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DSP
近日,多位集成电路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听说一则上海市出资50亿人民币成立一家公司收购威盛公司的消息。该公司已经于6月下旬在上海挂牌并邀请北京相关部委和专家出席,联想集团公司将负责产业化工作,推出使用威盛CPU的中低端笔记本电脑。这则绝对堪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大事的消息虽然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在业内流传,但始终未公开见诸于媒体,而业内人士对这则消息也多表示“还没看明白。”
北京五道口的清华科技园,一座名为“威盛”的大厦赫然挂着“中国芯”三个字。威盛创始人是前台塑集团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女士。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网站上公司沿革一栏显示,1987年成立于美国加州,1992年总部迁至***台北市,1999年收购美国 Cyrix 和 Centaur 公司微处理器部门。与每台PC上都会有的Intel Inside标识相比,威盛(VIA)的知名度并不算高,但却是全球仅有的三家X86架构CPU厂商之一。
我国自“十五”时期开始以863计划组织研发CPU开始,国产CPU项目就一直备受国内外的关注。不过主流PC产CPU的X86架构因为存在专利等知识产权壁垒问题无法成为863计划项目的技术路线,龙芯等MIPS架构国产CPU的产业化也就受制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不支持。
十多年来,国产CPU产业化的不成功一直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之间寻找原因——起初是CPU厂商认为没有硬件厂商愿意使用国产CPU,后来又认为是软件生态系统不成熟,尤其是Linux操作系统缺乏应用软件,而应用软件开发商又认为国内全是盗版Windows的用户。
相关政府部门对国产CPU技术路线的重新布局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出现端倪。记者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年初布置电子政务基础软件类应用示范项目时表示,国产Linux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在选择硬件时以后只支持X86架构。
“MIPS是一个非主流的架构,没有庞大的应用软件支撑,很难应用于PC。如果做PC用的CPU,只能选择X86架构,而相关专利主要在 Intel公司手中。由于美国联邦反垄断法的存在,Intel公司不得不允许AMD公司的存在。但对PC产业‘大脑’CPU的垄断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 VIA当初的策略就是先选择在美国购买一家专利持有公司,以先形成一个IP保护,就这宗收购还被美国联邦政府审查了很长一段时间。”李泽明,一位***咨讯科技产业人士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有专家认为,即使大陆资本收购威盛在CPU技术性能上也赶不上Intel,并不需要把这宗收购看得过于重要。但也有专家对这类唯技术论的观点不屑一顾,就算性能超过Intel又如何?“当年IBM为PC选择CPU和操作系统时,就是看中Intel和微软都是小公司。论CPU性能,Intel也不是最好的。DEC公司的Alpha处理器起步就是200M,那时Intel的芯片主频还在几十。后来DEC公司垮了,Intel公司挖来了Alpha的团队才在性能上越来越领先。”
“其实在PC产业领域,威盛的市场份额并不大,也就在1%上下。当年威盛进入通用CPU这个领域,主要看中的是东南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的低价笔记本电脑这个目标市场。其实***的PC硬件产业链还是很强的,终端领域既有品牌大公司,也有众多二三线白牌厂商,在代工和零部件领域也是全球份额第一。”倪振鑫,深圳一位山寨消费电子产业厂商人士对记者说。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