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A最新进展:首个标准版本R18冻结,产业应用情况跟进

描述

据“YEPs”公众号消息,2024年6月18日16点30分,在上海举行的3GPP RAN第104次会议上,R18标准正式冻结,标志着5G技术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R 18 不仅是5G标准的第四版,从 R 18 开始将被视为 5G 的演进,命名为 5G- Advanced(简称 5G-A,即 5.5G)这预示着5G技术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5G-A将逐步向提升增强宽带能力、提升精细化设计垂直行业应用供给能力、开发新业务场景等方向演进。

对此,有业内人士透露,R 18 其实仍在等待SA的最终复审,不过冻结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同时,根据“YEPs”透露,R18标准有三大特点,简单总结为:

一是拓展场景,让5G能做的更多。R18标准进一步拓展5G的应用场景,包括网联无人机、地空通信、虚拟/增强现实等。

二是深挖潜能,让5G能做的更好。针对5G前序版本中的高价值场景,R18深挖潜在问题和挑战、继续标准增强。

三是探索方向,让5G能和6G有效衔接。R18标准为6G热身打前阵,探索可以让TDD极致性能得以体现的UDD技术。

5G-A 产业能力快速增强,六大应用场景逐步成为现实

一切为了应用,提到5G-A,其场景落地从来都是最引人关注的点。

根据 IMT-2020(5G)推进组发布《5G-Advanced 场景需求与关键技术白皮书》,5G-Advanced 的六大应用场景分别为沉浸实时、智能上行、工业互联、通感一体、千亿物联以及天地一体。

3GPP

目前,从产业上来看,芯片厂商、模组厂商、运营商、终端厂商等通信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都在为5G-A商用努力着。在全产业链的努力下,5G-A产业链和商业场景正加速融合,共同把5G-A带入现实。

未来,存量和新增的频谱都会走向5G-A,5G-A将会助力人联产业从2D走向3D、物联产业覆盖全场景、行业联接走向核心制造环节。

5G-A 产业能力增强:5G RedCap、无源物联网、通-感一体化、天地一体化加速发展。

5G-A可以更好地适应差异化的应用场景,满足逐渐丰富化及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从而助力产业升级。当前,5G-A 技术产业能力在快速增强,具体表现为5G RedCap的规模商用正在加速、无源物联网(Passive IoT)正加速成熟,此外业界也加速了对5G-A 通信-感知一体化的探索。

(1)5G RedCap商用进程加速

5G RedCap及其演进是5G-A 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重点面向中速使用场景,通过功能裁剪实现成本与性能的平衡,补齐 5G 中高速/中低速、大连接能力,使5G形成低、中、高分档能力,对加速5G规模化商用有着重要意义。

3GPP

RedCap方面,R18进一步适配RedCap终端低峰值速率需求(不高于10Mbps),降低终端基带上下行共享信道传输带宽(不大于5MHz)和峰值速率,以期终端成本和能耗的进一步下降,进一步增强5G系统在低成本物联网应用领域的竞争力。

当前,市场上已经有了品种繁多的基于5G RedCap技术的终端产品,例如摄像头、可穿戴设备、DTU、CPE、MiFi、T-Box、行业网关、AGV、无人机等,这些产品被应用于电力、化工、视联、工业制造、车联网、物流、矿山等各个垂直行业领域,以及个人消费领域。

据悉,RedCap在这些领域小试牛刀,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应用效果,也获得了一线行业企业的广泛认可。

(2)无源物联网加速成熟

无源物联网市场需求旺盛:一方面,在多个行业应用实践中,以电源供电的高速物联、中速物联和低速物联有源感知节点在大量场景部署时会受到明显限制。另一方面,诸多广泛应用 RFID 的领域由于该技术存在干扰大、通信距离受限、不支持连续组网、不支持定位等痛点,对于摆脱读写器、提升传输距离的新型无源物联网系统充满期待。

而早5G-A中,首次将无源标签引入蜂窝网络。据悉,经过测试,无源物联室外覆盖已大幅度领先当前的RFID,同时标签识别的准确率可达99%,在仓储盘点、物流、生产数字化以及各种消费品领域,可带来百亿级别的联接空间。

当前,无源物联网全产业链正在加速,终端Tag样机已经就绪,频谱、产品形态及商业模式也在加速定义,随着5G-A 无源芯片技术和终端产业链日趋成熟、无源终端的量产与商用推进,未来势必将释放更多商用场景。

(3)通 - 感一体化加速探索

5G-A 利用高频大带宽的优势,通过外界物体的反射波来检测各种各样移动的物体,感知服务将是实现5G-A 智能网络升级、扩展行业应用的一个重要支撑能力。

以智慧交通为例, 目前以视觉为主的道路感知系统受限于光线、3D感知精度、障碍物遮挡等,存在较大的监控盲区,而实现全路段感知覆盖将导致基建成本大幅增加,所以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基于5G-A通信感知一体化的探索,可以实现拥堵识别、鬼探头、路障识别等,提升了通行体验和效率。

而除了交通领域,5G-A 通-感一体商业场景的探索广泛涉及低空通-感、智慧海洋等多样需求,应用潜力无限。

(4)天地一体化

卫星通信方面,在R17 NTN的基础上,R18通过协同网络和终端的卫星通信等信息,实现终端无感知切换,有效避免了传统切换带来的频繁信令风暴和业务中断问题。同时还引入了网络节能、智能直放站、网络智能化/自动化等功能,进一步解决中低轨卫星由于超高速移动导致的频繁切换难题以及节约网络运维和部署成本。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