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中国光伏: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太阳能光伏

50人已加入

描述

 

  近日,由于受到债权银行逼宫,无锡尚德被法院裁定实施破产重整,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震荡。作为龙头老大,无锡尚德的发展几乎可以视为中国光伏产业的缩影。它的破产重整,无疑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对整个行业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对于无锡尚德的境遇,中国很多光伏企业或将都要面对。这一事件释放出的不利信号是:金融资本对其缺乏信心,仍将停贷观望、全面收缩。光伏企业资金吃紧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善,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生存危机,能否度过“寒冬”实在难说。这种状况将会加速产业整合的步伐,光伏企业或将进入合并重组的时代。

  仍存变数

  去年,面对欧美国家的贸易壁垒和反倾销制裁,中国光伏产业经历着最黑暗的时刻:海外市场严重受阻,产能明显过剩,企业负债急剧增加,资金链条紧绷,跨国抄底出现。为扭转困境,中国与这些国家展开了利益博弈,并开始转向国内市场需求,积极寻找新的出路。

  一是欧盟对中国光伏“双反”。今年3月5日欧盟委员会对外表示,自3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强制进口登记,这意味着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双反”追溯期确立,即在6月6日当欧盟裁定“双反”税率以后,也将对这三个月进口欧盟的光伏产品追加税率。这将会把中国光伏产品一律拒之门外,导致很多光伏企业倒闭和破产。

  二是德国太阳能龙头企业SMA太阳能科技集团来华抄底,完成了对江苏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72.5%股权的收购,引起了国内其他同行企业的不安和恐惧——SMA和发起对华“双反”调查的Solar World同为德国光伏行业企业,而且SMA是Solar World的供应商。

  三是中国对进口多晶硅实施“双反”调查。去年,中国商务部在多晶硅领域对美国发起“双反”立案,对韩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对原产欧盟的多晶硅也发起“双反”调查,原定于今年2月20日公布“双反”初裁结论,但由于种种原因推迟,这一状况使得国内众多光伏企业进退维谷。

  四是中国光伏上网电价下调。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征求意见稿),光伏发电将实行“根据发电量进行分类补贴”政策,补贴的下调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创新,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实现平价上网,实力差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被淘汰。

  国内市场的启动,可能对光伏产业带来比较大的变化。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行业的主导权已逐渐从上游光伏组件制造商手中转移到下游电力开发商手中,由此带来一系列行业规则、竞争态势以及商业模式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光伏企业的发展空间将会受到很大制约,导致光伏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曙光已现

  尽管如此,无锡尚德的没落,并不代表整个光伏产业就此萎靡。当前的状况更像是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拐点,虽然困难仍在,但却是向着光明前行。长期来看,太阳能在中国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仍是上升的行业。如今,光伏产业已出现了丝丝曙光,国内外市场都传来利好消息,呈现回暖迹象,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行业的最坏时期已接近尾声。

  在国际市场方面,部分光伏产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美国光伏市场进一步拓宽,日本、英国等出现了新一轮抢装潮,印度、泰国等亚太新兴市场逐渐崛起,澳洲、东欧、拉美、中东和南非等地的市场也进一步得到拓展。Solar buzz发布报告称,2013年全球光伏需求预计将提高到31吉瓦。

  在国内市场方面,中国政府提出了光伏“救市”的新政,包括一揽子并网、补贴配套政策、敞开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强制光伏发电并网、鼓励民间和个人投资光伏电站建设、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完善电价定价机制和补贴效果考核机制等,大力推动国内市场。国家能源局还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指出,2013年全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0吉瓦。

  在诸多的光伏相关政策中,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备受关注。光伏企业普遍认为,如果中国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市场大幅成长起来,国内光伏企业就可以减少对海外市场的依赖。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我国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000万千瓦,发展空间很大。据了解,分布式光伏发电受到今年全国两会的极大关注,补贴细则的相关提案也已上报国务院,预计有望在近期出台。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光伏产业仍在黑暗中踟蹰前行。笔者认为,无锡尚德的破产重整,为整个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上下游企业等都能够理性地看待产业的发展,适度地扩大产业规模,有序地进行产业布局,瞄准产业发展的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使光伏产业在经历“寒冬”之后重新焕发生机。

  努力掌握核心技术,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在许多人印象里,光伏产业是高科技,但是中国的光伏产业并非如此,设备、技术、市场“三头在外”,科技含量较高的核心技术我们并不掌握,只是能耗、污染较高的初级材料提纯和后期光伏组件的加工工序在国内,中国光伏产业的门槛很低,所以才导致一夜之间出现这么多企业;有一万亿投入了中国光伏业,却只用于生产单一产品,产能过剩也就在所难免。这也是皇明选择光伏产品终端应用,另辟一条光伏之路的主要原因,这么多年我们致力于光伏雕塑、BIPV、烤炫集成等等各种光伏终端应用产品的研发,虽然这条创新之路走得比较艰难,也没有经历爆发式的发展,但是我们走得踏实、安心。我们也坚信,气候改善商城的各种光伏终端应用产品在未来一定会大行其道。

  有人说中国的光伏灾祸源于欧美的“双反”。虽然我认为“双反”并非中国光伏“滑铁卢”的根本原因,但是对于欧美各国只为保护几家制造企业的利益,而置全球光伏产业链的生死与不顾的做法,我表示强烈的愤慨和鄙夷!但是痛定思痛,我们必须承认将中国企业的发展寄托于“外人”身上是绝对靠不住的!无论是光伏产业还是其他行业,掌握核心技术才是持续发展、避免悲剧再次发生的关键所在!

  理性看待 “首富效应”

  我经常提醒企业家,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分析,不要跟风,做企业不能贪大,不能看到有人赚钱成首富了大家就一哄而上,要对行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只追求将企业做大是一个严重的误导:能做到最大就是荣耀,不做老大,市场占有率低,就会觉得脸上无光,就会被看不起。现在的财富导向让大部分人都跟偏了,最终铸成各种大祸!

  做企业、做产品应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将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不是所谓企业管理、经济问题,而是人伦道德问题,现在我国的各行各业在这方面都有严重的问题。但是大多数人对此却置之不理,反而去关注企业有没有做大、做强,赚钱不赚钱,这是严重背离了最基本市场规律的。所以正确的财富导向对今后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尤为关键!

  光伏终端应用和商业化——中国光伏的未来出路!

  在各种国际论坛上,当面对德国、丹麦、瑞典等国家的政要、媒体时,我会直接痛批:“光伏目前的境况,都是你们惹的祸。通过30年宣传,你们成功让大家关注了能源危机,但你们也误导了世界。”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法,让全世界的能源产业大规模爆发,这是一件好事,大家看到了未来能源替代的希望,但是政府唱主角违背了经济运行规律,有形之手过多的干预一定会惹祸,中国的光伏灾难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一方面,现在光伏领域的大部分企业投资、生产都是中间产品,而且光伏组件绝大部分都用于光伏发电,没有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较为单一。如果光伏产品可以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巨大的产能将会化整为零,光伏技术将在解决能源危机、改善环境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所以未来光伏终端应用将为光伏产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皇明就将重点放在研发、推广光伏终端应用产品上,以求探索一条气候改善和光伏发展的转型之路。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打造中国自己的世界品牌;可以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脱离政府有形之手的过度干涉。从而能引领中国光伏产业突破“内忧外患”的窘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