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Tony表示,去年8月他们正式和Google开始收购谈判,收购正式完成是在今年2月。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Tony和Google高层谈的最多的并不是收购的金额,而是公司文化如何融合以及如何利用谷歌庞大的资源。
要说收购后Nest发生的变化,Tony提到了三个方面,一是在市场推广方面有了更多预算,Nest开始有钱做大规模的电视广告投放,如果Nest还是独立的公司,肯定不会有那么多的市场预算;二是Nest可以协调到更多资源,比如他们刚刚拥有了自己的一整栋办公楼;三是在Google支持下Nest收购了Dropcam等几家公司。
Nest 和Google的文化融合:数据驱动和直觉驱动
以上的变化都源于被收购后Nest 更有钱了。但Tony 更关心的是保持公司的文化。Tony是1991年来到硅谷的,当时是在General Magic公司,这家公司的文化对Tony至今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他表示,文化最能持续保持下去的一种东西:产品和公司都会变化,但文化可以始终存在。
Tony举例说,创业者现在打造的产品在5年后可能根本不值一提。Tony曾经在苹果公司一手打造出iPod,但今年早些时候苹果宣布iPod Classic停产,他并不为之惋惜,因为iPod之后已经出现了新一代的产品iPhone。
但文化的保持并不意味着文化会一成不变。Nest收购了几家公司,这些公司的文化会和Nest的文化有融合,双方都需要适当的改变和适应。同时,在加入Google之后,Nest的公司文化和谷歌的公司文化也会出现碰撞和融合。
要说文化的碰撞,最大的一点就是Google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公司,所有决策都很理性;而Nest更注重设计,公司有很多感性的地方。好在加入Google之后Nest可以保持自己的做法,而Google CEO拉里·佩奇也完全理解他们。Tony认为完全依靠数据会让人们失去直觉,这种直觉和用户使用产品的感觉有很大的关联。
不过依靠直觉做决策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数据。Tony提出了一个词:有知的直觉,也就是说在做决策之前已经对数据有了解,同时在做出决策后也需要找到数据来支撑这个决策。但始终,个人的直觉是主导,而不是完全从数据出发,无止尽的做AB测试。
在文化的碰撞之外,Nest和Google也有融合。比如在公司考核体系上,Nest就采用了Google的OKR考核体系。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s)需要员工写下下一季度的目标和关键成果,而一切没有写进指标的事情都可以拒绝去做。Tony 表示这能帮助员工学会说“不”。
“智能家居”被滥用
除了提出“有知的直觉”,Tony 还提到了“有知家居”,以此来代替“智能家居”。他认为智能家居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而且“智能”给人一种比人还聪明的感觉,但其实现在这些硬件都还远远做不到。“有知家居”意味着家里的硬件设备和人可以互动进行交流。
Tony 认为现在很多智能硬件产品都是为了智能而智能,或者为了联网而联网,其实都很没有必要。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产品,而且这个产品要能让消费者接受。
在General Magic的时候,Tony 他们做的是“20年前的iPhone”,可以收邮件、下载应用等等,但因为功能太多太超前,他们要花4个小时才能跟消费者讲清楚这个产品有什么用。当时功能相对单一,主打移动通讯录的Palm Pilot获得了成功。
这其实就是一个时机的问题。Tony认为最适时的产品应该是能解决当下一个核心问题的产品,然后可以在这个产品上进行演进。比如iPad并非突然出现,在iPad 之前很多公司都尝试过平板产品但都失败了。iPad的成功和之前有iPod,iPhone的铺垫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可能即将开启的智能手表时代,Tony保持了谨慎的乐观。他认为智能手表类产品最大的挑战是电池技术,有电量保证后,智能手表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多信息,从而起到更大的作用。他提到,手表发明之初,人们也需要不停的上发条。这看来真是个有意思的巧合。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