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入局,“车联云一体化”深圳加速!5G-A车联网有哪些看点?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 文/章鹰)6月2日,深圳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炜在2024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创新论坛上表示,深圳有望成为“国家车路云一体化”、“交通部组织的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双试点。2023年,深圳市智能网联产业增加值达到763亿,同比增加38.2%,位列深圳20+8战略新兴产业的首位。2024年,深圳将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全域开放标杆城市,实现200辆以上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试点。还有推动比亚迪、华为联合体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企业名单。
5G模组

 

6月2日,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举办的现场,超智驾轿跑SUV小鹏G6首次亮相,问界M9、比亚迪仰望U7、U8和腾势N7等新能源汽车集中亮相,除了三电系统外,智能网联系统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当天,“2024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创新论坛”举办,来自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5G-A车联领域总裁马金斗,对车联网领域的最新市场规模、政策和华为的产品布局,做了详细的分析和重点技术演进介绍。

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将达2.59亿,驱动三大智能化应用

首先,马金斗分享智能网联发展的一些关键数据。他表示,智能网联是汽车工业向前发展的一个刚需,2023年全国新车3000万辆中,已经有2000万辆具备联网功能,达到70%。到了2025年,联网汽车将达到2.59亿,占比汽车保有量的75.6%。随着GB/T 32960《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要求必须加载车载终端,新能源汽车强制联网。

5G模组

 

马金斗表示,网联汽车成为智能汽车的底座,未来将会推动三大应用。一、智能座舱,车里面娱乐,语音助手导航应用;二、智能辅助驾驶上车,OTA包云端下载。L2+上车加速,车里面数据上传云端,我们看到车载数据很大,30G、50G甚至超过100G流量;三、车路协同,云端基于车端数据的定制化保养和保险服务。
 

车联网两大路线,中国进展如何?智能座舱和车云协同成为焦点

 

车联网有两大路线:一、美国和日本推出的DSRC短距直连通信,2020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宣布,将原本分配给DSRC通信的5.9GHZ频段全面撤销,并重新分配给WIFI和C-V2X使用。中国工信部推广C- V2X,随着新一代车路云的试点,我们也希望迎来新发展。二、广义车联网,基于4G/5G蜂窝网,在智能座舱和车云上的应用,现在发展非常火爆。

5G模组

车路协同,中国是在2017年开始定义车联网标准,2018年发放频谱。在过去7年间,中国积极推进智能网联车和双智城市,全国200多个城市部署100多个车联网试点项目,华为参与过半项目的打造过程。一方面加速应用的成熟,另外一方面条款法规的落地,2022年6月,深圳出台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从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到准入登记、使用管理,从交通违法及事故处理到法律责任等进行全链条立法。2022年11月,北京、上海相继跟进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马金斗表示,中国选择了车路云协同的技术演进路径,但与特斯拉主推的单车智能技术演进路径相比,车路云协同可能并没有达到产业预期。过去6年,单车智能发展超过想象,汽车企业包括华为车BU,可以和合作伙伴一起决定器件的选择、算法的选择和数据的选择,推进速度更快。车路协同还需要政府交通部门、车企、网络基础设施厂商多方共同协同才能解决,落地还面对不少挑战。

5G上车比例快速提升,5G-A加速提升车联网覆盖率和降低时延

今年以来,智能座舱在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的普及都在加速,不少入门级或中级轿车配备1-3块屏幕,在高端旗舰车型问界M9搭配10块屏幕。马金斗表示,汽车升级到生活的“第三空间”,已经成为智能汽车标配。以问界M9为例,智能驾驶(泊车代驾)、小艺语音(全车智能交互)、华为SOUND剧院级影音,智慧屏交互都涉及到网联。

5G模组

 

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2023年5G模组在汽车前装标配搭载量达到132万辆,占比6%,未来到2025年,5G模组在汽车前装标配搭载量将预计达到650万辆,占比提升到35%,2026年5G模组在汽车前装标配搭载量有望达到1300万辆,占比将提升到45%。据悉,2023年蔚来汽车系列、理想L7、L9系列的旗舰车型全系采用5G模组。

马金斗表示,在技术方面,5G网络技术已经可以满足车联网应用的业务需求,实现小规模的试点示范。在5G-A时代,蜂窝通信网络还会全方位演进和强化:网络连接的确定性体验能力能够支持示范区域内车联应用的规模化推广;路侧的超融合感知技术能够提供为智慧交通提供精准的实时道路信息;5G-A基站原生的通感一体能力,结构性降低智慧道路的建设成本。在5G环境下,车联网端到端时延为50毫秒,而5G-A环境下,这一数字降低到20毫秒,小区切换时延从百毫秒级降为毫秒级。

在标准方面,需要持续推进NR车联标准的完善,尤其是Uu和PC5接口之间的融合组网,实现车联网络的无缝覆盖。此前在中国移动的组织下,华为协同重庆移动、上海移动、江苏移动在全国多地完成了5G商用网(全Uu空口)的车联网摸底测试,空口端到端通信平均时延小于17ms,测试结果符合预期。马金斗表示,5G-A车联网发展当中,Uu空口有望成为车联网新的选择。

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微信号zy1052625525。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zhangying@huaqiu.com。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