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表推出之后,无线充电离我们还多远

电池充电/放电

161人已加入

描述

  2014年年初,有很多声音说今年会是无线充电发展的一年。作为无线充电行业从业者,当然是很欣喜。不过一年下来消费者市场的不温不火让这个论调“水分”十足。不过,产业链的发展倒是热火朝天。今年,苹果Apple Watch采纳无线充电,这应该是在消费者市场最大的利好。本文由此出发,结合最近星巴克最近做的旧金山湾区试点,分析下这一年无线充电的发展。立足于无线充电技术的产业链发展,从从业者角度进行反思和寄托希望。篇幅甚大,干货满满。

  苹果WatchKit近期上线,我们可以更彻底地了解Apple Watch。不过今天要谈的,不是可穿戴设备,而是另一项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对苹果公司采用无线充电技术,我们期盼已久,只不过没想到首先在 Apple Watch上采用。不过这一次我们照例对苹果首次尝试的新技术报以遗憾,这项采用紧耦合感应充电技术的手表在设计时貌似是背离无线充电的初衷——让你在任何场合下都能使用到无线充电的同时让你能够和其他设备共享充电设备。Apple Watch必须一天一充,每次充电的时候必须完成——解下手表、装上充电装置、插上插座等系列操作。坊间传闻,Apple Watch是设计团队战胜硬件团队的产物,设计团队无疑要为Apple Watch的续航瓶颈埋单。当然这种无线充电式方式的采用无疑也是坚持着设计优先的原则。产品先抛开审美不讲,无疑是非常精致的。苹果的智能手表充电底座并未暴露出充电接点,它采用了与 Mac笔记本电脑类似的 Magsafe 磁吸式技术,透过磁吸的方式连接内建于智能手表中的感应线圈与充电线,相较于其他智能手表,苹果通过去除充电接口或者金属触点来保持了产品的完整性。这看起来对无线充电整个行业的发展几乎没有多少促进作用。NO,大错特错。同时,早在年初年终就有声音说今年会是无线充电流行的一年,可是仔细发现,临近年末,无线充电还是离我们比较远。这项技术难道在这一年里止步不前了吗?

  苹果是催熟剂

  可穿戴设备是一个利基市场,关于这方面的想象都已经展开,运动员都已经基本进场,但是让人遗憾的是,可穿戴设备由于续航的限制始终缺乏一款杀手级的应用。可穿戴设备对于庞大的智能终端设备规模来说无疑只是九牛一毛,其在规格上的限制使得电池不能够做大,他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必定伴随着交互频率和能耗的增加,这是个无法避免的矛盾,尖锐程度甚于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随着屏幕的增加,机身也拥有着能放下更大电池的空余,而可穿戴设备现如今作为分担智能手机任务、强调便携性的角色时,对于解决续航要求的迫切性远甚于智能手机。而且前面已经提到可穿戴设备的体量远不及智能手机,苹果的入场给这类设备打了一注强心剂。也让「怎么样让我们消费者手上的智能设备长期工作且不用每天一充」的问题推到了所有人的面前。无线充电巨大的通用性无疑是目前为止最好的解决方案。当然不算苹果面前来看只是为设计妥协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了。

  Moto 360采用了Qi标准,充电体验无疑更出色,能够和Nexus系列手机共用同个充电器,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的是在我们的办公环境下、餐饮过程中、行车环境中、在家庭生活中,即生活的大部分场景之下,我们的设备都能在我们的不刻意间得到充电(对可穿戴设备的意义就是不用摘下充电),让充电习惯更加友好。由于现在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Qi需要对准线圈位置(三线圈技术的运用已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充电距离也有所限制,显然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充电要求还是无法满足,而运用磁共振原理的 A4WP 在功能上能够满足要求,但是今年才刚刚步入正轨,缺乏足够的使用尝试。这就形成了一片极富价值的技术空白,苹果的Apple Watch就如同是催熟剂,将极大的催生出各大标准技术的成熟壮大来满足新的需求。

  新技术蓬勃发展

  近些年来,智能手机不断发展不断普及,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智能手机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在智能手机上能干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手机的性能越越来越强,不管手机变得多大,电池总会是限制其不断智能化的瓶颈。在电池革命距离我们遥遥无期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无线充电来满足我们不断延长设备一次性使用的时长。无线充电技术给了我们一种可能,让我们抛弃掉线材,完全不用去考虑充电的问题。而无线充电领域目前无线充电领域尚无统一的标准,现有的三大标准PMA(Power Matters Alliance),Qi,A4WP(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都在试图成为全球通用的最终标准。相信所有深谙无线充电行业的人都不会陌生,就不一一赘述了。近些年来也涌现出不少令人兴奋的新技术。

  美国Witricity公司为了完全解决实施无线充电时需要对手机摆放距离和摆放位置有要求的问题推出过采用磁共振的无线充电技术,它可以让手机离开充电器一段距离仍然保持充电状态,同时对位置要求没那么严格,同时还可以同时为多款设备充电。在CES2013上,已试制了使用该公司磁场共振技术的多款无线供电产品。

  无线充电技术研发公司Energous前不久介绍了一项叫做WattUp的无线充电技术,用户只需要将自己的智能设备加上特别的外部接收器或放在专用的保护套里,之后专门管理的应用程序可以检测在充电站发射装置 15 英尺范围内是否存在无线充电设备,随后只要启动程序上的充电开关,该设备即可进行充电。更令人愉悦的是,该公司在上个月底已经宣布,该技术很快应用于海尔家用电器。

  由两个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两个妹子Meredith Perry和 Nora Dweck成立了uBeam公司,uBeam的思路则是利用超声波作为媒介。其过程是首先将充电器的电能转化为超声波,然后在另一头用设备捕捉这些超声波转换回电能,接收者再连接该设备实现充电,这如同 WiFi 一般简单,为了支撑其商业化,这家初创公司在上个月底刚完成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