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DAS到无人驾驶,都准备好了

汽车电子

2375人已加入

描述

  从上世纪50年代早期的电动车窗到当今最新的汽车驾驶系统,豪华汽车所具有的高端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都应用到中端和经济型汽车上,成为必备的电子和电气系统。据调查,到2025年,每一辆新生产的汽车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移动互联功能。随着ADAS和后视/环视系统的发展,汽车正变得越来越智慧和越来越安全,无人驾驶不再是梦。

  

  赛灵思汽车营销及产品规划高级经理Kevin Tanaka

  毋庸置疑,当今汽车市场安全驾驶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政府安全标准要求最新、最智能的安全系统,例如,美国的备用摄像头与欧洲NCAP的自动电子刹车系统(AEB)。“对于使用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技术的OEM厂商来说,车载摄像头系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差异化因素。”赛灵思汽车营销及产品规划高级经理Kevin Tanaka表示。

  

  车载摄像头系统的差异化同时要求ADAS系统架构功能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要求可视系统需要将视频处理(如图像增强和失真校正)及图形信息叠加功能显示给驾驶员;非可视系统则需要图像处理分析功能;运动估算等用来描述车辆环境的深层分析功能支持连续威胁评估和驾驶应对措施。

  Smarter视觉“智”在必得

  面对以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智能,赛灵思的Smarter视觉“智”在必得。Kevin Tanaka介绍,作为 ADAS 中主要的处理平台,Xilinx All Programmable 器件和解决方案能实现:

  实时分析: 实时图像分析包括目标检测、识别、分类和跟踪,可实现车道偏离报警和行人探测等应用。

  视频处理与显示:视频帧捕获、扭曲还原与缝合以及 2D/2.5D/3D 图形与叠加功能有助于用户对车辆驾驶人员与乘坐者看到和感觉到的内容进行自定义。

  智能传输:面向以太网 AVB 和 CAN 等各种通信标准的可编程 I/O 模块与解决方案可针对整个车辆的视频与数据分配提供高度灵活的高效方法。

  差异化产品的最快上市进程:不但可快速提供差异化产品,避免高 ASIC NRE 以及雷同的 ASSP 解决方案,同时还可通过使用 Xilinx 高级芯片、可编程 Xilinx SmartCORE™ IP、综合工具以及稳定可靠的产业环境为快速改变的 ADAS 要求提供支持。

  此外,Xilinx 汽车解决方案还可应对快速推广和升级为最新标准、接口以及 IP 的各种挑战,从而可在单个器件上处理来自多个摄像头的实时图像。

  芯片器件系列全线备战

  汽车级FPGA实现性能与功耗、成本的最佳平衡;汽车级Zynq-7000全可编程SoC是一款集成、灵活、功耗优化的解决方案,具有高计算性能并提供IP和设计框架,可缩短开发时间,降低风险,为ADAS市场带来独特价值。

  Kevin Tanaka指出,“在驾驶员辅助系统中集成多个摄像头是汽车行业中的一个发展趋势。”然而,由于架构不够灵活、性能瓶颈和功耗高等原因,现有的多芯片解决方案在解决多摄像头的诸多功能要求方面并不理想。因此,赛灵思的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应运而生,将系统中必需的典型传感、环境功能描述和决策制定等特性都集成到单个单片器件中。

  “XA Zynq™--7000 All Programmabl SoC 非常适合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 (ADAS) 的高计算要求。软/硬件可编程功能相结合,意味着 ADAS 图像流程中的功能(从感应到环境特性描述到功能实现)都能在软/硬件之间切换,从而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性能,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使用。”Kevin Tanaka强调。

  ADAS 和通向无人驾驶汽车之路

  ADAS 和 V2X 连接的不断发展部署正在为驾驶员辅助的下一步发展(预测智能带来的自主驾驶)铺平道路。支持扩增实境与手势识别功能的抬头显示器等最新 HMI 趋势正在快速改变驾驶员与汽车互动的方式。

  Xilinx 全可编程技术可实现新一代汽车系统,包括信息娱乐、驾驶员信息以及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只有 Xilinx 能够提供这样一个灵活的、基于标准的解决方案,融软件可编程能力、高性能图像处理为一体,并将分析、任意(any-to-any)连接以及保密性和安全性等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满足新一代汽车系统的需求。

  对于这些新一代的汽车及 ADAS 系统,设计人员可充分利用 SDSoC™ 开发环境和 Zynq® UltraScale+™ MPSoC 器件的异构处理功能,满足连接、视频编码、图形处理、实时控制与安全的需求。同时Xilinx 正在面向 16 家 OEM 厂商使用基于FPGA 和 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 的器件ADAS 模块出货,为目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部分主要OEM 厂商提供了强大支持。
本文选自《汽车电子特刊》,更多优质内容,马上下载阅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