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隐患预警与故障定位系统|同步对时|主动规约对时|1μs误差的故障预警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同步对时?主动规约对时?看着标题都陌生得很,别着急,接下来就是解析时刻: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电力行业中,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和快速故障响应是至关重要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配网隐患预警与故障定位系统出现了,也叫配网行波故障预警与定位装置,目前,它在线路巡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配网隐患预警与故障定位系统深圳鼎信DX-WPS100-GZ03由三大核心部分构成:现场监测终端、数据中心以及客户端。该系统通过现场监测终端对线路的对地电场、负荷电流以及故障时的高频电流进行实时、精确的监测。这些监测数据随后被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集中处理与分析,通过先进的算法实现对绝缘隐患的监测、故障的精确定位以及小电流接地选线等功能。

在众多的特性中,其时钟同步功能尤为关键:

这是因为在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时间一致性直接影响到数据的采集精度和故障定位的准确性。为此,配网隐患预警与故障定位系统支持北斗/GPS卫星同步对时和主动规约对时等多种方式,确保了设备之间时间的高精度同步。
通过北斗或GPS卫星同步对时,装置能够接收到来自卫星的精准时间信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统一时间标准。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其覆盖范围广、精度高,不受地域限制,特别适合于大范围的电力系统。
 
而主动规约对时则是一种更为灵活的同步方式。它通过装置间的通信协议,使得一个主控设备能够将自身的时间信息发送给其他从属设备,也就是说,在同一条线路上,不论是安装位置相邻的A、B、C三台设备,还是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设备,它们之间的时钟同步误差都能控制在1微秒以内。这种级别的精度对于捕捉和分析短暂的电网故障现象至关重要。

这样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是如何实现的呢?这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的技术突破。首先是硬件上的优化,比如使用高稳定性的晶振作为时钟源,以及采用高性能的同步算法来补偿各种可能的时间偏差。其次是软件层面的创新,包括利用复杂的滤波技术来剔除噪声,以及动态调整同步策略以应对不同的环境变化。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