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池标准实施,低端产品何去何从

电池充电/放电

155人已加入

描述

  从8月1日起,国内首部锂离子电池强制标准《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正式实施,总计46项测试要求,被业内称为“全球最严酷最全面的锂电池标准”。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汪家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标准不仅对电池产品能进行很好规范,同时也对上游原材料商隔膜企业起到规范作用。

  仍局限于低端产品

  “目的也非常明确”,汪家红告诉记者,该标准要求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用锂电池必须通过质检,其检测涉及容量、充放电电压、过充、过放、短路试验等项目,涉及产品之广、涉及项目之多是目前国内电池相关国标中最多的。

  汪家红认为,从规范终端产品的基础上,该标准可以倒逼锂电上游企业做好产品质量,对于原材料端也相应提高了性能及质量要求,比如锂电池隔膜,需要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做好缩小体积。

  据悉,隔膜是锂离子电池关键的四大原材料之一,生产工艺包括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干法工艺又可分为单向拉伸工艺和双向拉伸工艺。赛迪顾问报告显示,2014年国产隔膜的出货量同比增幅达94.08%,但产值仅同比增长15.32%,增长幅度远低于产量增幅。

  报告同时指出,干法隔膜产品基本已实现全面的进口替代,已经开始为国际主流厂商如LG等企业供货,虽然产量占到全球近一半,但目前中国三分之一以上产能使用干法双拉工艺,产品仍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干法隔膜产品领域,部分企业在选择隔膜时仍考虑在高端产品上使用进口的隔膜。

  随着干法隔膜竞争日益激烈,国产隔膜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非常明显,以河南义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2014年其干法基膜的平均价格已经低到2.3元/平方米,但是高端的隔膜产品仍保持在5元/平方米以上的价格。

  汪家红指出,长期以来注重产品质量,且在湿法隔膜领域已走在前列的企业,可以把握当前时机,不断提高产品稳定性,并提升性价比。而对于长期走低端干法隔膜路线的企业来说,可能将面临淘汰,或者转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