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世界最长在建海底公路隧道项目,灵光L2让隧道测量更精准高效| 手持激光雷达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日前,其域创新合作伙伴百隧云,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中铁科研院西南院,采用灵光L2手持扫描设备,在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项目中,快速精准采集掌子面点云数据,现场即可测得超欠挖结果,高质量完成隧道测量工作,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保驾护航。

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隧道,引领世界超长跨海通道建设发展的未来。

历经考验海底1万米的超级工程

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主线全长17.48千米,其中隧道长14.37千米(海域段9.95千米),是世界海底隧道建设规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长度最长,隧道领域施工复杂程度最高的超级工程。

 

根据胶州湾海域地质条件不同,项目分别从胶州湾东西两岸向胶州湾掘进,并在海底精准对接,对于施工精度和进度都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

中铁二局承建的标段位于黄岛一侧,由于花岗岩质地坚硬,只能采用钻爆法进行施工,需要经历爆破、“毛洞”到“精装”的阶段。在此过程中,既需要满足采掘数据获取的及时性要求,更需要满足项目工程对精度的要求。

目前,胶州湾二隧施工进度已达到海平面下115.405米处,成为目前国内海底隧道施工所达到的最深位置,创中国水下隧道施工最深纪录。

这也是灵光Lixel手持产品目前最深的工作深度。

- 灵光L2,精度与效率之选 -

由于水深极深,隧道面临的水压达到了1.1兆帕,相当于每平方米要承受40辆小汽车的重量。

为此,施工过程中需要浇筑一道由防水层和两层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屏障,单是装“天花板”这一工序,就需要十几名工人,将118根长27米直径2.8厘米的钢筋,整齐地绑扎成拱形严丝合缝地“镶嵌”在隧道内。

由于施工难度较大、采掘环境复杂、施工进度紧凑,传统的全站仪、断面仪或架站式激光扫描仪需要频繁的换站、复杂的操作及繁琐的内业,影响了测绘数据的及时性,难以满足隧道施工的效率要求。

灵光L2采用手持测量方式,结合首创的机身实时建模功能,可以帮助作业人员可在采集同时快速建立隧道高精度三维模型,可以保证20mm内的数据精度,精准采集掌子面点云数据和超欠挖情况,为隧道施工提供真实底图。

 

合作伙伴认为,使用灵光Lixel L2进行隧道测量有三大优势:

更高的作业效率和更轻松的作业方式。手持移动测量,即可生成1-2cm精度3D模型;

更快速的成果输出。点云无需后处理,数据成果快速回收,便于规划下一步工作;

更少的人力物力投入。单人即可作业,提高测绘效率,降低内外业成本。

其域创新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一起,为更多超级工程提供三维测量与数字化的全新解决方案。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