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神舟十一号的七个经典问答

半导体新闻

65人已加入

描述

  10月19日3时31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与神舟飞船开展的首次交会对接。

  我们在欣喜之余,也在思考中国航天和美国航天还存在哪些差距,神舟十一号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小编整理了澎湃网和其他网友的经典提问和回答,和大家一起分享。

  1、中国和美国航天的差距在哪些方面?在火箭,空间站,飞船方面的差距据有哪些?美国为何放弃航天飞机?

  答:中美航天方面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几乎全方面都有差距。

  火箭方面,中国火箭运力还不够大,美国Delta IV Heavy火箭近地轨道运力28吨,我们最大的长征七号才不到14吨。由于CZ-2F运力不足,神舟飞船只能发射到200公里X93公里轨道。美国Falcon Heavy明年发射后,差距会更大,2018-2019年SLS发射后,差距会更大;中国火箭也没有直送静止轨道的能力,而美国的Delta IV 和Atlas V都可以,Falcon 9也在改进测试中。中国还没有直接发射到月球轨道以外的发射,美国新视野号姑且不说,近40年前的大力神火箭就能打旅行者号了。

  空间站方面,美国人早就有天空实验室和国际空间站,我们的天宫二号的实验能力和人家比是天壤之别。技术上说,美国有更先进的对接系统(LIDS),更先进的舱段和载荷(实验节点舱和气闸舱,科学载荷,环控声保etc)独步天下的大型 衍架技术和大型太阳翼,更先进的货运飞船(龙和天鹅座,前者带有携带货物反悔的能力,后者货物载荷系统比我们还没上天的天舟还高),更先进的载人飞船(载人龙,星际线和追梦者),他们的空间站测量和运作经验也是我们现在望尘莫及的。

  美国放弃航天飞机,是因为它太老旧了,又没有体现出研制时鼓吹的低成本,更重要的因素是小布什之后美国载人航天重点转向深空,近地轨道外包给商业公司,有翼的航天飞机不适合深空使用,所以美国研制了猎户座飞船。至于商业公司就各显身手了。追梦者飞船就是可复用的升力飞创,和航天飞机更加相似。

  2、据说2022年之后,太空就只剩中国一家空间站了,是人家都不玩了还是咱们自娱自乐,请问您对此有何评论?

  答:国际空间站延寿到2024年,但是这远不是终结,美国Bigelow公司可能发射商业充气空间站,还有一些小公司打算发射单舱的商业空间站。俄罗斯打算分离出来做自己的空间站,甚至连德国都有一个Orbital-Hub的想法。需求一直是有的,问题是钱是否到位,目前说只有我们一家未免过于自信。

  归根到底,主要是美国打算转向深空载人航天,欧洲日本没有独立载人能力,而中国俄国也打算跟风冲出近地轨道,所以政府资金支持的近地轨道空间站可能被冷落。不过换个角度,1972年后没有别的国家再有载人登月计划,是不是阿波罗只是美国自娱自乐呢。

  3、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一号对接,为什么轨道高度提升比以往提高的50公里?

  答:“为满足本次任务要求,调整了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使神舟十一号飞船能够适应本次任务交会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高度由343公里提高到393公里的要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说。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轨道高度是343公里。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393公里,比过去高了50公里,为何要高出50公里?航天科技集团五院GNC分系统指挥罗谷清说,主要是为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建造空间站做准备,因为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

  4、神舟十一号上的太阳帆板是国产还是外国进口的?

  答:和此前神舟飞船所带的太阳能帆板不同,神舟十一号的太阳能帆板是第一次采用国产太阳翼结构。这一结构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8所研制。根据该所的说法,此次,神舟十一号太阳翼连接架百分之百国产化,基板国产化率达93%,说明该所复合材料专业能力,达到了国内同类复合材料产品的国产化率最高水平。

  5、两名航天员在太空将做哪些工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回答:

  针对神舟十一号任务要求和特点,飞行期间航天员将实行每周6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以及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后,将开展多项在轨试验。

  比如,首次开展我国航天飞行中的医学超声检查,可以实时检测航天员心肺功能;参与多项应用载荷技术试验,更换空间材料制备样品,进行太空植物栽培试验等;开展在轨维修操作,进行人机协同验证。

  此外,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飞行期间,还将开展一些科普项目。比如,随神舟十一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有香港中学生太空科技设计大赛的3个获奖项目,即“太空养蚕”“双摆实验”和“水膜反应”。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实验,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

  6、两名航天员在太空吃什么?

  航天员中心食品营养研究室副主任曹平:33天的任务中,航天员的食品在种类上比前期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更加丰富,有100多种。

  在神舟十一号自主飞行段,航天员可能食欲不佳,所以会配备粥等清淡的食物。

  正式入驻天宫二号后,航天员可以享受如同在家生活一样一日三餐的待遇。吃饭时间与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等六大类产品,酱牛肉、鱼香肉丝等传统菜肴都有。5天之内菜谱不会重样。

  不仅有美味的菜肴,航天员还可以享用甜点。比如,太空冰淇淋,看上去像白色泡沫一样,是干干的、硬硬的,但是吃在嘴里的口感据说还不错。

  航天食品的保存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但不含防腐剂,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在美味可口的同时,为航天员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素。

  为了让航天员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天宫二号里面配备了专用的食品加热器。航天员的饮用水也是经过特殊方式消毒,能够长期保质。

  7、神舟十一号发射后中国载人航天向何处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

  载人航天工程对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对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充分证明了中央决策的科学和正确。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还有差距。

  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远、更大。

  神舟十一号是一个标志。随着下一步中国空间站的建成,我国载人航天将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

  到时候,飞船发射不像现在隔几年发一次,而是一年发几次,以保证航天员定期往返。在空间站建成阶段,不仅有现在以航天器驾驶操作为主要任务的航天员,还要有在轨工程师甚至游客进入太空,以满足社会公众探索太空的渴望。

  虽然中国空间站只有60多吨,规模不算大,建设得也比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要晚,但在推动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制造等方面将有一系列新的突破,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