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之内,RISC-V软硬件生态成熟度达到主流架构水准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周凯扬)如果单从芯片来看,RISC-V已经打造了一个庞大且不容小觑的市场,出货量也足以让其他竞品架构重视起来了。然而在软件生态,RISC-V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不论是移动设备还是PC端的软件,仍然依赖大量的适配工作。在不少产品商业化的进程中,用户真正可以开箱即用的软件依旧有所欠缺。为此,RISC-V开发社区也在不断加强合作,力图弥补这一漏洞,达到目前x86和Arm的水平。
 
甲辰计划,下一个丙辰年之前实现RISC-V全方位成熟覆盖
 
今年年初,国内多家RISC-V软件及芯片团队联合发起了甲辰计划,该计划致力于在下一个丙辰年(2036年龙年)到来之前,基于RISC-V实现从数据中心到桌面办公、从移动穿戴到智能物联网全信息产业覆盖的开放标准体系及开源系统软件栈,使RISC-V的软硬件生态成熟度达到或超过其他主流架构的生态成熟度。
 
从甲辰计划的项目主要发起方来看,包括ASE实验室、PLCT实验室和算能,分别代表了软件、编译和芯片设计相关方面的先进单位。其目标是再联合100家以上的芯片及方案厂商、500家以上软件企业,在18个以上的基础关键行业完成RISC-V的适配与优化,合作完成超过1000款重要行业及商业软件的移植和部署。
 
从目前已经加入该计划的厂商来看,不乏SiFive、Imagination、芯来科技之类的RISC-V IP厂商,RT-Thread、润开鸿和openKylin等操作系统厂商,也有RISC-V MCU厂商(沁恒微电子)和高校(山东大学)的参与。
 
在芯片和IP的选择上,甲辰计划也主要聚焦于SG2380和香山这样的高性能芯片和IP,确保RISC-V能在对性能有较高要求的AI加速、边缘计算、存储、工业仿真等应用上商业化落地。
 
RISC-V的商业化闭环需要更多合作
 
对于RISC-V国际基金会而言,他们更注重于规范类的定义,且主要依赖于社区开发者的反馈,而这些专家提供的贡献很可能是随意、非正式的,生产级或可以直接商用的代码并不是其目标,只需要满足审核就好。但对于推动RISC-V真正在市场全面落地,还是需要甲辰计划这样的合作项目对概念进行进一步验证。
 
其实类似的合作,在RISC-V开发社区内还有不少,比如去年发起的RISE计划,今年成立的无剑联盟等等。以RISE计划为例,其主要成员除了有SiFive、达摩院、晶心科技和Ventana等RISC-V厂商外,也不乏谷歌、英特尔、英伟达、高通、三星和AMD这样的巨头。
 
其目标与甲辰计划存在一定重合,包括加速RISC-V的开源软件开发并提高RISC-V平台软件实现的整体质量。但RISE计划主要目的还是提高RISC-V在商用软件上的成熟度,比如编译器、工具链、系统库、内核、虚拟化和Linux发行版等等。
 
而阿里巴巴达摩院发起成立的无剑联盟,则主要围绕其自研的玄铁处理器,推动IP协同、工具链优化、操作系统适配以及应用推广工作。这种从商业IP开始推进的合作项目,加上阿里巴巴的全力推动,也更容易促进商业软件快速完成适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