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智能手表没有火起来几个因素

半导体新闻

66人已加入

描述

  在智能手表真正进入成熟期之前,它们更像是尝鲜的玩具、而非真正的工具。腾讯数码讯(Rocky)20年前,人们就从各种科幻电影中看到了智能手表,而现在,智能手表已经可以轻松买到。但令人意外的是,当智能手表真的从科幻变成现实设备,却并没有受到真正的追捧。市场评估机构对智能手表市场一直都是比较乐观的,而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来看,2014年每个季度智能手表销售增长都在上一年同期的200%以上,其中三星和Pebble在美国市场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其中Pebble手表目前已经成功售出100万块。但即便如此,智能手表相比智能手机、平板等设备的发展轨迹来说,依然不够抢眼。

  那么,为什么消费者始终没有将智能手表作为一种主流数码设备来看待呢?一起来看看业内的声音。

  不独立、不时尚

  

  科技媒体Android Authority认为,智能手表目前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它们过于依赖智能手机,虽然提供了一种“助手式”的体验,但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这是一种更复杂、更分散的使用体验。举个例子,比如你想使用智能手表的计步功能监测运动,但仍需要携带手机才能让手表正常工作,这显然有些画蛇添足。

  另一个阻力是智能手表的设计。即便是Moto 360、LG G Watch等采用了圆形屏幕的机型,相比普通手表依然有些极客、另类,更不用说大部分方形表身的产品了。限制智能手表外观的因素很多,包括屏幕、处理器、电池等组件,而在这些底层组件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更棒的设计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电池寿命和功能难两全

  

  目前智能手表的主要形态为两种,一种是类似Android Wear、苹果手表这样集成先进功能的产品,另一种则是Pebble、Withings等所谓的“极简”风格产品。前者的优势在于搭载智能系统、功能强大、可扩展性强,但电池寿命基本上仅有一天;后者则拥有4、5天的电池寿命,但往往不具备彩色屏幕(甚至没有屏幕)、语音助手等先进功能。显然,用户想要最好的产品,而不论选择哪一种形式的智能手表,都需要妥协。

  更多样化的可穿戴设备出现

  联合广场风险投资公司的创始人Fred Wilson是Twitter和Etsy的早期投资人,他曾在科技峰会的讨论中表示,可穿戴设备并不仅仅局限在智能手表的形式,甚至智能手表可能并不是一种最优的产品形式,而是一种过渡产品。事实上,很多厂商也开始将精力放在新的产品领域,基于传感器的设备显然并不仅仅局限在手腕上,还可以是服装、饰品等等。

  智能手表与手机不同,它们并非是必备工具,这可能是无法改变的。目前,厂商们都在不断尝试,比如三星推出了集成数据功能的Gear S,苹果的Apple Watch则开始向时尚商品靠拢。但显然,厂商们仍需要更多时间来找出智能手表的价值所在、并推销给消费者。在智能手表真正进入成熟期之前,它们更像是尝鲜的玩具、而非真正的工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