G设备都适用,而且不需要在设备侧启用任何传感器或特殊功能。此外,它通过标准API接口将估计的网络位置信息提供给各种应用程序,使第三方集成商和开发人员能够利用这些精确的位置数据来增强他们的应用程序。

 

 

 

6G旨在开发创新解决方案,在室内外环境中实现更精确的空间定位。该功能有望帮助应用开发人员通过API接入和利用网络能力。

同时,用例的发展也是一个关键的演进领域。例如,在5G Advanced中,更多类型的XR服务将被引入。随着设备功能的增强、新应用的涌现以及网络支持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领域正经历快速发展。

6G的愿景是实现大规模沉浸式通信。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广泛的支持,确保低时延和更大的上下行链路容量、精确的空间定位能力,同时还要求设备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进步,例如本文前面所述的MR动态计算分流中的对象检测功能。

网络架构的演进同样至关重要。虽然在MWC的演示中未特别强调这一要素,但是它对于实现6G的成功部署并让用户尽早享受到6G网络的关键功能至关重要。想要深入了解6G网络架构的核心原则,请参见“6G网络架构——早期共识-爱立信”。

频谱

在2024年MWC大会上,频谱成为了一个焦点话题,特别是对于6G技术。作为一种宝贵资产,目前从2G到5G所使用的频谱,都应该能够重新用于6G网络。以5G网络使用的频谱为例,为了确保6G网络的平滑部署并从5G独立组网(SA)高效过渡,5G与6G之间的频谱共享尤为关键。同时,全球都在热议,在6G部署前,可能会为国际移动电信(IMT)技术分配哪些“新”频谱,特别是7至15GHz之间的厘米波段。虽然目前尚未开始频谱分配,且关于如何与现有频谱共存的讨论仍在进行中,但我们的6G测试台已经在积极探索厘米波的潜力,以及它在扩大覆盖范围和提升室内渗透方面的表现。

1

6G厘米波的性能

在MWC的演示中,我们利用迪拜的高精度数字模型,对比了3.5GHz、7GHz和14GHz频段的覆盖能力。迪拜是最近一次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3)的举办地。该演示得出的基本结论是,7-8GHz频段极具潜力,其覆盖能力与3.5GHz频段的下行链路相似,这表明我们有可能重用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注:早期研究表明,在“典型”的美国城市MBB宏观网络中,如果增设7-8GHz频段的大型天线阵列无线单元,并保持700米的基站间距(ISD),网络的整体容量有望提高90%

2

6G厘米波测试台

本次演示中,我们展现了一个连接到厘米波(cmWave)基带的厘米波“无线单元”原型(主要聚焦数字前端)。这个无线单元通过电缆连接到基带计算机。我们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如何通过较低层的拆分技术,在基带和无线单元之间有效地分配计算任务。将来,6G测试台将持续演进,不仅将深入探索7至15GHz频谱的射频性能,还将对6G无线接入技术(RAT)的新概念进行测试。

展台上的屏幕显示了对相邻信道干扰的抑制演示,我们还在现场演示了无线单元与基带数字前端的数据吞吐量。

接下来,我们将开展路测,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这些新频率的特性,并在测试台上对6G的其他新兴和发展中的概念进行性能评估。

 

 

 

爱立信还展示了我们的6G“测试设备”,它有点笨重,目前还未针对商业用途进行优化。

整个行业和生态系统开展协作,是成功构建6G网络的关键。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可以达成共识,明确商业设备需要提供哪些功能,才能既适合普通消费者使用,也适合企业使用。

爱立信深信,2030年及以后的网络需要更多的频谱。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组织的“6G时代需要多少频谱?”小组讨论中,也进行了一些关于频谱的热烈讨论。专家们普遍认为,有效地重新利用现有频谱资产并优化其利用率对于6G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6G还需要更多的频谱。具体需求将因地区而异,取决于市场需求和6G部署的具体时机。预计这将促进大规模沉浸式通信的发展,并推动具有广域功能的XR设备和应用程序在大众市场的普及。

最后…...

随着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圆满落幕,爱立信在2号展厅的展位也圆满完成了任务。153块显示屏被小心翼翼地打包,一千米长的索具被逐一拆卸。在会前准备和活动期间,工作人员累计步行超过15570千米,如今他们终于可以带着成就感回到各自的家中(没错,这些数字都是千真万确的!)。现在,我们又回到了熟悉的工作环境,在实验室中继续测试、发展和创新,并且抽出时间来回顾在巴塞罗那6G演示和讨论中收到的评论、问题和反馈。

我们要向所有在MWC期间参与演示的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Anders Carlblom、Thomas Magnusson、Eric Nordström Pettigrew、Héctor Caltenco、Leire Amenabar、Wolfgang John、Péter Hága、Máté Szebenyei、Partha Sarathy Konakanchi和Per-Gunnar Andersson。

我们也要感谢所有在巴塞罗那以及爱立信实验室和办公室中默默付出的“幕后英雄”。正是因为他们无数个小时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和创新精神,才有了MWC 2024上那些精彩的演示和概念的诞生。

 

最后,我们要感谢所有的咖啡——在短短四天的展会期间,爱立信展位就消耗了超过16500杯咖啡……显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某些事物的需求永远不会改变!

 

 

 

        审核编辑:彭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