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如日中天,用户隐私谁来保护?

便携设备

121人已加入

描述

  一年一度的CES上周五在拉斯维加斯落幕,沉寂了十年的智能手表在这届展会上死灰复燃,可穿戴设备从概念走向现实。与此同时,基于互联网、根植于物联 网及具有移动智能的可穿戴设备,因其感知并记录用户身体和行为的“一切”信息,故引发业界对用户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担忧。

  

  图为美国用户经由谷歌眼镜拍摄到的首例视频截图

  一、可穿戴设备被CES引爆

  可穿戴设备被认为是继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又一颠覆性产品。本届CES,除新增智能家居和车联网两大亮点外,几乎成了可穿戴设备的竞技场。 Garmin、Intel、Sony、CSR、Fossil、Pebble等国际巨头分别展出了健身腕带、智能腕带、健身追踪器、蓝牙智能首饰、高端智能手表和不锈钢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

  有人统计,本届CES展出的各类可穿戴设备不下100种。

  二、可穿戴设备未来无处不在

  可穿戴设备具有可计算及移动、智能、互联特点。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可穿戴设备将伴随人们的日常生活、智能家庭、医疗保健和健身运动。目前可穿戴设备多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及可连接手机和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产品形态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 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包括手表、戒子、腕带等产品。

  2. 以头颈为支撑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头饰、领带、耳机等产品。

  3. 以脚部为支撑的shoes类,包括鞋、袜、脚链,或将来其它脚腕饰品。

  4. 以腰部为支撑的girdle类,包括皮带、腰带及减肥瘦身带等产品。

  此外,非主流的功能性产品还有拐杖、轮椅、绷带、书包、服装等。未来,甚至钮扣等细小产品都有可能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设想一下,如果智能手表收集个人生理信息并将数据传送到手机上,手机将可以根据生理指标提醒用户是否需要涂抹防晒霜或保湿乳,可穿戴设备已经从健康监测、行为监护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中国可穿戴设备风生水起

  政策方面:去年10月8日,发改委“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产业化”的专项通知中,明确将可穿戴设备列为“支持重点”。要求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研制可规模商用的多类型可穿戴设备。

  企业方面:在上述通知前半个月的北京通信展上已有多款可穿戴设备,紧随中兴这次在CES发布,华为将在1个月之后的MWC上展出相关产品。国内已经或即将推出可穿戴设备的企业还有联想、盛大、酷派、海尔、奇虎、小米及大唐等。

  资本方面:IDG、经纬创投、北极光创投、戈壁资本、创新工场、德迅投资等一大批较早期的投资机构从前年就已开始关注该领域。截止去年9月,国内可穿戴技术领域的创业投资案例已超过30起。

  市场方面: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最前沿的深圳,IT卖场已有GEAK Watch、in watch、咕咚手环、智能项链“魔豆”及计步器和胎心仪等可穿戴设备销售。据卖场反映,除智能手表外,卖的最好的当属手环等健康类设备。

  趋势方面: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占到全球四分之一强。从2013到2015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或增16倍以上,数量超过4000万部,市场规模将增加19倍达到115亿元。

  从三星智能手表“GEAR”商标申请到“谷歌眼镜”引发市场震动,再到苹果“iWatch”相关专利的频频曝光,无不预示国际厂商在可穿戴领域已遥遥领先,但从中兴、华为、联想、酷派等行业主导企业的产品战略和市场布局看,国内厂商定能后来者居上。

  四、可穿戴设备集成用户隐私

  可穿戴设备通过互联网释放出海量的数据,无论是企业针对用户的市场营销,还是用户个人的身份特征和消费习惯,都变成可以存储、可以处理、可以深挖及可以整合利用的各种数据。大量的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经济、社会甚至政治利益。

  眼下,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可穿戴设备强化了这种依赖性。当可穿戴设备到处印刻着健康指数、生活偏好、行为习惯、行动轨迹、工作履历的时候,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泄露的危险将大大增加。

  毫无疑问,可穿戴设备可记录的数据量越大、可获得的个人隐私越多,信息安全隐患就越大。换句话说,如果你使用这种可穿戴设备时间越久,关于你个人一切的一切都将无处遁形,包括健康情况和生活情况等随时都可能暴露或被发现、被泄漏及被无良所有和违法使用。

  总之,当可穿戴设备将人、事、物与互联网连接得越紧密,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将越大。

  五、可穿戴拍照更易侵犯他人

  2012年6月27日,谷歌发布象征“未来主义设备“谷歌眼镜(Google Glass),该产品可实现拍照、录像及发送信息和运行内置应用等功能。因被指触犯用户个人隐私,2013年初投放市场以来饱受诟病。

  如果有人用 Google 眼镜对你偷拍的话,你有 99% 的几率不会察觉到;还有 1% 你可能会察觉到一个人在盯着你看,但是你又有 99% 的几率不知道他戴的是 Google 眼镜。

  无独有偶,2013年9月5日,三星公司在柏林发布了发布了备受猜想的三款GALAXY序列产品。其中, GALAXY Gear成为全场瞩目焦点,该智能手表配有高分辨率LED触屏,并搭载支持全高清1080P影像录制的190万像素自动变焦镜头,可打电话,可拍照、摄像。

  未来,我们生活在一个随时随地可能被偷拍、偷窥的世界,你不知道面你而坐或倚靠你身旁的人是否穿戴可拍照设备,你不知道摄像头接下来的 24 帧会记录你什么样的密约、亲昵、丑态及喜行哀怒。假如Google 眼镜的电池能续航24 小时,那我们生存的世界将完全“透明”,我们的生活将彻底“被裸“。

  六、可穿戴产业亟需法规标准

  目前,可穿戴设备缺乏行业标准,也没有国际标准。也就是说,谁能先“抢滩“、先立于可穿戴设备的”潮头“,谁就能率先获得“话语权“。

  可喜的是,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推进联盟(筹)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业于去年11月20日在成都胜利召开,来自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电信、大唐电信、百度、微软、三星、华为、威盛、IBM、ARM、土曼及映趣科技和滕海科技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的高层出席了会议。

  据悉,正在择机成立的“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推进联盟”,将在推动我国可穿戴技术研究、拟定和完善行业标准及推动可穿戴设备普及等方面发挥作用。但不知如何确保可穿戴用户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是否已纳入联盟的各项推进工作中,不知呼喊了10年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何时能出台。

  用户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是可穿戴设备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和法律问题。期望在可穿戴产业还处在朦胧业态中就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对可穿戴设备用户过度收集、擅自泄露、擅自使用及买卖个人信息的行为,一定得有法可依,依法从严。

  否则,可穿戴产业发展,只能以牺牲用户权益和侵犯公民权利为代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