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与控制
在“机器换人”浪潮推动下,中国已经连续两年蝉联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1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来看,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仍保持较快增速。而在机器人使用密度方面,中国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制造业还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潘伟预计,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突破15万台,届时中国机器人保有量将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出货量延续增长态势 机器人企业蜂拥而至
在“机器换人”浪潮推动下,中国已经连续两年蝉联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1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来看,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仍保持较快增速。而在机器人使用密度方面,中国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制造业还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潘伟预计,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突破15万台,届时中国机器人保有量将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一。
2005-2018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趋势图(台)
中国机器人产业在高歌猛进的同时,包括沈阳新松、埃夫特、广州数控、新时达和埃斯顿等在内一批本土机器人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根据OFweek行业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国内机器人企业数量达到1026家。其中广东省聚集的机器人厂商最多,达到285家,其次是浙江省156家,位列第二;其它地区如江苏、山东、上海、北京、安徽、辽宁和重庆分别达到125家、89家、108家、58家、56家、45家和40家。
但相较于外资厂商,国产机器人品牌无论在企业规模、技术实力、人才团队、行业经验,还是品牌影响力等各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大多数国内企业还停留在仿制和拼装的阶段,真正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多、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中国机器人企业数量(家)
外资品牌攻城略地 国产品牌业绩堪忧
伴随市场的逐步开启,外资品牌已经将触角伸向中国的各个角落。特别是2015年,各大外资厂商动作频频,明显加速了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先有库卡机器人工程中心签约入驻顺德,之后ABB在珠海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开展机器人应用集成业务。而安川电机已于8月联姻家电巨头美的集团,全面进军中国家电制造3C电子制造市场,发那科则计划在中欧中心设立发那科机器人工程应用中心。至此,库卡、ABB、安川电机、发那科机器人领域的四大巨头已悉数到位,剑指中国庞大的制造业市场。
同时,国产厂商的经营状况却令人堪忧。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机器人行业本体业务规模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上半年80%以上厂商本体业务出现同比增长,仅有20%的厂商同比下降;但从盈利能力来看,机器人本体业务亏损面高达70%。换言之,70%以上的企业的本体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潘伟认为,尽管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下,国产机器人厂商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缺失导致企业生产成本高企,企业的盈利能力不容乐观。并且,为应对新崛起的国产品牌,外资厂商纷纷采取降价的手段进一步削弱国产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力。潘伟预计2016年,在机器人本体领域的竞争将愈加激烈,大部分国产本体厂商将在盈亏平衡点上挣扎。
机器人迈入2.0时代 人机协作成为热点
从智能化程度来讲,机器人具有两大属性,一个是机器属性,另一个是人的属性。第一代机器人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机器人更多的偏向于机器属性,即作为一种专用的机器设备来替代人类的工作,主要是拓展人类的肌肉功能、做一些体力活,比如搬运、码垛、焊接、喷涂、装配等一些需要人力来完成的繁重、单调、乏味的工种。第一代机器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往往只能在结构工作环境下进行工作,即只能在预先编程的情况下,做一些程序化的、重复性和规定性的工作。从功能实现角度看,大多数的机器人缺乏环境感知系统、视觉功能和力觉功能,也没有触觉功能,就好比人没有眼睛、没有神经系统一样,感受不到外界环境的实时变化,不能很好的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也就不能适应复杂的非结构环境和空间下的自主工作。
此外,在灵活性、灵巧性操作层面,机器人的作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消费者电子产品的组装生产上。一方面,现有机器人产品在精度、性能等方面不能满足上述新领域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随着3C消费电子制造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生产线模式重新切换方面对机器人的柔性生产和灵活制造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全性也是机器人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目前大部分机器人都工作在围栏里边,与人隔绝,将来的机器人趋势将亟需解决人机协同作业问题,尤其是在如何保证人类的安全方面。
人机协作机器人代表产品
资料来源:OFweek行业研究中心
回顾2015年,人机协作概念已然站上了风口,特别是上海工博会上,有关协作型机器人新产品纷纷首次亮相,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协作型产品主要包括优傲机器人、ABB双臂机器人YuMi、KUKA的iiwa机器人,以及发那科的CR-35iA绿色机器人等。这类机器人一般具备安全功能,一旦检测到有人碰触就会立刻停止工作、受到人的推力也会巧妙地避开。从演进路径看,机器人正向2.0时代迈进,并朝着人机交互,人机交流,人机一体的方向发展。
许下十年承诺 剑指制造强国
2015年,中国制造业许下了一个跨越十年的承诺。《中国制造2025》的闪亮登场,实际上是为了对接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同时勾勒出了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发展蓝图。随着《中国制造2025》落地,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上升为国家战略,机器人瞬间成为高大上代名词,并且得到国内各大媒体聚焦的热点话题。
全球各国相关机器人战略
资料来源:OFweek行业研究中心
然而,放眼全球制造业,德国已经拥有包括西门子安贝格工厂和博世力士乐洪堡工厂在内的工业4.0行业标杆,通用公司等美国企业也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大张旗鼓的进行试点布局,具备先发优势的发达国家已经处于工业3.0阶段并正向工业4.0更高水平大步迈进,而中国制造业还在工业2.0或正向工业3.0的道路上奋起直追。
未来10年,调整与机遇并存。既是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最为关键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通过“智能制造”实现“弯道超车”、践行制造业强国之梦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全球制造业竞争已经拉开序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一代高新技术将成为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制胜法宝。谁能抢先摘取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谁就能赢得未来制造业的主动权!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