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智能交通车载导航七大发展趋势

汽车导航系统与GPS

2人已加入

描述

  尽管导航业目前面临着种种问题,但是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无论是汽车销售量绝对值还是增长速度,中国均遥遥领先。因此,中国的车载导航市场未来一定会蓬勃发展。但是,关键是发展路在何方?下面笔者为大家分析导航未来的七大发展趋势。

  一键导航发展

  百科对一键导航的描述是,“接通人工坐席,语音下发想要去的目的,确认目的地无误,把目的地地址码发到用户终端,自动生成导航路线。”此功能于08年就有便携导航工厂实现,基于GPRS技术,将地址码发送到客户导航仪上。

  不难看出一键导航要通过人工坐席沟通,往往存在一些沟通上的不一致,虽然解决了手工输入查询地址,但是沟通时间长,而且坐席人工成本比较高。为了维持呼叫中心的运营费用,每用户月收费百元以上。

  声控导航发展

  为了实现差异化,一些导航工厂在本机内部加入语音识别软件模块,通过声控命令,实现无需看车机屏幕,来操控车机。但是这种技术有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后台数据库系统,语音分析能力可能往往只识别固定的十几个命令。而且,声控导航对口音、环境背景音都有要求。不过,如果通过车联网后,语音识别由后台云计算机完成,就会大大提高命令识别率。

  车联网应用

  车联网是指导航仪通过3G上网设备,或WIFI互联,改变汽车单机状态,从而获得信息,通讯在线。目前3G无线通讯的资费是制约发展瓶颈:目前车联网的服务载体必须通过运营后台,存在的问题是:第一,目前运营后台提供服务,不具刚性需求;第二,中国用户不习惯收费,当服务要花钱时,用户宁肯不用;第三,目前后台的项目,体验性非常差。

  手机同步应用

  手机同步(MirrorLink)是指,手机与导航车机通过软件,实现无线同步,实现手机与车机的镜像控制。手机同步的出发点是弱化导航车机的功能,放大手机的统治力。目标是,第一,减少车机的返修拆车;第二,共享手机的流量资费。但是这样做恰恰是削足适履,将抹杀导航车机的车载个性。目前导航车机,由于受制于WINCE系统的落后,在车联网的表现力差,已明显显露不足。

  车载导航向高端发展

  其实在导航市场,除了便携式导航之外,还有更专业的车载导航。如果再细分一下,车载导航可分为前装导航和后装导航,前者一般就是指原厂导航,而后者就是消费者自主到4S店或汽车精品店等选择安装的车载导航。

  与便携式导航相比,车载导航拥有前者与手机导航软件都无法比拟的优势。“现在的车载导航其实并不只是单一的导航功能,甚至可以说导航只是其中一个功能。”广汽本田4S店的一位售后服务工作人员林先生告诉笔者,使用手机导航软件或者到京东、淘宝买的导航,其实在导航市场中只是属于中低端产品,百度、高德导航的免费,并谈不上对整个导航市场造成冲击。

  据了解,从以前比较单一的导航功能再加上影音、收音机等功能的第一代车载导航相比,如今的车载导航已经开始向多功能、高端化的方向发展。如无线蓝牙传输、SD卡、车载DVD、语音控制等,都已经是十分普及的功能。在9月广州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汽车后市场品牌展上,各大汽车导航厂商都已经把车载导航向智能、车联网的方向发展。在不断增加像无碟大容量储存、大分辨率、多点触摸这些潮流功能之外,向互联网上靠,已经成了各大品牌的共同趋势。

  车载导航触摸屏受宠

  对于车载GPS导航仪来说,触控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标配,不过受到驾驶环境以及室外强光、高温的影响,电阻或电容式车载导航仪的触摸屏的触控灵敏度时常受到干扰。那么未来车载导航触摸屏技术发展趋势如何呢?答曰:车载红外触摸显示屏产品,这种产品采用了尖端红外线技术,带来了触控新感受,引起媒体业界及消费者热烈关注。

  有观点提出红外线技术是车载导航触摸屏产品的主流发展趋势,笔者不禁思考,这主流之日将会在何时?触摸屏技术发展至今广泛应用于市场的主要有电阻技术触摸屏、电容技术触摸屏、红外线技术触摸屏。电阻屏用久了会产生漂移,校正起来也十分费力,而当手没有静电时,电容屏是无法操控的。但这些现象红外屏都毫无压力。

  首先红外触摸屏透光率高:与安装了电容和电阻式触摸屏的显示器相比画面色彩度更饱满、对比度好,用户视觉舒适度提高;其次,红外触控屏不需要触控压力,戴上手套也可操作自如。多点触控最多可达10个点,无论你用什么物体都可以进行触控。白天在日光下的可视度很高,功耗低,价位适中,相较于电容屏、电阻屏性价比很高。第三,工作及存储温度满足车载的各种严酷工况,极寒极热地区,均能让用户操控行云流水,画随心动;而且反应高速精准,现场体验确实如此,感觉流畅迅速,较之电阻屏和电容屏有完胜的架势。第四点,红外触摸屏防垢防水。污垢小于0.6mm工作正常,即使在这个红外屏表面洒上水,只要简单擦拭一下,即可正常工作,完全不会受到影响。

  综上来看,红外屏的性价比很高,各项功能都十分出彩,成为未来主流产品是必然,只是时间上尚不能笃定多久之后产品才会成熟普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