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家族宗谱写的是湖南“湘潭鹤岭戴氏”,祖上也曾是读书的狠角色。祖上戴秉彝、戴德彝兄弟祖籍福建莆田,在浙江宁波(甯波)奉化城居住,两兄弟同为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值得一提的是,宁波现在也是芯片之城,有不下数十家芯片企业,如晶圆厂中芯宁波,先进封装企业甬矽(Forehope)等。“宁波首富”韦尔股份虞仁荣出手300亿元建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有名的“芯片界戴氏三兄妹”戴伟民、戴伟进、戴伟立祖籍也是宁波。“两蒋”的家乡在宁波奉化,这里有一度非常知名的手机企业波导,孵化出了深圳传音科技。燕王朱棣(明成祖)“靖难之变”赶走建文帝之后,忠贞不二的方孝孺被杀“十族”,和他相交甚好的戴德彝也受到牵连而被杀。百度百科“戴德彝”词条有相关记载。他的兄长戴秉彝逃难到湖南湘潭,在此隐居,并更名为戴明禄,就是本人的先祖了。图注:我家宗谱第一页正文,由我拍摄。始祖戴明禄的祖籍是福建莆田,在浙江宁波奉化于洪武年间成为进士,在建文帝逊位时,隐于湘潭鹤岭。科举考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六级。考秀才就要过三关。县试、府试和院试又统称为童试,分别在县城、府城和省城举办。县试和府试每年举行一次,院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两次,通过者才能成为官办府学或县学的学生,即生员,亦即一般所说的秀才。洪秀全连考15年也没获得秀才身份,就造反了。通过在省城举行的乡试,则获得举人身份,就可以做官了,以及“进京赶考”。中学课本《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通过乡试当上了举人。进京赶考路途遥远,故事很多,如《西厢记》张生(张君瑞)遇到崔莺莺、《红楼梦》贾雨村遇甄士隐相助并对甄府丫鬟娇杏一见钟情、唐朝柳毅遇龙女并为她“传书”(岳阳君山有古迹)等。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大概为100-300人;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进士的名次由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他们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称“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称“同进士出身”。电影追求戏剧性,出现的往往是状元郎,但进士已经足够光宗耀祖了,大好的前程就摆在面前,拜相封侯不再是梦想。清末重臣里,曾国藩(湖南,27岁进士)、胡林翼(湖南)、李鸿章(安徽)、盛宣怀(江苏)、潘祖荫(江苏)、张之洞(贵州)、林则徐(福建,19岁中举人)、骆秉章(广东)俱都是进士。左宗棠三次考进士皆不中,凭军功获慈禧特批为荣誉进士。彭玉麟只是秀才,凭军功当上重臣。原版《大话西游》电影里,白晶晶(白骨精)和春三十娘(蜘蛛精)化身豆腐西施嫁给了状元郎(猪八戒)。两女侍一夫,让人浮想联翩。新拍的电视剧里却只有蜘蛛精嫁给了猪八戒状元郎,“一夫一妻”才是正能量。本人的祖上是宁波的“兄弟进士”,却有一段心酸的往事。戴德彝和与其胞兄戴秉彝祖籍福建莆田,先祖随宋高宗南渡后定居奉化。两兄弟同为明朝洪武(朱元璋)二十七年(1394年)进士。戴德彝(1364年—1402年),字邦伦,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2月生于县东花园之新宅(今大桥镇东门村)。戴德彝和邻县宁波宁海的方孝孺一见如故,两人一起在宁海妙相寺讲学授徒,同拜在明代开国文臣宋濂门下受业。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探花,授翰林院编修。1397年升侍读。是年,翰林学士刘三吾主考会试,所取尽浙、闽人,中原、西北无一予者,谤声腾起。朝迁命彝德与张信等人主持复试。张按刘嘱办事被诛,刘被谪戍边。戴挺然不受请嘱,高帝旌额“贞诚报国”,谕曰:“翰林虽职文学,然既列近禁,凡国家政治得失,生民利害,当知无不言。”并转侍讲,兼监察御史。不久戴德彝升为侍讲学士,服务于皇帝近侧。朱元璋对这些文学侍臣也很重视,要他们对国家政事的利弊得失发表意见,补益时政。戴德彝自然是受宠若惊,身体力行地去做。后又为监察御史,监督吏治,在朝廷中很有分量。建文帝(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在位四年1398年—1402年)时,戴德彝被任为左拾遗,成了皇帝的顾问。洪武三十二年或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遂发动靖难之役,从北平起兵夺位,经过三年的战争,燕军最终战胜南军,驱逐其侄建文帝,夺权篡位称帝(明成祖),史称“靖难之变”或者“靖难之役”。朱棣诛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帝大臣,并灭其族,史称“壬午殉难”。朱棣要“天下读书人种子”方孝孺起草登位诏书,遭拒绝。朱棣威胁说,不从就要杀了你,而且还要诛你九族。方孝孺语出惊人:即使灭十族又何妨!朱棣被彻底激怒,下令诛杀方孝孺十族。古法从来没有“十族”的说法,那么朱棣就把方孝孺的友朋和学生也算上一族,凑成十族了,结果一共杀了873人,充军等罪者千余人。众多建文帝旧臣如卓敬、暴昭、练子宁、毛泰、郭任、卢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谢升、丁志方、甘霖、董镛、陈继之、韩永、叶福、刘端、黄观、侯泰、茅大芳、陈迪、铁铉等等也都被酷刑处死或自尽。他们几乎都是文官。这些铁骨铮铮的人物,史称:“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作为守节的建文文臣秉承了南宋以来的理学思想中的气节一章,宁折不弯的举动也被世人所敬仰。此后的“甲申之变”(李自成推翻明朝)中明朝士大夫们再也不复这样刚烈的表示了。
方孝孺被杀后,无人敢收尸,戴德彝抚尸恸哭不已,绝食三日,作临难诗云:“临危生死决须臾,为国宁怜家与躯?继志情殷愧力短,承先念切遇时渝。关山欲断春秋泪,骨肉长分南北区。手泽遗今无复守,聊凭风雨泣桑榆。”这触到朱棣的痛处,但其志不移,遂被锯杀,时年39岁。戴家在南京的家属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戴德彝有个堂弟叫德礼,能文又擅书法,经德彝推荐在京师部里作幕僚,闻兄遭难,就先自缢而死。德礼之亲弟德祐,正赴京省亲,自然被杀。这次在京被杀的戴德彝的同辈中还有德回、德纲、德常等数十人。由于宁海、奉化相距很近,方孝孺被灭族之事已先期传到奉化,但戴事尚未发。戴德彝的堂弟德祐的妻子项孟和,是年26岁,也是城内人。她素知戴方之间的亲善关系,又深谙堂兄戴德彝的刚毅性格,预感此祸定然延及戴氏宗族。于是,为了避免宗亲遭无端之祸,把戴氏宗谱付之一炬,将戴德彝的两个儿子藏到山里。不日,京师使者至奉。项孟和一人在家应付。使者不听,将其带到南京,项氏不屈,仍不肯指认宗亲,戴氏得以保全。此事在正史记录。《明史》(卷141):“戴德彜,奉化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累官侍讲。太祖谕之曰:“翰林虽职文学,然既列禁近,凡国家政治得失,民生利害,当知无不言。昔唐陆贽、崔群、李绛在翰林,皆能正言谠论,补益当时。汝宜以古人自期。”已,改监察御史。建文时,改左拾遗。燕王入,召见,不屈,死之。德彜死时,兄弟并从京师。嫂项家居,闻变,度祸且族,令阖舍逃去。匿德彜二子山中,毁戴氏族谱,独身留家。收者至,无所得,械项至京,搒掠终无一言,戴族获全。”
至于宁死不屈、坚不吐实的项孟和,后人对她的评价也很高,被称为“义妇”。清代嘉庆时奉化进士吴尚知有《吊项义妇》诗,中有句云“万死终存戴氏孤,程婴杵臼属荆布”,把荆钗布裙的她,比作春秋时期救赵氏孤儿的程婴等侠义之士,可以想见人们对她的推崇了。1424年,明成祖朱棣去世,其长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仁宗下诏赦免靖难之变中死难的部分人,戴德彝亦在其中,但不包括方孝孺等人。1533年(嘉靖十二年),奉化县令钱璠在官山脚下、戴家附近立了显忠祠,以纪念戴德彝;到明宣德年间,县令周铨建明德坊,旧县志记载:“明德坊距县衙十步,县令周铨为戴德彝建”。如今官山南麓还有一条叫“明德坊”的弄堂。一百多年之后,万历元年(1572),又加谥号“毅直”,以表彰其气节。清代史学家谷应泰敬佩戴德彝从容殉道的精神,引用文天祥《正气歌》中的诗句赞扬他“生而忠贞,死而英灵,在地为河岳,在天为日月”,戴德彝获得了历史上应有的地位。靖难之变一百八十多年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在张居正的建议下,明神宗朱翊钧才下诏褒录建文帝朱允炆时期的诸多忠臣,包括方孝孺、徐达的长子徐辉祖等众人。同为进士的兄长戴秉彝担任宏文馆纂修工作,他幸而逃生了。戴秉彝的友人明朝户部尚书夏元吉后来在《明宏文馆纂修秉彝公、左拾遗德彝公合传》中提到:“秉彝公度其必不免,且虞祸之及族,变服易名,买渔舟出九江。曰:‘潭洲之东池,我先人之敝庐在焉,吾舍潭其何适?’遂终其身,隐于鹤山。”由此可见,戴秉彝一行换了衣服,改变名字,租一叶渔舟顺长江经九江西迁。他来到湘潭,还有一个原因,这里的戴姓本已有基础,能找到宗族力量庇护。唐朝柳宗元就写了一篇《潭州东池戴氏堂记》,写到了当地士绅戴简。这就是上文中所谓“我先人之敝庐在焉,吾舍潭其何适?”唐朝八大家之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谪湖南永州司马十年之久,写了不少诗词,我读书时就学过三篇。一篇写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一篇写钓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还有一篇是永州八记中的《小石潭记》。他的文章《潭州东池戴氏堂记》,写道:弘农公刺潭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池之胜于是为最。公曰:“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唐朝时代的“潭州”之前叫“长沙郡”,治所在长沙,但管理周边很多地区,如湘潭。戴秉彝为逃避追杀,隐姓埋名,改名为“明禄”。“明禄”意味着“食明朝之俸禄”,这说明戴秉彝忠于明朝之正统,始终心系天下。至今尚存的戴秉彝墓碑上刻着“始祖戴公明禄墓”,这也印证了改名之说。鹤岭戴氏字辈:宗德显扬、光辅盛朝、金紫万年、受兹介福、敦崇孝义、勤以力田、念阙本原、泽衍来裔。 浙江宁波鄞县古林镇东的戴家村有“兄弟四进士”的佳话。明朝1499-1535年,戴槚的四子前后登上进士,人称“同胞四进士”。
戴家村在明代属宁波府鄞[yín]县。翻阅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钱维乔重修《鄞县志》,“人物”卷记载了明代戴家村戴浩、戴槚[jiǎ]、戴鱀[jì]祖孙三代的事迹。戴浩,字彦黄,举人,任东昌官河通判,迁守雷州,改永州、巩昌,天顺(1457)改元,循例致仕(告老辞官),寿九十三卒。戴浩子戴槚,字育之,号茂轩,官连城教谕。戴槚生四子,长子戴鳌,字时镇,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知太和县,升寻甸知府;次子戴鲸,字时鸣,嘉靖二年(1523)进士,授番禺令,升刑部郎中,江西佥事;三子戴鱀,字时重,号东石,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任河南佥事、江西参议、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四川巡抚。四子戴䲀[zhì],字时化,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工部主事。褒扬南京刑部、山西清吏司署郎中事员外郎戴鳌的父母,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特钦赐一道圣旨碑,并琢有双龙戏珠纹饰,封戴父为“奉直大夫”,戴母为“宜人”。该碑通高1.85米,宽0.90米,碑为四方形,四周琢有双龙戏珠纹饰,刻工精湛、细腻。村中有建于明代的戴氏宗祠(区文物保护点),重建于民国初年。刻有圣旨全文的石碑仍保存在宗祠内。据说石碑在特殊时期被当作洗衣板多年,镌刻的碑文已风化严重。我在互联网上找到了与此有关的碑照片,有“荣恩”二字,是否是碑的一面呢?上海戴氏兄妹戴伟民、戴伟进、戴伟立1995年至今,共创办了6家芯片公司。硅谷美满电子MARVELL居世界前十大芯片设计公司之列。他们的祖父母就来自浙江宁波鄞县!明朝时这里曾有“同胞进士四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