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巨头抢滩,人工智能大潮来袭

人工智能

636人已加入

描述

  人工智能(AI)是指计算机系统具备的能力,该能力可以履行原本只有依靠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硬件体系能力的不足加上发展道路上曾经出现偏差,以及算法的缺陷,使得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上世纪80—90年代曾经一度低迷。近年来,成本低廉的大规模并行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人脑芯片4大催化剂的齐备,导致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了向上的拐点。

  人工智能是当前整个科技产业探索的未来方向,也是互联网领域的下一个浪潮。

  在谷歌、Facebook、IBM、微软等领军企业的带领下, 全球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市场对各类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弱人工智能产品的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同时人脑科学研究、情绪感知等强人工智能有望在未来十年迎来突破。

  人工智能市场潜力有多大?

  201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到达1683.9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近37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

人工智能

  中国“十三五规划”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工程项目,将极大提升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供给质量,同时以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纷纷开展大规模的投入和布局,也充分刺激了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活跃度。2015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到达203.9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近5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实力三阶段

  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宽,所以人工智能也分很多种,我们按照人工智能的实力将其分成三大类。

  弱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 (ANI): 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 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

  超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 (ASI): 牛津哲学家,知名人工智能思想家Nick Bostrom把超级智能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

  现在,人类已经掌握了弱人工智能。其实弱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人工智能革命是从弱人工智能,通过强人工智能,最终到达超人工智能的旅途。这段旅途中人类可能会生还下来,可能不会,但是无论如何,世界将变得完全不一样。

  科技巨头与产业资本押注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火起来之后,不管是科技巨头还是创业公司,都希望抓住红利期机会。国内外科技巨头通过自身研发或通过收购的方式,加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都想在这一领域占得先机。

  计算处理及信息储存的芯片巨头,像英特尔、NVIDIA等公司,它们处于这一领域的最上游,为中下游产业链提供计算处理能力及相关解决方案,他们决定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度。其次是大数据产业链中的原始数据获取方,包括运营商、BAT、微软、谷歌、Facebook等把持互联网入口的公司,它们掌握着机器学习必须的数据资源,决定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广度。

  此外,还有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集团,其中自动驾驶、深度学习、语音识别以及图像识别等领域都有着各自取得领先公司和团队。诸如谷歌自动驾驶、IBM Watson、百度自动驾驶及语音识别、 DeepMind深度学习、特斯拉自动驾驶、科大讯飞语音识别等。

  在创投圈里钱难拿的当下,人工智能领域依旧是一派热闹的景象。美国风投数据机构CB Insights就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融资情况发布的一组数据报告显示, 2016年第二季度里,尽管人工智能相关项目交易量下滑了10%,但交易金额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见下图)。

人工智能

  在过去的5年(2011-2016)时间里,有30家AI领域的公司被巨头收入囊中,谷歌、Facebook、IBM、英特尔、苹果、 Salesforce等几家动作频频。

  近日,英特尔宣布将收购人工智能初创企业Nervana Systems,另一科技巨头苹果也表示将收购人工智能公司Turi。近一年里,360人工智能研究院、搜狗“清华大学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等多家企业相继成立。从硅谷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科技企业热衷开掘的对象。

  国际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频频发力,一方面网罗顶尖人才,一方面加大投资力度。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规划决策等AI细分领域近期进展显著,很多新的应用和产品已经惊艳亮相。

  人工智能需突破的关键节点

  人工智能市场产品结构主要分为智能硬件平台和软件集成平台两类。其中智能硬件平台主要指具备完整机械结构系统、驱动控制系统、能源动力系统、感知系统、人机交互功能一体化机器。软件集成平台是指提供具备自然语言处理或图像分析识别功能的集成化平台。

  尽管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但仍有许多关键领域关键节点的问题需要重点突破。

  一是数据流通和协同感知有待提升。基础设施层的数据支撑环节,依然存在数据流通法律缺失,高价值数据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在感知环节,仿人体五感的各类传感器都有成熟产品,但缺乏高度集成、统一感知协调的中控系统,对于各个传感器获得多源数据无法进行一体化的采集、加工和分析。未来的突破点将发生在软件集成环节和类脑芯片环节。

  二是强人工智能尚未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在技术研发层,目前进展属于初级阶段,对于高层次的人工意识、情绪感知环节还没有明显的突破。人脑智能的产生原理尚未研究清楚,“脑科学”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未来的突破点将发生的脑科学研究领域。

  三是智能硬件平台应用性和自主化存在差距。 应用层的智能硬件平台,服务机器人的智能水平、感知系统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受制于人工智能初级发展水平,短期内难以接近人的推理学习和分析能力,难以接近人的判断力,不具备与人类同级别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感知力,难以可靠而经济地步行或者跑步,难以具备人手级别的执行力。未来的突破点将是在智能无人设备方面。

  人工智能投资机会

  目前市场关心的IT和互联网领域的几乎所有主题和热点(智能硬件、O2O、机器人、无人机、工业4.0等),其发展突破的关键环节都是人工智能。

  由于技术的复杂度,未来5-10年内,专用领域的智能化是AI应用的主要方向,在更远的将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通用领域的智能化有望实现。无论是专用还是通用领域,人工智能都将围绕“基础资源支持-AI技术-AI应用”这三层基本架构形成生态圈。

  在专用领域的智能化阶段,有能力的企业都希望打通三层架构。他们有的将从上往下延伸,如苹果、海康威视、小米等智能硬件企业;有的试图从下往上拓展,如百度、谷歌、Facebook、IBM等互联网和IT的巨头,以及科大讯飞、格灵深瞳等AI技术新贵。产业格局更多地表现出“竞争”而非“合作”,整个行业依然处于野蛮生长的初期阶段。所以该阶段最值得投资的是已经具备先发优势的AI企业,无论他目前处于哪一层都可以。

  从市场进入空间、价值爆发时间点、技术成熟度、产业投资回报率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综合比较分析,深度学习、机器视觉、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设备将是最具投资价值的四个领域。

  国内创业公司,人工智能方向的大致有200家左右,其中一半获得了投资,超过70%的公司主攻图像或语音识别这两个分类(如科大讯飞、云知声、格灵深瞳、出门问问、旷视科技、图普科技、腾讯优图等),人脸识别水平可比肩甚至超过美国。创业公司限于自身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唯有希望在细分领域上取得突破。

  小结: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产业群正在崛起,可以预见,人工智能的时代即将全面到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