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在逛了几天展会之后我发现一个之前未曾预料的事情,车载互联少到可怜的程度,相比那些首发的新车,新能源以及混动的车型,甚至科幻到几乎要飞起来的概念车,车载互联被扔到了角落里,无论受关注程度还是参展的热情,似乎都远没有之前想象得那么热烈。
去年以来苹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 Auto都有了实质性的进步,并且公布了首批搭载的车型;国内方面百度、阿里、乐视等互联网公司轮番上阵,纷纷与汽车厂商合作,将这个概念炒得火热,但在上海车展你却感到这些好像未曾发生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一:概念之后的冷静期
在上面所提的这些企业中,像阿里已经有产品落地,甚至在后装的车机市场已经小有规模,但像百度的CarLife仍停留在概念阶段,乐视的汽车系统也还是只能在平板电脑上跑一跑,尽管互联网公司做事的风格应该是雷厉风行,但面对新领域,特别是相对保守的汽车厂商,概念推出之后肯定不会马上见到产品,就算是手机都要一年的研发周期,还别说涉及到车载产品和系统了。
像在本次展会上,乐视与北汽合作推出的概念车,就是十足的概念产品,科幻到好像电影一样,与之前我评测过的乐视汽车系统也完全不同,不能不让人怀疑未来的产品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在意气风发的概念背后,更需要冷静的思考,也许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缺席本次车展的原因之一。
原因二:技术落地需要较长时间
在北汽展台我咨询过相关技术人员,他们认为乐视与北汽合作的概念车,研发时间至少在1-2年以上,现有的车型无法直接安装进去,车内需要完全重新设计,因此现在也只有概念可以看了。
而在英菲尼迪展台,他们估算的时间要在3年以上,可见把一套系统安装到车里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厂商的保守也是情有可原的,这里面有安全、政策、品牌以及成本等更方面的考虑,所以在上个月我们听到很多互联网企业的豪言壮语之后,你会发现时间表都拖得很长,甚至给不出准确的研发周期,所以这也是我们不会马上在上海车展上看到太多这方面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因三:产品不够成熟
在上海车展唯一高调发布新平台的就是博世mySPIN,据说7月份就能在国内发布的路虎和捷豹上看到它们的产品,而且目前在这个平台上已经有20多个开发者的本地化应用了,例如QQ音乐、凤凰FM、蜻蜓FM、高德导航等等,算是非常接地气了,可以说这个生态链已经基本构建起来了,而博世在车企当中的影响力也是众多本地化开发者所看重的,这个桥梁由博世来搭确实很合适。
但在现场我看过他们的产品之后还是有一些担心,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使用率不高,极有可能被车企架空,因为博世这套系统并不是一发动汽车就出现在中控屏幕上的,还需要手动点mySPIN的图标才能进入,就像在手机上进入一个APP那样,这种操作体验无疑会降低使用率。
另外博世这套系统只是单纯地将手机APP投射到了车内的中控屏幕上,虽然这些APP会为这套系统做二次开发和适配,使之有较好的使用体验,但你会发现这个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手机与汽车完全没互动,甚至还不如上海车展首发的海马M6那样能够遥控汽车。如果只是帮助用户解决了驾车过程中安全使用手机的问题,那么这远不能算是车载互联,这种解决方案把手机和汽车连接的效果想得太简单了。
产品和方案不成熟,也令上海车展在这方面相形见绌。
原因四:车企并不买账
另一方面车企也有自己的算盘,大多数车企都已经研发了自己的车载互联系统,像宝马iDrive、奥迪MMI等都已经极具人气了,就算是国产厂商像海马这样也推出了自家的moofun系统,想要让这些厂商改换第三方的系统基本是不可能的,无论出于研发投入还是品牌形象,在没有强有力的第三方系统出来之前,车企还是会专注于走自我研发的道路。
出人意料的是,很多车企对于苹果CarPlay并不感兴趣,认为太过封闭,并不适合提供给自己的客户。
同时,很多车企也对新兴的车载互联平台持观望态度,一方面这些平台还不够成熟,厂商暂时还不会买账,特别是目前处于群雄并起的乱战时代,尚没有哪一家能够一统天下,此时做出选择并不明智;另一方面厂商还无法权衡自家原生系统与第三方之间的关系,像前面提到的博世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如果第三方系统只是一种补充的话,车厂还是要优先考虑自家的系统。
但尽管如此,在本届上海车展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太多的车厂推出自家的车载互联系统,之前有调查表明,大概1/3的购车者会对这项技术感兴趣,虽然车厂对此有所意识,但却远没有动力、性能、安全、舒适,甚至是外观的改造来得直接,也许目前车载互联仍不是一种强需求。
原因五:后装厂商不对胃口
其实后装市场也是车载互联的一个出口,相对于前装市场车企的谨慎来说,后装市场更好进入,并且用户的选择余地更大,但上海车展并不是后装厂商的主战场,每年一月深圳有专门的展会,所以在车载互联这件事上,前装和后装市场可谓是泾渭分明。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