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通信设备商竞争力差异浮现 烽火、新邮通等呈“边缘化”

通信设备商

0人已加入

描述

  备受业界瞩目的中国移动骨干网十期100G OTN设备招标项目于近日尘埃落定。根据目前三大运营商100G集采情况来看,中标结果均以国内设备厂商为主,但普天、新邮通、烽火等厂商却通通“边缘化”。华为、中兴和上海贝尔三家厂商中标,分别获得一个标段。其中,华为与中兴两家厂商,掠走了本次集采的绝大部分份额。此次的招标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国产设备商的竞争力差距。

  中移动开启骨干网100G集采招标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的兴起,都在推动网络升级。持续海量数据的产生,让运营商的骨干网络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传统的10G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成本的不断下降,相比较目前广泛应用的40G,100G的优势更是凸显无疑,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选择用100G来助力网络的演进升级。

  去年底,中国移动就省际骨干传送网十期工程100G OTN设备集中采购项目进行采购招标公告,本次中国移动国干100G OTN招标分为东部环、西部环、东北环三个标段,覆盖了中国移动90%以上的省际干线网络,是继2013年年8月中国移动100G OTN省份集采后的一次更大规模的100G OTN干线集采。本次招标共涉及近8500块100G 线卡,采购量是2013年三大运营商全部集采总规模的2倍,堪称2013年100G OTN的年度盛宴。

  中移动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为应对未来应用和海量数据对骨干网的承载能力的要求,中国移动跳过40G,从10G一步到位升级到100G,直接部署基于OTN的100G系统。100G市场如此旺盛的需求,引得厂商们蜂拥而至。据悉,中国移动对本次100G集采商务部分报价公开唱标。

  此次参加投标的厂家包括华为、中兴、上海贝尔和烽火通信,中国移动对各厂商100G OTN设备技术、产品成熟度、工程实施能力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的考量,华为、中兴、上海贝尔脱颖而出,最终中标。

  设备商招标份额不均

  当前,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和日益复杂的运营诉求,给整个通信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从三大运营商的4G基站和核心网的招标结果来看,国内设备商占据绝大部分份额,其中通信设备的排头兵中兴和华为更是斩获颇丰。此次招标的背后更多的是折射出国内设备商的发展不平衡。

  国内设备厂商的现状是,除了中兴、华为两家相对不错外,其余的电信设备商有的是垂垂老矣,还在为谋转型苦苦挣扎;有的是才刚刚脱离襁褓期,甚至在国内发展不错的中兴和华为在国外还屡屡受挫。为打破当前的盈利困局,电信设备商急需找到新的市场与业务增长点,近年来被反复提及的4G,已经成为设备商眼中的“救命稻草”。

  据统计,我国3G发展前3年,已带动投资4556亿元,间接拉动投资22300亿元;直接带动终端业务消费3558亿元,间接拉动社会消费3033亿元;直接带动GDP增长2110亿元,间接拉动GDP增长7440亿元。鉴于这样给力的先例,通信设备商对4G启动所带来的“大蛋糕”自然跃跃欲试。

  以大唐移动和烽火通信为例,作为TD标准的发源地,TD-SCDMA和TD-LTE标准的提出者和核心技术主导者,大唐移动同样对于4G牌照的落地表达了相当的期待,并且已经能为客户提供全系列的4G网络产品解决方案。而烽火通信相较于以往在MSTP时代较弱的市场格局,IP-RAN设备的推广将有助于烽火通信重塑市场份额,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成长动力。已借助先发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的烽火通信,希望能在这一浪潮中分一杯羹。

  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4G时代,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通信市瞅将为设备商新一轮的崛起提供一个良好的温床。对比之前的2G和3G时代,国内电信设备市场的竞争态势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体现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国内厂商在前期4G招标中占据的优势比较明显。不过,在国内发放4G牌照欢欣鼓舞的同时,应看到通信产业投资有高峰期,也会有平稳期甚至削减期。因此,要致力于抢占全球市常当前国内设备商除了中兴华为外,剩余的几大设备厂商并没有显示出多大的竞争力。对于国内设备商来说,与国外的设备商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国内这些相对弱小的设备商,当把质量放在产业建设筹划时,更是敲响了技术、服务、规模等一系列的质量警钟。一直以来国内电信设备厂商讲究品牌战略、市场扩大化战略、国际化战略等,但走到中国之外的其它国家往往处处碰壁,灰头土脸。企业不能对本土优势形成依赖,更为基础的是依靠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强化全球化竞争能力。

  因此,不管是现在的占据优势的中兴、华为还是相对弱小的国内设备商,面对下一阶段4G的产业链竞争,国内厂商的本土优势将逐渐缩小,注定将是各个设备商技术积累以及产品构架的竞争。为用户想得更多,更专注于用户的运维体验,更长远的考虑到用户网络的未来演进等,都将是决定未来成功的主要要素。

  简而言之,谁有更多的技术积累,谁为客户想得更多,谁始终坚持把产品质量放在产业发展的第一位,谁才有可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赢得更多的掌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