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鸿智谷携拓维信息,与开发者共话鸿蒙生态创新进展

描述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鸿蒙生态以其独特的生命力和活力,吸引了全球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的目光。6月21日-6月23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在东莞松山湖隆重举办,作为华为年度最重要的技术交流活动之一,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共同探讨和展示了鸿蒙生态的最新成果和未来趋势。

拓维信息及开鸿智谷作为鸿蒙生态核心共建单位、互联互通项目组核心成员、HarmonyOS开发服务商,不仅在开发者大会2024上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愿景,还通过三场演讲呈现了在教育、交通、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为鸿蒙生态的繁荣和创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向与会者展示了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开鸿智谷

鸿蒙使能智慧交通

 

云边端一体化的创新实践

 


 

拓维信息副总裁许磊在【开发服务商】专题分论坛上,带来了《初探鸿蒙生态使能出行美好生活》的主题演讲。

在探索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交通出行体验的旅程中,拓维信息副总裁许磊首先向与会者展示了拓维公司在智能车应用领域的最新突破——万能卡片。这项技术建立在鸿蒙操作系统之上,利用短距离近场通信技术,能够迅速地识别并配对魔盒设备,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提醒机制和一键操作的便捷性。与传统的POI(兴趣点)标记方式相比,万能卡片在触达参数上展现出更高的灵活性和精确度,极大地扩展了用户的出行选项,提升了他们的体验。


 

开鸿智谷

图/开鸿智谷副总裁 许磊

 

随后,许磊深入分享了拓维鸿蒙智慧出行全栈解决方案,这是一套集成了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先进技术和拓维信息深厚行业经验的综合性服务。这套方案不仅涵盖了智能汽车的硬件设备,还包含了软件服务、数据分析、用户交互等多个层面,旨在为用户打造一个全面、便捷、安全的智能出行生态。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拓维鸿蒙智慧出行全栈解决方案不仅助力用户享受到更加舒适、智能的出行体验,也推动了整个出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出行生活贡献力量。

 

 

 

 

 

开鸿智谷

开源共建与实践

 

Flutter与HarmonyOS的协同创新

 


 

开鸿智谷副总裁李传钊在【鸿蒙生态伙伴SDK】论坛上,分享了《开源共建:Flutter在鸿蒙生态的广泛应用与实践》。他提到,鸿蒙的特性使得一次开发、多端部署成为可能,极大地减少了开发者在将Flutter应用迁移到HarmonyOS时的适配成本。经过一年的发展,Flutter的高效渲染引擎与HarmonyOS的资源调度相结合,确保了即使在复杂页面下,APP也能流畅运行。随后,李传钊分享了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了Flutter在鸿蒙生态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开发者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创造出创新的应用。

开鸿智谷

图/开鸿智谷副总裁 李传钊


 

他还强调了开鸿智谷后续将对研发持续投入,继续支持开发者社区,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帮助开发者更好地利用Flutter和鸿蒙操作系统进行应用开发。通过此分享,李传钊不仅展示了Flutter在鸿蒙生态中的广泛应用和实践成果,也向业界传达了开鸿智谷对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态繁荣的坚定承诺。

 

 


 

开鸿智谷

鸿蒙生态下的互联互通

推动智慧教育行业的创新整合

 

 

在【统一生态】论坛中,开鸿智谷副总裁李传钊再次登台,分享议题《新一代鸿蒙智慧教室:跨设备整合与教育行业创新》,他在现场分享道,当前传统信息化教室面临集成难题,众多教学与物联网系统并存,却因缺少统一的技术平台而无法实现高效协同。而开源鸿蒙技术可以赋能教育智能终端和应用,使它们更加智能和适应性强,以鸿蒙教室主机为核心的鸿蒙智慧教室具备一个设备管理多个子系统硬件的能力,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可实现设备的自组网、自发现、硬件互助互助,满足教室场景的伴随式数据采集。

 


 

开鸿智谷

图/开鸿智谷副总裁 李传钊

 

比如在智慧教室、纸笔互动课堂、平板互动场景中,在不干扰学生学习的情况下,收集学习行为和效果的数据,构建校园教育可信数据中心。这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可以构建数字化发展的新生态,助推学校数字化发展新生态和数据资产增值,也为教育的创新和个性化提供了条件,从而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开鸿智谷

 

多元化应用场景与商业实践模式

 


 

通过此次开发者大会2024,开鸿智谷分享了基于HarmonyOS、开源鸿蒙的开发实践,也让现场观众看到鸿蒙生态系统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从交通到教育,再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开鸿智谷这些成功的商业实践展现了鸿蒙生态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也预示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随着AI、IoT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鸿蒙生态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开鸿智谷作为鸿蒙生态的代表企业,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推动鸿蒙生态的繁荣发展,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贡献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