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NFC技术原理,所谓“NFC风险”皆为妄言!

描述

最初仅在中高端手机中普及的NFC功能,随着技术成熟、成本降低,如今已逐渐成为千元手机的标配,在华为等一众品牌手机中广泛应用。而随着国内NFC功能应用的兴起,围绕NFC技术耗电情况与潜在风险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其实,了解NFC背后的技术原理就能得到这些讨论的正确答案。

NFC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过内置的NFC线圈可将两个独立设备连接并以此实现近距离(5厘米以内)无线信号数据交换。

NFC类似于蓝牙,采用的是低功耗设计,其设计原理为电磁感应,这就意味着手机的NFC功能只会在数据传输时被激活,其余时刻都是休眠状态,所耗电量相较于其他手机APP微乎其微。因此,即使是24小时开启也并不会影响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所以,部分人认为“手机NFC有耗电风险 ”实属是误解。

关于手机NFC的另一热点讨论就是NFC安全性。同样的,这也是人们对NFC认知上的一大误区。首先,NFC技术的物理限制保证了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因为通信距离仅限于几厘米范围内,且只能进行点对点通信。其次,NFC技术采用加密技术保护信息传输,结合SE芯片硬件和软件双重加密,且整个传输过程只需0.1秒,这些设定都极大程度地保障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拦截和破解。此外,NFC支付还采用安全认证和一次性密码机制,每次交易都会生成新的密码,有效防止了信息泄露和盗刷风险。由此可见,NFC自身就已具备多重保障,安全性是其天然优势。

不仅如此,NFC安全性还有各技术实力大厂背书。NFC技术得到了华为等技术实力型大厂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需严格遵循其安全资质要求,接受监管。同时,NFC技术仍持续迭代升级,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因此,NFC是一项安全的技术!

如今,国内外NFC技术发展更为成熟、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不仅限于实体零售场所的支付,还涵盖了公共交通、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目前,NFC技术已能支持一卡多用,定位、身份识别、交通出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为简便。随着NFC技术的应用落地,NFC将逐步成为智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未来还将拥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人们带来更加高效且安全快捷的智能生活体验。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