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泰最简PD Sink取电芯片HUSB237方案

描述

都说自从热辣滚烫上映后,整个地球轻了一半。同样芯片界也是卷到不行。在小型化、高集成的要求下,慧能泰取电芯片进行技术升级后也“瘦身成功”,推出最新一代极具性价比的最简PD Sink取电芯片——HUSB237。

PD

图1:HUSB237 demo及封装图

HUSB 237

HUSB237 是一款极具性价比的最简PD Sink取电芯片,支持PD3.1协议包含 FPDO 5V/9V/12V/15V/20V三个档位,可通过VSET PIN(GND/75k/Float/4.7nF/20nF)设置目标请求电压,电流可以直接根据目标请求电压Source的广播电流(by SourceCap),也可根据芯片配置来请求目标电流0.5A-5A;芯片同时支持BC1.2(SDP/CDP/DCP)以及QC2.0;HUSB237也支持eMarker功能即支持Sop’消息,从而支持请求最大功率100W(20V/5A)。

芯片特性:

独立USB PD(电力传输)受电控制器 

支持USB PD受电功能,最高可达20 V / 5 A 

支持死电池 

支持QC2.0 12V

工作电压范围4.5 V至22 V 

VBUS引脚具有25 V的耐压能力 

通过外置电阻或者电容设置目标RDO电压 

支持SOP’协议,模拟eMarker,适用于输出电流大于3 A的线缆应用

功耗:在5 V时为1.15 mA

封装形式:DFN2x2-6L封装和SOT23-5L封装 

USB IO引脚具备±2kV的人体模型(HBM)静电放电防护等级

极具性价比的最简设计

HUSB237的外围电路设计达到了极致的简约,内部高度集成的电路架构,减少了PCB布局的复杂度。最典型的配置仅需在芯片的VBUS引脚附近放置一个1μF的去耦电容,用于滤除电源噪声,保证芯片工作的稳定性。这种极简设计对于工程师而言,意味着能够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同时降低设计错误的风险,实现快速迭代和优化。

PD

图2:HUSB237电路图

高兼容性

在兼容性方面,HUSB237展现了其作为现代PD解决方案的灵活性和前瞻性。支持常规的USB Type-A To USB Type-C线(包含A2C双rp线应用场景)以及USB Type-C To USB Type-C线。这一特性使得基于HUSB237设计的产品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充电场景,无论是传统的USB-A设备还是最新的USB Type-C设备,都能享受到一致且高效的充电体验。

如此简洁的设计,性能上有保障吗?

对此,著名五星评论家麦克阿瑟表示:慧能泰HUSB237减的是成本,增的是效益,看完此文,将打消你的疑虑。

对于目标请求电流方式主要有两种:将PD Sink HUSB237连接同样是我司产品的PD Source HUSB350C,其广播:5V3A 9V3A 12V2.5A 15V2A 20V1.5A(30W),VSET = 20nF(目标20V),两种请求电流方式握手结果如下:

PD

图3:RDO Current is decided by ISET = 2A(可配置),握手15V2A

PD

图4:Source 20V1.5A不满足,故Request 15V2A

PD

图5:RDO Current is decided by Source Cap,不看电流,直接握手Vset max 20V1.5A

PD

图6:Source 根据SRC CAP 握手Vset max,故Request 20V1.5A

关于慧能泰半导体

深圳慧能泰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慧能源控制技术的公司,主要面向智能快充和数字能源领域,提供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产品。公司总部设立在深圳前海,同时在上海、浙江杭州、美国加州设有研发中心。慧能泰的核心研发团队来自国内外顶尖半导体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公司现已获多项授权专利,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并于2020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慧能泰已完成了围绕USB Type-C生态链的整体产品布局,开发并量产了多款产品:供电端的多系列PD Source协议芯片,受电端的高性能PD Sink(PD 诱骗芯片)、Type-C端口控制器(CC Logic),线缆端的USB eMarker(电子标签芯片)。成立以来,慧能泰连续推出多款业界领先的产品并广受市场欢迎。公司芯片出货量逾3.5亿颗,标杆性客户有联想、小米、三星、HP、贝尔金和努比亚等。同时,慧能泰也致力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研究能源控制技术,借助自身的技术研发优势,面向ICT(通信服务器)、数据中心、光伏逆变器、储能等工业应用,研发数字电源控制芯片、高压驱动芯片、电源转换芯片和模块等产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