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新闻
国家发改委对于美国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Qualcomm)的反垄断调查结果或将浮出水面,而这也是中国政府此轮反垄断行动中的重要一环。
8月25日,据接近发改委与高通商谈的知情人士对外透露,关于专利费价格调整问题,高通公司与发改委已达成初步一致,具体方案双方还在协商中。
发改委对于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始于2013年11月。据知情人回忆,“电脑被带走、高管遭问话”的情景多次在发改委突击搜查高通北京和上海公司时发生。 2014年2月19日,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向外界证实,发改委正在对高通有关价格问题进行调查,原因是高通涉嫌滥用无线通讯标准。7月 24日,发改委确认高通垄断事实,进一步向中国相关公司调查高通的销售数据。
其间,高通公司总裁德里克·阿伯利分别于 4月3日、5月8日、7月11日、8月21日四次率团到国家发改委交换意见并接受询问。而8月22日,即高通团队第四次到访发改委的第二天,国家发改委官网发文称,高通公司愿意就中国发改委7月11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所关注的问题作出改进,将进一步努力寻求最终的解决方案;高通公司亦向媒体声明称,“Qualcomm(高通)公司领导团队与发改委就数个议题进行了协商沟通,以期努力达成一个全面解决方案。我们会继续与发改委配合,除此之外,暂无其他说明。”
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美国高通公司因掌握着CDMA的全部核心技术得以“统治”手机市场。“几乎所有支持中国新4G标准的高端手机都采用高通芯片。”业内人士称。根据高通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截至2013年9月29日,高通全球总营收额达249亿美元,其中在中国市场营收额达到123亿美元,占比达49%。谈及高通在中国的业务垄断,这已是被引述和用以佐证的最多的例子。
中国政府此番反垄断,将对高通及国内手机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和震动,已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焦点。有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无论案件的最终判罚结果力度如何,反垄断调查的开展都是对高通以往商业模式的警示和警告,“独食”产业链条的格局终将被打破。
被诟病的“高通税”
今年2月,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旗下的手机中国联盟向发改委递交材料,其举报内容主要围绕高通在中国的专利授权业务及相关价格问题展开。而正是该举报引发了中国政府对国际手机芯片巨头的反垄断调查。
“高通的垄断主要表现在将专利许可与销售芯片进行捆绑、拒绝对芯片生产企业进行专利许可、以整机作为计算许可费的基础、将标准必要专利与非标准必要专利捆绑许可、要求被许可人进行免费反许可、对过期专利继续收费以及在专利许可和芯片销售中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等七项涉嫌违法行为。”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向外界解释。
其中,以整机作为计算许可费的基础成为高通公司被业界诟病的最主要的焦点问题之一。“高通是按照整机出厂价的5%收取专利费,而芯片只占总成本的4%-10%之间,显示屏、电池、内存、摄像头等众多与高通专利无关的部件也都被包含在收费范围之内。”长江证券 [0.70% 资金 研报]通信业研究员陈志坚在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称,关于高通专利许可费的诟病还体现在,高通在WCDMA、LTE等标准中的专利份额已下降,却依然延续CDMA的标准进行收费等。
关于高通专利的收费,另有使用高通专利的某国内手机厂商向《企业观察报》记者说明,高通公司的专利授权费包括固定的授权费和浮动的专利使用费两部分,对各厂商固定的授权费通常为几十万至百万元不等;浮动的专利使用费即按手机的出厂价向手机厂商收取一定比例的专利费。在中国,WCDMA和CDMA手机的专利收取比例为5%,LTE的专利收取比例为4%。这一价值不菲的专利收费比例及模式被业界冠以“高通税”之名。多年来,很多国内手机厂商对此抱怨不断却也表示无可奈何,“高通毕竟是手机市场上最大的芯片供应商。” 该手机厂商人士说。
根据财报分析高通的营收结构可以发现,高通的业务分为两部分,一是芯片,二是专利授权。高通公司2013年财报显示,该公司的营收总额为248.7亿美元,其中78.8亿美元的营收来自于专利授权业务,占总收入的30%,但需注意的是,从利润表来看,专利授权业务所产生的利润占总利润的比例高于87%,达芯片业务的两倍之多。也就是说,专利授权业务以30%的营收占比,为高通贡献了高达87%的税前利润。
依靠专利授权业务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谋取暴利,这近乎已成外界对于高通公司的一致指控。“这也恰恰是高通公司这个生意人的精明之处。”一位不愿具名的移动通信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如何把全世界的钱赚到自己手里,高通其实早有布局。首先,高通公司采用低价格竞争的手段占据了高端手机芯片市场,形成垄断地位之后,取得了话语权的高通便主要依靠售卖与芯片捆绑的专利赚钱。“换句话说,就是下游的手机厂商为了生产高端手机,须购买高通芯片,而同时又不得不同意高通的各种专利费要求。”
据本报记者了解,除了上述策略的制定,高通在如何控制并出售专利上还有着更为细致的设计,而把手机芯片厂商剔除在专利授权的范围之外,则是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拒绝对其他芯片厂商进行专利授权,转而向这些芯片厂商的客户收取专利费,如此才能维持其按整机收费的模式。”王艳辉称。
而根据《企业观察报》记者从国内如联发科、展讯、大唐联芯等主要手机芯片商处获得的信息,这些企业均未获得高通的任何专利授权。以联发科为例,为获得进入3G市场的敲门砖,联发科曾于2009年与高通公司签订过合作关系,但据当时的协议及相关材料显示,高通并未向联发科授予任何专利,联发科客户仍需自行取得高通的单独授权,且联发科必须向高通报告自己客户的名单及采购数量。2013年,联发科和高通对协议进行了修改,此后不用再向高通报告客户的采购数量。
此外,高通还搭建了一个交叉许可的专利平台。一方面,依靠和其他专利持有者的专利交叉许可,高通可以向客户提供没有法律纠纷的“安全”产品,所有相关专利都被高通整合,能够避免专利纠纷,高通芯片自然更受欢迎,其他芯片生产商则难以匹敌;另一方面,高通却不向交叉许可的专利持有者缴纳费用。“‘精巧’设计之下,高通公司不获得超额利润都难。”前述移动通信业人士如是说。
难以绕开的“专利墙”
面对外界关于其专利收费的各种指控,高通内部亦有自己的说法。《企业观察报》记者在以多种渠道接触高通公司的过程中,一高通内部人士这样表示,“外界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高通。”他的理由是,高通在研发中投入了大量资金,每年提供给客户的专利包都会不断扩大,可并不会因此提高收费,而外界尤其是媒体对这一点所提甚少。
高通年报显示,公司确实在研发上有着巨额和持续的投入。1992年至2008年间,高通公司在研发上的累计投入已经超过了104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平均为 1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在移动通信技术发生重大演进的年份里,如在1995年—1996年对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研发时期、2006年— 2008年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研发期间,高通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销售收入都平均超过了20%。
但即便如此,关于手机中国联盟在举报材料中的诸多具体质疑,该人士却未能全然解释。
换个角度看,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形成了整个行业对于高通的高度依赖。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吴革对《企业观察报》记者表示, 高通之所以能够拥有如今的行业支配性地位,除了长期的研发资金投入,还在于高通公司“独到”的技术布局和策略。
首先,高通占领了移动通信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环节。根据吴革教授的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高通推出了CDMA技术,但当时国际上的电信巨头都不愿冒险从事 CDMA产品的制造,这就迫使高通公司自己做电信运营、基站以及手机终端,以一己之力打造了一条完整的CDMA产业链。“尽管通过大包大揽的方式来催熟整个市场,对当时的高通而言是无奈之举,但事实上,这却成为高通后来‘统治’手机芯片市场的基础。”他说。
在CDMA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商业后,高通又再度布局。北京大学微电子发展战略研究室博士后丁伟告诉本报记者,移动通信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设计和销售两端,深谙这一点的高通公司后来的举措则颇为经典,在实现大规模商用的基础上,高通公司一边在电信工业协会和国际电信联盟的同意下,将CDMA变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同时把CDMA研发过程中所有大大小小的技术都申请了专利;另一边,高通公司做了一个产业链收缩“手术”,逐步将核心业务集中定位于芯片组、技术专利授权、开发平台和解决方案上,抓住了整个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环节,从而形成了高通利益链。
曾有亲临高通美国圣地亚哥总部的人士这样描述,高通在圣地亚哥的总部有一面用来“炫耀”的“专利墙”,上面展示了该公司1395份专利文件。当然,对于该公司持有的 13000多份专利而言,这只是一小部分。另据高通发布的官方资料,在高通所有的技术专利中,CDMA及相关技术的美国专利和专利申请达3900多项。高通公司已经向全球逾130家电信设备制造商发放了CDMA专利许可。
事实上,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由于高通如此这般对CDMA技术专利的控制,至今在3G乃至4G标准领域仍有相当多的技术环节无法绕开高通。
野村综研(上海)公司电信行业研究副总监陶旭骏就曾表示,虽然现在高通的专利比重没有像3G时代那么明显,但依然还是绕不开。高通掌握CDMA底层核心解码专利技术,并且后来又不断创新、衍生很多新的专利。实际上由于高通近些年来,在手机芯片、平台解决方案和专利上多方发展,其影响力反而越来越大。
而据本报记者走访了解,在目前国内4G手机市场上,除华为坚持使用自主研发的“海思”芯片外,其他国产品牌2000元以上中高端机型,几乎都是用了高通主推的“骁龙”处理器。
此外,高通还通过不断收购来实现技术上的积累和跨越。据了解,自2000年以来,高通公司收购行为不断,其中,对Flarion公司的那场大手笔收购尤为瞩目。2005年,高通公司用价值6.13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了无线设备公司Flarion,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是正交频分多址(OFDMA)技术的开发者和拥有者。OFDMA技术已经被业界认可,为3G长期演进以及4G时代将会采用的一种技术体制,高通公司收购Flarion后获得了300多项 OFDMA技术专利以及在这个领域的工程师资源,类似的收购行为无疑巩固了高通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
吴革教授指出,高通公司的收购战略是其打造产业链上关键资源能力的途径之一。当高通不断收购那些能够为其“提供一种或几种能够对整个移动通信业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且具有能与其形成互补的新技术”的公司时,无疑就向移动通信的金字塔尖更近一步,而被收购方也借着高通的平台获利匪浅。
“独食”产业链的终结?
高通公司最终将受到怎样的判罚,这仍是目前外界最为关注的焦点。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业界较多的猜测是,根据中国《反垄断法》,一旦反垄断调查结果成立,高通可能面临中国内地地区营业额1%至10%的罚金。截至今年9 月30日的一个完整财年,高通总营收为249亿美元,其中49%的营收来自于中国,达123亿美元。按此估算,高通可能面临12亿美元甚至更高的罚金。
而事实上,高通已经因中国的反垄断调查而遭受损失。7月23日,高通公司对外表示,自2014年初中国政府启动反垄断调查以来,已导致部分硬件生产企业暂停签署使用其技术的新许可证,这其中包括了3G和4G设备中用到的所有芯片中所用的技术。另据高通预计,今年可能会损失约2.5亿部中国生产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许可证费,并调低了今明两年的营收预测。该消息发布后,高通股价旋即在盘后交易中下滑了5%。
但是对于高通公司而言,这或许还不是最致命的。
“以高通目前的现金流量表来看,高通是不怕罚款的。依据前面所述高通的技术布局和策略,高通的真正要害在于其商业模式及形成的利益链。”前述吴革教授表示,如果中国政府的这次反垄断能够从根本上改变高通收取专利费的模式,触动其利益链上的关键一环,也就打到了高通的“七寸”。
另据外媒透露,或许是因意识到中国政府反垄断可能给其带来的致命风险,目前,高通公司已经决定对某些利益进行让步,即主动对芯片和专利授权使用费进行降价。
但截至发稿前本报记者未从高通及国内手机厂商处获得证实。但有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无论案件的最终判罚结果力度如何,反垄断调查的开展都是对高通以往商业模式的警示和警告,“独食”产业链条的格局终将被打破。
对此,王艳辉也曾表达过类似观点。他指出,如果高通在国内涉嫌垄断的问题被认定,除了面临巨额罚款外,还可能要求其对专利授权的收费方式进行整改。一旦打破现有的高通专利授权模式,华为等拥有专利优势的国内厂商将会是直接受益者。对于缺乏专利的国内厂商来说,也有了更公平的市场环境。“以华为为例,华为自身拥有很多专利,但按照目前与高通的专利授权模式,华为无法通过自身的专利向高通收费,未来则可能借此大幅降低专利支出,甚至获得正向的专利收入。”
但是,关于此次中国政府对高通公司展开反垄断调查将可能带来的利好和改变,多数国内手机厂商出于对芯片供应等多重因素的顾虑而表现得十分谨慎,不愿多言。
“毕竟结果还没有出来。高通是全球市场最大的芯片供应商,其影响力并非短期内可以撼动。”另一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内某知名手机企业坦言,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厂商能够自主生产芯片,这些厂商无论市场规模还是技术能力相对高通都很弱小。虽然华为、中兴已经推出或即将推出自主的4G手机芯片,不过目前实际应用的只有华为P7、荣耀6等少数几款产品,短时间还不会向其他厂商提供芯片。
“更何况,作为一家以技术开发和授权为主业的公司,高通在研发投入上的努力以及新技术普及应用的推进作用不可估量, 后继一旦研发并掌握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国内芯片企业恐怕难以与之抗衡。”
新闻延伸
高通:全球反垄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事实上,在中国政府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之前,日本、韩国和欧盟就已从2006年开始,相继对高通提起反垄断调查。但在这几次调查中,高通均表现得相当强硬:2009年,韩国对高通开出了2.08亿美元的罚单,但高通对此提出上诉,并同时宣布在韩国设立研发中心,之后此事便没有了下文。紧随其后,欧盟也因投诉企业与高通达成了和解,“主动撤销了调查”,而日本的处罚意见现在还处在复议阶段。近期,欧盟还准备对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
高通的强硬,除了基于其手握包括CDMA所有基本专利在内的大量关键性技术专利外,还缘于其内部庞大的律师团队。有接近高通的人士对外界透露,他们有庞大的律师团队,应对反垄断诉讼的经验也很丰富,“他们似乎更想让法律的事情归法律,不太会迫于其他因素做出妥协。”亦有媒体开玩笑地称,在高通美国圣地亚哥的总部办公室里,律师的数量都要多于工程师。
对于中国政府此次对高通展开的反垄断调查,被那些“拿高通没有办法”的国家寄予厚望。“虽然日本和韩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都曾对高通商业模式中的部分行为提出过质疑,但全世界任何国家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均未曾全面审查过高通整体行为所可能导致的影响。”韩国首尔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顾问李相承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如果中国国家发改委能够令高通以芯片价格收取专利授权费,而不是按照整机收费等,则该举措将成为全世界反垄断机构执法实践的里程碑事件。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