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扩产1b DRAM,引领存储行业新热潮

描述

  在6月17日传来的最新消息中,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制造商SK海力士正积极布局,大力扩展其第5代1b DRAM的生产规模。这一举措旨在应对日益增长的高带宽内存(HBM)和DDR5 DRAM的市场需求,进一步巩固其在存储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The Elec报道,通过本次大规模的投资,SK海力士的1b DRAM月产能预计将经历一次飞跃。从今年一季度的1万片晶圆投入量,预计到今年年末将激增至9万片,增幅高达800%。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产能目标较去年年末公布的7万片计划还高出近三成,显示出SK海力士对市场需求增长的强烈信心和坚定决心。

  然而,SK海力士的扩产计划并未止步于此。公司还计划到明年上半年,将1b DRAM的月产量进一步提升至14万至15万片,这将是今年一季度产能的14至15倍,最高较今年年末的产能目标增长超过65%。这一雄心勃勃的扩产计划无疑将给整个存储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为了实现这一扩产目标,SK海力士已经开始在其京畿道利川M16工厂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原有的1y DRAM产线将进行转型,转向生产更为先进的1b DRAM。这一转型将导致1y DRAM的产量在未来几年内逐渐减少,预计到2025年上半年,其月产量将减少至每月5万片。

  为了确保扩产计划的顺利进行,SK海力士已经向多家设备公司下达了订单。据半导体设备行业相关人士透露,SK海力士对移动设备、改造设备的需求旺盛,并引进了1b DRAM生产所需的额外工艺设备,主要包括薄膜沉积、刻蚀和光刻等核心设备。这些设备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存储设备在制造过程中的复杂度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于14纳米及以下的逻辑器件来说,微观结构的加工更多地依赖于等离子体刻蚀和薄膜沉积的工艺组合。这使得刻蚀等相关设备的加工步骤增多,对设备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同时,随着晶体管结构从平面走向立体、芯片结构走向3D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刻蚀和薄膜沉积设备的需求也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

  设备行业的乐观预期也进一步证实了SK海力士扩产计划的合理性。有分析人士指出,SK海力士在生产和投资方面的决策往往基于对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和判断。因此,尽管扩产计划规模庞大、挑战重重,但SK海力士仍然能够保持稳健的步伐和务实的态度。

  此外,SK海力士还在积极布局下一代DRAM生产基地。今年4月,公司决定在忠清北道清水市建设M15X厂作为下一代DRAM的生产基地。该厂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将于明年11月左右竣工。届时,SK海力士将开始订购所需装备并启动生产。

  存储行业的暖风已经吹拂多时。除了SK海力士之外,其他存储大厂也在积极调整产能、加大投资力度。本月另一家存储大厂铠侠已经将旗下两座NAND闪存厂的产线开工率提升至100%,结束了长达20个月的减产周期并实现生产正常化。此外,铠侠还获得了银行团提供的巨额贷款支持用于设备更新和新晶圆厂建设进一步提升产能。

  综上所述,SK海力士的大幅扩产计划不仅将推动其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将引领整个存储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存储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