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能否依靠Bay Trail搅乱移动端市场

处理器/DSP

892人已加入

描述

      英特尔前不久发布了旗下的移动端处理器新品,代号Bay Trail。相对于上一代Clover Trail不温不火的表现来说,英特尔算是在新Silvermont微架构上下了大工夫推出全新Bay Trail,无疑英特尔希望通过Bay Trail发力移动端市场,来证明×86架构表现是要优于ARM构架。用英特尔自己的话讲:“×86架构就好像喷飞机的引擎,而ARM构架也就只能算螺旋桨,架构先天的优势是决定性的,即使的8个螺旋桨(ARM架构8核处理器)也是无法在速度上赶超喷气式引擎的”。

  实际上架构优势并没有给之前的产品带来OEM厂商青睐。对于移动设备功耗和性能比是比单纯追求性能和单纯谈低功耗都要来的实际的。而此前英特尔旗下的Clover Trail架构处理器实际上在市场的定位上是有断档的,OEM厂商最常采用的Atom处理器只有Z2760一款,虽然在Z2760M身上我们看到了卓越的低功耗表现(仅1.7W),但是相比其他ARM架构产品依然处于落后水平,而移动端所需要的对App的兼容性在英特尔处理器上表现也非常一般,所以此前Clover Trail架构的处理器一直表现平平,可以说产品线狭窄以及性能优势无以发挥是上一代产品不成功之处,正因为如此英特尔芯片似乎在移动设备端并不吃香,完全没有在笔记本和桌面PC上的风采。
 

  然而,在数字世界里,三年河东三年河西,英特尔再强大也不会是永远的神话。前不久消息称高通在市值上刚刚超过英特尔,虽然在技术实力上高通定然不是沉积多年的英特尔的对手,但是如今市场的形势是移动端强势就强势,英特尔不能吃老本需要做出像样的产品来才能迎头赶上。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新一代Bay Trail在功耗上迫近ARM处理器,对于平板和轻薄PC设备来说这样的功耗劣势几乎可以忽略。并更为主要的是,在性能上已经初步展现出“喷气发动机”应有的实力。目前NVIDIA方面和高通方面最顶级的处理器分别为Tegra 4以及骁龙800,实际上二者的性能不分伯仲,安兔兔测试分数都在3.6万分左右。而以英特尔的Bay Trail-M N2910四核处理器为例,其跑分已突破4.9万分,领先优势明显。虽然有利用N2910作弊的嫌疑(N2910定位便携笔记本,但可以用在平板产品上),但是产品多样定位模糊也给了OEM厂商以自由支配的空间。英特尔定位平板的Z3770性能实际上也与Tegra4和骁龙800在伯仲之间,可以说在性能上英特尔、NVIDIA和高通的同定位旗舰产品都已经达到同一性能水平,形成三足鼎力局面。

  英特尔Bay Trail架构处理器总共分为三个版本,分别为Bay Trail-T、Bay Trail-M和Bay Trail-D,刚才列举的N2910是Bay Trail-M系列中的一款。而三个版本分别对应不同领域,其中Bay Trail-T包括了Z3740、Z3770等型号,都采用四核设计。最看家的本领除了能够输出高性能之外,还同时支持 Windows 8与Android系统的移动设备,支持最高2560×1600分辨率显示,可实现超过10小时续航时间。另外Bay Trail-M也将推出四种规格的产品,包括英特尔奔腾N3510和英特尔赛扬N2910、N2810及N2805处理器,主要针对便携笔记本设计。Bay Trail-D将推出三种规格的产品,包括英特尔奔腾J2850、英特尔赛扬J1850和英特尔赛扬J1750,它们将会是英特尔有史以来最小尺寸封装的台式机处理器。并且在安卓端软件优化上,新一代Bay Trail相比上一代也明显改善,根据英特尔与蓝魔共同发布的数据,目前最为主流的5000款应用已经在英特尔Clover Trail和Bay Trail处理器上实现完美兼容。可能目前唯一阻碍Bay Trail占领市场的问题只是功耗没有明显优势上了,在性能上、跨平台支持上Bay Trail已然占得先机。

  可以说英特尔Bay Trail处理器的推出极大的丰富了移动设备处理器市场,利用多产品同步支持Win8和安卓双平台并性能交叉的优势,未来以高通为首的ARM架构处理器厂商不得不面对英特尔方面施加的压力。纵观上一代与Bay Trail发布之初的形势对比,明显OEM厂商对于搭载Bay Trail更感兴趣,今年上市的Bay Trail平板也呈现出明显的增多趋势,虽然不敢说短期内能颠覆移动端市场,但是改变移动端现有格局还是相当有戏的。相信英特尔依靠着Bay Trail至少可以成功的拜托在移动端市场孱弱的局面,开辟属于自己的一块领地。如果下一代处理器英特尔还能保持高速发展,以笔者愚见,上演翻盘好戏都是有可能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yuyuanqing_hz 2013-09-26
0 回复 举报
还有一个大因素----------价格,intel的劣势太大了。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