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网络为啥是三分建设 七分运维?彩光是怎么做好智能运维的?

描述

好的网络也有“三七之分”——三分建设,七分运营。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园区网络大型化、网络结构复杂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体量的增大不可避免带来入网的设备、终端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多,对于网络的运营维护者来说,工作量和复杂度都会大幅上升。

对于使用铜缆的传统以太网络来说:

新设备上线,首先需要从部署在楼层弱电间的接入交换机拉网线到需要设备入网的房间内,进行入网操作,这样的流程中每个房间至少需要20分钟的时间:首先网络设备上电1-2分钟,接着进行老旧版本升级和重启大概6-8分钟,最后在后台进行相关业务配置5分钟左右;

设备故障替换,一样要经历20多分钟上线及配置,更麻烦的是因为园区网络有不同的业务子网,因此在拆除旧设备时候一定要记录好原有旧设备的终端线缆接线顺序,新设备上也要一模一样的接回去,否则一旦接错就会出现业务不通情况,要花费前端更换人员和后端后台人员大量的时间用于沟通和排查,导致网络上线效率很慢。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有经验的运维人员都需要随时用手机拍照留底,用于一一对应标签和端口,避免出现接错的问题。如果仅仅是需要重接还好,面对没有打标签的情况,或者有些园区的网络设备部署在高处或者有进出权限的地方,给运维人员增加了运维上的难度和时间需求。

设想下,如果整个城域网城区的112所学校都采用这种方式部署,2187个班级近3000间房间,接近3000台设备,顺利的前提下,光新设备调试上线就要花2万余分钟,300多个小时,12+天。这种情况对于仅有4-5名外包人员的城域网运维团队来说,工作压力非常大。

对于网络维护的工作人员来说,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如何减轻维护压力,加快故障处理时间,是业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当前,业界主流的厂商在进行运维优化的主要做法是采用全光网和设备入室的方案,无论是PON还是以太彩光路线,在架构和部署上都存在共同的特点:

1.使用光纤进行全光网部署:光纤可以承载大带宽的演进需求,后续业务升级时只需要更换接入的设备,不需要更改线路,减少施工改造的同时也减少了拉网线的步骤;

2.光纤入室,交换机入室:在室内部署小型、静音的交换设备,通过光纤上联,室内通过网线下联终端,加强室内接入点部署的灵活性,需要进行扩展点位时,从入室交换机中增加网线到室内的点位即可,需要进行设备替换时,直接替换和盲插,减少更换设备的时间和精力。

网线

PON、以太彩光架构图

采用这种架构进行网络建设,入室的设备故障只影响到一个房间内的网络,但是这样会带来入室设备的数量增加。为了契合园区各行业客户在运维上降本增效的需求,锐捷极简以太彩光方案中,在以太彩光技术的基础上兼容SDN,以智能运维/自动化运维的方式,提供了自动化开局和零配置替换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满足在设备数量增长的背景下,减少运维压力。

极简光匹配的自动化运维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2个重要功能:

1)设备零配置上线:设备上电入网后,无需管理员做任何操作,可通过RG-INC-PRO控制器自动完成对设备的配置下发和维护工作,无需人工登录到设备上进行配置。整个设备上线的过程,仅需1-2分钟即可,降低运维人员能力要求,大大减小了维护工作量。

2)设备零替换&端口盲插: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使用空配置的设备替换掉原先的设备,系统自动适配不同型号的极简光设备,从SDN平台继承原先所有的配置,可直接入网;同时,端口盲插,无需查看标签和一一对应网线和端口,只需要将网线接入任意端口即可完成下联设备联网,即使是不懂技术的人也能快速更换设备恢复网络。相比以往没有SDN的环境下,平均一台设备的替换时间能节省20+分钟。

网线

同色未打标签的网线任意接入端口即可

网络运维的智能化,是园区网络不断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以极简光为代表的全光网技术方案中,承接传统网络的许多智能运维技术,面向企业级园区各个应用场景的特点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依托彩光和SDN技术,极简光构建的全链路智能化管理,运维人员可快速定位故障,零配置快速替换设备恢复网络,提升整体网络的稳定性和运维的效率,也为网络扩展从交换机到终端的更换提供了更多的空间,网络更加灵活。这也让我们期待,未来更多的智慧园区业务、更多的先进技术进驻和普及,更好地支撑园区业务的发展。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