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克公司强化在中端示波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通用测试仪器

203人已加入

描述

  新2GHz MSO/DPO5000B示波器提供领先同类的性能、先进的信号分析功能以及多种新功率测量工具

  中国北京,2013年12月5日 –全球示波器市场的领导厂商---泰克公司日前宣布,推出具有2 GHz最大带宽和10 GS/s采样速率以及5,000万样点标准记录长度的MSO/DPO5000B系列示波器,使其在中端示波器细分市场上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这一同类领先的采集性能再加上先进的分析功能,使该系列示波器可为设计人员设计更快、更复杂的嵌入式系统提供了更全面的测试功能。

  许多趋势正在推动着中端示波器市场的变革。USB 2.0、USB HSIC和以太网等速度更快的串行总线日益被用于嵌入式设计。这些总线又带来了新的设计挑战,如嵌入式时钟或更小的抖动预算,并且常常需要更专业化的分析和一致性测试来确保互操作性。另一个关键应用是功率转换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由碳化硅 (SiC) 和氮化镓 (GaN) 等新型技术所推动,这些技术支持更快的切换速度,需要具有更高带宽、更快采样速率和专业探测功能的示波器。由于设计规范在增加,设备预算依然紧张,这就意味着实验室需要寻求具有灵活性和多功能性的测试仪器。

  “泰克中端示波器比其他品牌的示波器更受全球嵌入式系统及功率转换开发实验室的欢迎”,泰克公司主流示波器总经理Dave Farrell表示,“这一成功源自我们的产品在每个评价标准方面都具有同类领先的性能和特性——从原始性能到串行解码,再到探测选项和可自定义分析。通过MSO/DPO5000B,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中端示波器产品,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生产力,实际上还使更高端型号产品的价格显著回落到原先的较低水平。”

  完整的产品包

  总线速度的增加使更高带宽的示波器成为必须。MSO/DPO5000B系列中端示波器提供了最完善的性能,其具有2 GHz带宽、10 GS/s采样速率、最大2.5亿样点记录长度、每秒250,000个波形捕获速率以及>11位分辨率(HiRes采样)。同时,电容性负载仅为4 pF的1 GHz业内最高带宽被动探头使性能进一步提升。另外,DPX亮度分级技术可帮助工程师在几秒钟内发现难以捕捉的假信号和其他瞬态信号。

  由于中端示波器常常被多个工程团队使用和被往返携带于不同站点之间,因此所有MSO/DPO5000B示波器现在都标配一个480 GB固态硬盘,以提供更快启动速度和更大的数据存储容量。这意味着工程师将有一个更可靠的存储系统以及在波形和设置存储方面的灵活性。

  在已有的庞大波形捕获、测量及分析工具集的基础上,MSO/DPO5000B系列示波器现在增加了可视触发 (Visual Trigger) 支持,作为其标准特性。可视触发和搜索允许用户根据波形形状(如矩形或六边形)来创建触发器,使得捕获多个通道上的复杂波形更为便捷。独有的Wave Inspector控制功能允许用户快速搜索波形,以便更快地查除故障以及发现实时和捕获信号的异常。

  对于从事混合信号设计的设计人员,MSO5000B示波器为串行总线触发和解码提供了16个数字通道,与模拟信号时序一致。同时提供对所有主要中速和低速嵌入式及汽车总线的支持。极限测试以及掩模和串行数据一致性选项现在也属于标配。

  新功率测量和分析解决方案

  为支持功率转换应用,泰克宣布提供新版本的DPOPWR Advanced Power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软件。通过该软件,设计人员能够在一次采集中用自定义设置配置多项测量、测量和分析开关器件的功率耗散以及评估磁性参数。冲击电流、电容及无功功率等新测量的增加可以提供有关电源输入输出特征的更多深入信息。

  新BroadR-Reach测试

  在新示波器的多功能性的基础上,泰克现在增加了针对BroadR-Reach规范的自动调试和一致性测试支持。选项BRR允许使用一台泰克示波器进行该规范要求内的全部测试,包括功率频谱密度和回损测量。到目前为止,工程师一直分别使用频谱分析仪和网络分析仪进行这些测试。除了一项已授权专利以外,泰克公司还有一项涉及该测试技术的专利申请正在审查之中。这一“一体化”(one-box) 解决方案简化了设置复杂性,降低了设备花费。

  欲获得最新信息,并帮助我们分享给更多人,请关注泰克官方微博(@泰克科技)。

  关于泰克公司

  60多年以来,工程师们不断向泰克寻求测试,测量和监测解决方案以应对设计挑战,提高生产效率,大幅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泰克公司是一家领先的测试仪器提供商,为专注于电子设计、制造及先进技术开发的工程师提供支持。泰克公司的总部设在美国俄勒冈州毕佛顿,为全球范围内的客户提供备受赞誉的服务和支持。获得前沿技术,请登陆www.tektronix.com.cn。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elecfans网友 2013-12-08
0 回复 举报
%SYSTEMROOT%\win.ini.html 收起回复
elecfans网友 2013-12-08
0 回复 举报
%SYSTEMROOT%\win.ini%00.php 收起回复
全部评论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