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描述

串口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s)的基本概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定义与原理

  • 串口通信是一种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
  • 它可以将接收来自CPU的并行数据字符转换为连续的串行数据流发送出去,同时可将接收的串行数据流转换为并行的数据字符供给CPU。
  • 串口通信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能实现远距离通信,长度可达1200米。

2、主要特点

  • 串口通信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
  • 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
  • 串口通信通常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

3、通信线路与标准

  • 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分别是地线、发送(TXD)、接收(RXD)。
  • 串口通信早期定义了标准的串口规约,如DB9(9个引脚)接口是标准接口之一。

4、数据格式与参数

  • 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一般由起始位(1bit)、数据位(6、7、8位常见)、奇偶校验位(可选)、停止位(1、1.5、2位常见)组成。
  • 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每秒钟传送的字符数,如240Bd)、比特率(每秒传送的位数,如2400bps)等,这些参数在通信的两端必须匹配。

5、应用领域

  • 串口通信在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产品、计算机网络、科研设备、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6、配置与操作

  • 在使用串口通信时,需要进行配置,如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数、停止位和奇偶校验等参数。
  • 常见的串口通信操作包括打开串口、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关闭串口等步骤。

 

综上所述,串口通信是一种基于串行接口的通信方式,具有简单、可靠、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等特点,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