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工业市场前景,德州仪器推多款业界领先产品

工控新闻

11人已加入

描述

  近年来消费电子、尤其是移动设备的高速增长,让高通、ARM、联发科等一批半导体公司成为开发者和投资者追逐的热点,而有关他们的相关新闻也时常见于报端。但在过去的三十年,有一家半导体公司从没缺席过全球前十的的半导体厂商榜单,那就是德州仪器。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 的数据显示,德州仪器在2015的全球半导体排名中位居第七位,与去年排名持平,但是总体营收较上年有少许增长。德州仪器中国区业务开发总监吴健鸿在日前举行的媒体会上透露:“德州仪器2014的总收入为130亿美元,而当中的80%是来自于模拟与嵌入式管理市场,在这80%当中,剩下的20%则来自手机、DLP和计算机类产品。”


德州仪器中国区业务开发总监吴健鸿

  作为一个模拟大厂,德州仪器在早年就已经将目光投向了工业和汽车电子这些高利润的领域。而德州仪器的收入构成也体现了其战略的准确性。据吴总监介绍:“德州仪器2014年收入的31%是来自工业应用市场。”在工业4.0的推动下,工业市场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德州仪器也因应市场需求,针对工业应用打造了几款新产品,进一步奠定其在工业和嵌入式领域的地位。

  面向位置传感器的工业控制SoC

  我们知道,目前正在推动的“工业4.0”是一个全新的工业革命,能够借助传感器和网络极大提供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是这些深度电子化的设备需要更高的可靠性,还有更高的精密度。德州仪器近期推出的一款数字和模拟位置传感器的工业驱动控制SoC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这款全新的TMS320F28379D和TMS320F28379S微控制器是德州仪器 C2000 Delfino MCU产品组合的延伸,还是业界首款实现相关功能的产品。

  根据吴总监介绍,这款产品通过搭配DesignDrive Position Manager技术,就可以将器件与位置传感器简单对接。然后通过在片上完成解码任务,并减少通信延迟,快速控制环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表现。

MSP430FR2633

  吴总监在媒体会上介绍了德州仪器推出这款产品的初衷:

  “位置传感器工业伺服器和AC逆变驱动中的应用主要是控制位置和控制转速,在过往,要实现这些功能。除了传感器外,还需要搭配很多外围期间协助,很多厂商需要编码器、ASIC甚至FPGA来搭配传感器使用。而在具体到编码器使用时,由于又要涉及多种不同的标准,因此很多情况下需要独立的硬件芯片和编码器连接。这就加大了驱动人员的开发难度。而德州仪器的这款产品则可以用一个硬件连接不同的编码器。”

  “由于减少了基于FPGA和ASIC的解决方案对电路板面积的需求,新产品还降低了系统成本。”吴总监补充说。

  前面提到,这是一款搭配DesignDrive Position Manager技术的产品,DesignDRIVE是一个单一的硬件和软件平台,能够帮助工程师轻松开发和评估用于多种工业驱动和伺服器拓扑的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利用实时以太网通信和功能安全拓扑轻松进行开发拓展,从而实现更全面以及集成度更高的系统解决方案。

  作为DesignDRIVE的全新技术,Position Manager能够帮助工业驱动系统设计人员直接开发、支持和维护用于连接至传感器的FPGA或ASIC,避免了额外的工程设计。另外还可以与数字和模拟位置传感器相兼容,这种兼容性让单个C2000 Delfino MCU可以灵活地支持多个传感器类型。其中包括EnDat 2.2、BiSS-C、Resolver、 SIN/COS,以及涵盖顺时针/逆时针协议(CW/CCW)在内的增量编码器。

  德州仪器是目前唯一一家能够针对工业应用同时支持数字和模拟位置传感器的半导体供应商。

  凭借着其独创的技术,这款产品极大简化了系统开发,节省了开发时间,避免了工业驱动开发周期中的复杂阶段,同事也解决了传感器借口兼容的问题。这一切的根源来自其优良的软硬件结合。

  吴总监介绍,到明年,德州仪器会继续扩充对不同编码器标准的兼容。

  我们注意到这款产品命名的时候有D和S两个系列区别,问到吴总监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表示,这两款产品都是管脚兼容的,但D系列和S系列则是针对不同市场,S系列只是面向中低端的应用,D系列则面向高端应用,因为其性能较S系列起码提升了两倍,这得益于其两个加速器。

  超低功耗的Sub-1GHz无线MCU

  工业4.0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连通性,借助无线网络实现工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而这些无线的需求也是当前热门的物联网发展方向,各种智能电网、无线传感器网络都有这个需求。

  作为半导体先锋的德州仪器推出了一个叫SimpleLink的超低功耗平台,通过最大程度减少以无线方式支持多种应用所需的射频专业知识量来简化无线开发和认证,加速产品开发流程,而其也适用于多种无线技术,包括 Wi-Fi®、ZigBee®、6LoWPAN 和 ANT™。德州仪器还在不断扩大其技术覆盖范围。

MSP430FR2633

  日前的媒体会上,德州仪器推出了其SimpleLink系列产品CC 1310,这款工作在Sub-1GHZ频段的无线MCU凭借其超低功耗、远程网络覆盖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根据吴总监介绍,这款无线MCU具有以下几大优点:

  (1) 最低功耗

  据介绍,CC1310的无线电RX电流可以低到5.5mA,而TX电流也可以做到22.3mA+14dBm。其Cortex-M3内核的功耗可以做到5.1 μA/MHz。传感器控制器的功耗则为8.2 μA/MHz。睡眠电流则低至8.2μA/MHz。依仗这些低功耗特性,CC1310可以用一颗纽扣电池的情况下工作二十年。

  (2) 更远范围

  CC1310可以无线覆盖范围可以扩展到20公里,这得益于其优越的RF设计。

  极高的灵敏度:-110dBm@50kbps、 -124dBm@0.625kbps;强共存性:高达90dB的阻断。另外其输出功率也达到+14dBm。

  这些参数奠定了其无线覆盖的基础。

  (3) 最高集成

  这款指尖大小的无线MCU继承了MCU+无线、内存、TI-+RTOS+RF驱动器和DCDC等功能块,还能做到4*4的QFN封装,这里体现了其高集成度。而其广泛的频段支持,更是印证了这一点。CC1310完整支持了315/433/470/500/868/918/920MHZ。

  这款集多重优势于一身的产品正是物联网所需的重要产品。

  “CC1310和之前的CC2640、CC2630管脚兼容,这是该系列产品的最大卖点。”吴总监强调。

  而在现在无线连接多样化的年代,有共同支持2.4GHZ和Sub-1GHz产品的需求。在问到德州仪器是否会推出兼容两种频率的产品的时候。吴总监表示:“德州仪器正在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后续会带来这类型产品。”

  电容式触摸MCU引领全球技术革命

  虽然工业自动化是趋势,但必要的一些按键对工业设备的控制还是无可避免的。但工业产品很多时候会有防尘、防水、防油的多种需求。德州仪器最新推出的电容式触摸MCU MSP430FR2633正是最佳的选择。作为德州仪器首款通过IEC61000-4-6认证的抗噪电容触摸MCU,MSP430FR2633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据吴总监介绍,采用了CapTIvate™ 技术的MSP430™ FRAM微控制器 (MCU)是目前业界功耗最低的电容式触摸MCU,由于采用了CapTIvate技术,MSP430FR2633 MCU可为电子访问控制、家电、个人电子以及工业控制面板等处于嘈杂环境下的各类应用提供全面的硬件和软件特性,以确保其发挥最为可靠的性能表现。

MSP430FR2633

  “芯片上的触摸唤醒硬件在CPU关闭的情况下可持续扫描多达4个的电极,在睡眠模式下,每个按钮的电流消耗仅有0.9µA,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因此,在由单个纽扣电池供电的情况下,设备的运行时间可长达15年。”吴总监补充说。

  这些功耗特性主要归功于其FRAM搭配。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 (FRAM) MCU产品组合特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不仅具有更强的耐用性,同时写入速度快出100倍,能够让系统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最低功耗待机模式中唤醒。在电源出现故障时,FRAM还能提供保存和恢复按钮的选项,因此可以省去备用电池所占据的额外空间。据介绍,这个产品比市面上其他方面的功耗最多低90%。

  而全新CapTIvate技术可提供例如专用稳压器、跳频、零交叉同步以及在嘈杂环境中避免错误检测的信号处理算法等多种高级硬件特性。此外,扩展频谱计时还可降低电磁辐射,从而减少其对于系统电路的影响。

  另外CapTIvate的设计中心是一个很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放传感器来实现系统配置,并会自动生成源代码。开发者还可以在5分钟内开始对性能进行调节。

  以上多种技术的组合,让MSP430FR2633可以满足金属触摸、3D手势、戴手套触摸,也可以支持玻璃和塑料覆盖物进行设计。可以实现电容式按钮、滑块、滚轮或近距离 (BSWP)的设计。

  “MSP430FR2633 MCU能够支持16个按钮的自电容以及64个按钮的互电容模式。”吴总监强调。

  由于据有众多特性,MSP430FR2633除了在工业应用以外,还可以满足电子访问控制、家电、个人电子等多方面的设计需求。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9年,全球工业模拟与嵌入式处理市场将会保持9%的增长率。到2019年,其市场规模将会超过200亿美元,再联想到庞大的物联网市场。德州仪器的这套产品组合拳出的非常有针对性,也满足了客户的开发需求,并大大的提高了开发者的开发速度。期待德州仪器更多的产品来帮助开发者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