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模组厂商大跃进,看创维如何打组合牌

触控感测

205人已加入

描述

  自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款“另类”的智能手机以来,大触屏、高分辨率就成为了各大手机厂商追求的基本配置。尤其是在安卓系统的推波助澜之下,智能手机更是迈入了拼配置的年代。具体到屏幕哪块而言,由于之前触摸屏和显示屏的结合方式问题,会造成手机入尘的困扰。相信早期的HTC G3或者MOTO 里程碑1的使用者深有体会。在解决以上问题并为了追求更薄的手机体验。于是诸如OGS、0n-cell、In-cell等触控方案相继面世。

  DisplaySearch分析师于宁宁认为,由于苹果、三星在智能手机领域影响巨大,In-Cell、On-Cell在手机触摸屏中占比较高。但是,由于手机的需求多样化,所以良率稳定、成本合理的OGS触摸屏仍然有较大空间。而且,新兴的触控笔记本电脑也主要用OGS屏。于是类似创维等LCM模组研发的厂商加快了在OGS触控等的布局。与涉足相关领域的面板商直面竞争,力求在这个大市场里分一杯羹。

创维展示的产品

  月初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的“移动终端新技术与供应链展2013”上,电子发烧友有幸和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的中小尺寸事业部总监宋翔交流。分享了对行业的一些看法。

  OGS和On-Cell是关键

  我们知道,最初的手机屏幕在生产过程中要对保护玻璃,触摸屏和显示屏进行两次贴合。其中采用框贴或者全贴都会或多或少影响产品的良率。于是以触控面板商为主导推出了OGS全贴合技术。全贴合技术取消了屏幕间的空气,这有助于减少显示面板和玻璃之间的反光,可以让屏幕看起来更加通透,增强屏幕的显示效果。目前一些手机像iPhone 4S、米2、Nexus 7、Ascend D1 四核 也都采用了全贴合技术。 

    

普通贴合与全贴合的对比

  而On Cell是指将触摸屏嵌入到显示屏的彩色滤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间的技术方法,即在液晶面板上加上触摸传感器,显示屏和触摸屏之间没有一点缝隙,具有超高对比度,有大可视角度的优势,缺点是屏幕色彩显示太过浓艳,时间长可能眼睛有点累。

LCM模组

  OGS和On Cell Amoled比较图

  创维液晶作为一个专攻3.5-4.0英寸的LCM模组厂家,也曾经为三星等国际大企业有过代工经验。现在正在涉足触摸控制这个领域。当前创维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笼络了行业内的精英,力求研发出更好的产品。

  根据宋总监的说法,创维液晶当前在OGS的良率做的比较好,同时也在专攻on-cell模组。并且当前已经有两个厂家应用它们的方案。考虑到创维LCM模组以前一直有和康佳、桑菲和TECNO等厂商合作,如果能够在良率上面改善。相信后续的方案推进对于创维来说也不是难题。

  在问到和国内的“中华酷联”等四大厂商是否有合作这个问题。宋总监很遗憾的告诉我们,目前创维还没有直接和这四家厂商有直接的合作关系。而是和他们的ODM厂商有合作。后续创维希望能够可以和中华酷联之类的一线厂商合作而提高自己的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

  谈到创维液晶当前的市场营业额的问题,宋总监告诉我们,现在创维液晶部门的年营收大概是一到两个亿,预计到今年年底总收入会超过两个亿。但相对于液晶面板厂的收入,这种营业额就显得相对小。在问到创维会不会涉足面板生产业务的时候。宋总监给我们的答复是创维目前不会投入这个产业。

  虽然说份额较小,但经历从无到有,完全靠自己部门去开发市场,而不是借助创维集团的力量。创维液晶已经走出了成功过的第一步,希望国内的厂家能够深耕技术,给产业链带来更好的产品。从而推动整个产业向前进。

  In-Cell始终是个难点

  相对于On-Cell和OGS,当前应用在苹果iPhone5上面得In-Cell始终是一个难点,这个对国内厂商来说完全是一个挑战。In-Cell是指将触摸面板功能嵌入到液晶像素中的方法,即在显示屏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器功能,这样能使屏幕变得更加轻薄。同时In-Cell屏幕还要嵌入配套的触控IC,否则很容易导致错误的触控感测讯号或者过大的噪音。

LCM模组

In-Cell和普通触摸对比

  In-Cell,作为面板厂商主导的方案。对面板厂商而言技术需求相当高,在产品良率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作为一个LCM模组厂商,宋总监介绍,创维近期会同LGD合作推广in-cell技术方案。相信通过和国外高技术厂家的合作,创维能够从中获益良多。

  通过和上游的面板厂商合作,引进open cell进行封装再加工。创维已经切入了中小尺寸的消费大市场,当前已经推出了5.5寸FHD和HD的液晶显示屏,在这次展会上甚至看到了创维推出的超过400ppi方案。虽然当前面板厂也进入了触控这块的领域,但触控产业和面板产业是不完全一样的。面板厂只会盯着大客户,而TP厂能够针对不同的客户,这在国内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市场。相对于创维这种厂商而言,依然有着很大的潜力。希望能够看到创维等的更进一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