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局面扑朔迷离 统一标准尚需时日

RF/无线

1779人已加入

描述

  试想一下,如果无线充电标准像DVD或是蓝光介质一样统一,所有手机、平板、数码相机都可通过一种充电垫无线充电,将是多么方便的一件事。

  无线充电技术(Wireless charging technology;Wireless charge technology ),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无线充电,又称作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也就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电感耦合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尽管当期技术上实现无线充电并不困难,但全球统一标准的制定却充满竞争和挑战。这种情况有点像三四十年前Betamax对决VHS影像带标准的制定,或者像十年前蓝光对决HD DVD标准的制定。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有三种:Qi标准、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标准。

PMA

  一、Qi标准

  其中Qi获得了最广泛的支持,包括三星、索尼、诺基亚、HTC、LG、华硕、高通等巨头;Qi是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Wireless PowerConsortium,简称WPC)推出的“无线充电”标准,具备便捷性和通用性两大特征。首先,不同品牌的产品,只要有一个Qi的标识,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其次,它攻克了无线充电“通用性”的技术瓶颈,在不久的将来,手机、相机、电脑等产品都可以用Qi无线充电器充电,为无线充电的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

  市场比较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电磁感应、无线电波、以及共振作用,而Qi采用了最为主流的电磁感应技术。在技术应用方面,中国公司已经站在了无线充电行业的最前沿。据悉,Qi在中国的应用产品主要是手机,这是第一个阶段,以后将发展运用到不同类别或更高功率的数码产品中。

  Qi目前的最大成就是与星巴克及麦当劳合作,在部分国家的连锁店中配备无线充电垫。另外,通用汽车、凯迪拉克等部分车型也支持该技术。就目前支持的设备而言,Qi显然也具有一定优势,如诺基亚的Lumia、三星Galaxy、Nexus 5/7、HTC、LG等部分机型都在机身中集成了该技术,但大部分手机仍需要购买专用充电外壳来实现。

  二、PMA标准

  PMA同样拥有大量支持者,如三星、索尼、HTC、LG、华硕、中兴等等。PMA标准是由Duracell Powermat公司发起的,而该公司则是由宝洁与无线充电技术公司Powermat合资经营,拥有比较出色的综合实力。除此以外,Powermat还是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标准的支持成员之一。

  已经有AT&T、Google和星巴克三家公司加盟了PMA联盟(Power Matters Alliance缩写)。PMA联盟致力于为符合IEEE协会标准的手机和电子设备,打造无线供电标准,在无线充电领域中具有领导地位。

  Duracell Powermat公司推出过一款WiCC充电卡采用的就是Power Matters Alliance标准。WiCC比SD卡大一圈,内部嵌入了用于电磁感应式非接触充电的线圈和电极等组件,卡片的厚度较薄,插入现有智能手机电池旁边即可利用,利用该卡片可使很多便携终端轻松支持非接触充电。

  三、A4WP标准

  值得关注的还有A4WP的Rezence标准,由于技术上采用了更先进的磁共振,拥有更远充电距离、更强穿透性(可隔着衣服为设备充电),所以被誉为未来的无线充电技术。但就实际产品而言,目前还鲜有实际产品出现,需要等到今年年底才会看到。

  A4WP是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标准的简称,由美国高通公司、韩国三星公司以及前面提到的Powermat公司共同创建的无线充电联盟创建。该联盟还包括Ever Win Industries、Gill Industries、Peiker Acustic和SK Telecom等成员,目标是为包括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在内的电子产品无线充电设备设立技术标准和行业对话机制。

  总结

  在苹果Watch产品发布后,我们可以知道Watch产品似乎用了基于电磁感应技术的另一个版本,而这也使得无线市场的标准之争更加迷离。

  目前,尚无法判断哪种无线充电标准最终会统一市场,但可以看到一些公司态度上的逐渐中立,我们希望能够尽快看到标准上的统一,这样才有可能加速无线充电市场统一的进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daijinwen123 2014-09-12
0 回复 举报
阿萨德发沙发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