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进程中,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如何保障

工控新闻

11人已加入

描述

  对于“工业4.0”,英飞凌公司的理解,是通过互联网将相关要素连接起来,使得不仅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更加智能化,同时被生产和加工的产品本身也将变得智能,并参与到被生产和制造的流程中来。

  芯片厂商在工业4.0中角色

  工业4.0既是一个愿景,也是正在实施的渐进过程。但工业4.0涉及多个行业,因此无法定义出清晰的实施计划。这个渐进过程包含了几大要素:更多地实现工厂自动化、各行业间横向和纵向更深入地互相融合、中央控制向分散智能控制的转变、以及大数据的分析。

  要实现智能的生产和制造,海量的设备将互联,这其中面临着两大考验: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如何保障,以及怎样最大程度提升能效,这也正是英飞凌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挑战。

  就半导体产品而言,芯片处于整个工业4.0架构的基础,解决联、感、知的基础问题和执行问题,以英飞凌为代表的芯片企业在工业4.0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家芯片厂商,英飞凌有高精度的工业传感器、执行器、微控制器、电子标签和高效的功率器件,同时,其安全解决方案是基于硬件的全球领先技术。

  具体来说,首先,高精度的工业传感器是捕捉工业4.0环境下有效数据的关键;收集到有意义的数据后,高性能的微控制器产品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从而发出指令对生产进行智能控制;微控制器再将指令传达给功率半导体,保障高能效地生产;在整个生产流程中,数据的安全,设备的防伪是贯穿始终的关键,基于近30年的安全产品经验和全球领导地位,英飞凌的安全芯片能为智能生产的数据和信息安全提供最高等级的安全保障。

  智能工厂和智能产品惠及每个人的生活

  智能工厂和智能产品是工业4.0的两大要素,而智能产品将为普通消费者带来更多直观感受。

  “智能产品”可以惠及多个领域,包括公司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交互,未来工业生产过程等。产品变得更加智能,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定位、识别和沟通。在智能产品的生产流程中,可以在每个产品中通过植入电子标签或外部传感的方式,在信息物理系统架构下,产品则能告诉制造流程自己应该被怎样制造,知道它已经做到什么步骤、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并控制下一步骤应该去哪个工厂。

  “智能产品”也可以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便利,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用户可以自定义产品,控制产品的生产流程,实现个性化需求。比如消费者想要购买汽车,他在下单的时候就能通过流程设定,要求汽车前门喷漆成白色,后门为黑色;或者在汽车的特定部位安装雷达,以便更好地防止碰撞。在食品或药品生产方面,也可以在外包装上安装智能芯片和小型元件,就能使食品自动提醒是否过期,或药品提醒患者吃药时间,或者某些产品不能在空气中暴露太久,产品也会主动提醒盖上盖子。

  另外,英飞凌近期新推出的全球领先的大气压力传感器也是智能产品的绝佳体现,可在很大的温度范围内实现精确而又稳定的性能,特别适用于室内导航和辅助定位应用,如购物广场和停车场的楼层检测,以及户外导航——在这类应用中,它有助于提高导航精度,或者在无法获得GPS信号时,支持“航位推算法”。同时,它能够为计算海拔升高和垂直速度提供准确数据,适用于移动和可穿戴健康和运动设备的活动追踪特性。

  总结来说,智能工厂和智能产品,不仅使生产商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流程监控和操作,同时能快速灵活处理客户的各种定制化设计要求,使最终消费者得益。这也会带来业务模式的变化。

  中国制造2025的机会

  英飞凌理解的“中国制造2025”将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农业机械装备等领域。同时,“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主要方向,其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

  半导体在上述领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则通过功率半导体高效率地生产,二则通过高性能微控制器进行智能地控制,三则通过安全芯片保障智能生产中的数据和信息安全。这些正是英飞凌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重点关注的合作机会。

  在中国,英飞凌有销售团队、研发团队和工厂,可以整合团队优势,以其在制造领域的亲身体验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动中国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应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无锡工厂作为英飞凌全球后道的试点,2014年开始实施的后道自动化线路图“BEAR”项目已经在智能制造和零缺陷制造上初见成效。BEAR旨在对后道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卓越智能制造和自动化。通过大数据制造数据分析和先进流程控制分析不断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了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可用性及可维护性;同时,也减少了非增值活动,大大降低了生产周期,并实现了生产流程全程可追溯,以达到零缺陷的目标。

  另一方面,英飞凌也在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展一些前瞻的研发,例如机器和机器的交谈,使设备和设备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及时地发现问题,使机器能够自主管理,并进一步以保证生产的流畅,提高生产效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