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涵监测治理物联网解决方案

描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越来越多城市河道的被侵占、挤压,不少河道上方被人为铺设水泥板并加盖建筑,原来的河道就被改造为暗涵。当自然流淌的河道被改造为暗涵后,河道本身具有的行洪、排涝、蓄水、景观、人文等多功能仅剩行洪功能,且地上建筑产生的生活依旧排至暗涵内,常年累年封闭排放,极容易产生厌氧发臭,淤泥沉积等问题,仅剩的行洪功能也可能不复存在,甚至是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暗涵位处地下且长期封闭,往往难以直接观测到其内部状况,因此暗涵工作往往依赖定期定点截污、清淤等工作,存在工作成本大、管理效率差等缺点。一方面,黑臭水体与淤泥沉积无法及时反馈,事后处理的模式存在极大地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运维工作管理混乱,工作质量得不到反馈,出现的盲区漏洞或懈怠工作等问题加重管理成本。

对此,物通博联提供暗涵监测治理物联网解决方案。通过将暗涵内部署的水位计、水深仪、流量计、水质监测仪、摄像头等设备接入到水利智能网关(RTU)中,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5G/4G等方式远传到物联网平台中,实现暗涵全方位、多时段的数据监测、展示、告警、管理与分析等,辅助暗涵治理工作高效、准确、可靠的开展,为防治水污染、城市内涝等灾害提供决策支持。

数据采集

系统功能

1、数据采集:接入水位计、水深仪、流量计、水质监测仪、摄像头等设备,采集水位、水深、流量、水质、实时视频等数据并对接到水务管理部门平台或市政管理部门平台中。

2、远程监控:管理部门无需频繁前往现场,通过手机电脑实时监控各个暗涵的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也能查看监测站点定位分布、实时视频画面和设备工作信息。

3、超限告警:提前设定告警阈值,在监测到水位过高、水深过低、水质超标等情况时自动通过微信、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通知,从而快速定位诊断采取措施。

4、运维管理:线上实现运维工单的创建、派发、编辑、管理与查询等,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措施,记录工作日志、处理时间等信息,确保及时清淤排污。

5、数据分析:基于各项数据报表与曲线图,通过电子地图总览城市暗涵治理状况,可以持续跟踪暗涵治理工作质量与成果,制定科学合理决策,确保暗涵正常行洪排污。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