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芯闻早报:格罗方德否认重庆厂暂缓 魅蓝5双十一首发

半导体新闻

65人已加入

描述

今日电子芯闻早报:传三星 DRAM 明年迈15纳米,巩固龙头地位;三星和LG为争抢iPhone OLED订单展开生死对决;格罗方德否认暂缓重庆晶圆厂计划;上海工研院汽车雷达芯片赶超欧美产品;石墨烯蚕丝或成为可穿戴技术实现突破的关键;第二代Daydream头盔或加入空间定位;魅蓝5发布 突出时尚及年轻;华为Mate9将会带来哪些惊喜?

早报时间

| 半导体

1、传三星 DRAM 明年迈 15 纳米 巩固龙头地位

三星电子智能手机吃闷棍,力拼内存事业救业绩!据传三星为了稳固龙头地位,将在明年下半生产 15、16 纳米 DRAM,对手 SK 海力士(SK Hynix)和美光(Micron)远远落后,技术差距约为一年半。

BusinessKorea 31 日报导,半导体产业透露,三星内存部门今年初量产 18 纳米制程 DRAM,准备在明年下半生产 15、16 纳米 DRAM。同时,该公司将拉高 18 纳米 DRAM 占整体 DRAM 的生产比重,目标明年下半提高至 30~40%。相关人士说,明年三星 10 纳米等级 DRAM,将占整体 DRAM 生产的一半。

DRAMExchange 估计,当前三星 DRAM 生产以 20 纳米为主、占 82%,18 纳米仅占 12%。

三星制程微缩进展比原先预期更为快速,内存部门主管 Chung Eun-seung 2015 年初暗示,2020 年将量产 10 纳米等级 DRAM,如今看来,应该 2019 年初就能达成目标。

三星是 DRAM 霸主,IHS 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三星的 DRAM 市占率高达 46.6%。对手 SK 海力士和美光的 DRAM 制程仍停留在 20 纳米等级,要到明年第二季之后才会开始生产 18 纳米 DRAM,技术差距约在一年到一年半之间。

2、三星和LG为争抢iPhone OLED订单展开生死对决

苹果 iPhone 的 OLED 面板各方争抢,夏普放话不排除赴美生产,两家韩厂也来势汹汹,今年 Samsung Display 和 LG Display(LGD)豪掷银弹投资柔性 OLED,金额之高创下空前纪录,展开生死对决。

韩媒 BusinessKorea 31 日报导,OLED 业界表示,三星电子旗下面板厂 Samsung Display,光在今年第四季就将砸下 5 万亿韩元(约 44.7 亿美元)投资 OLED。今年前三季 Samsung Display 已经投资 5.9 万亿韩元,今年总计投资金额达 10.9 万亿韩元,打破该公司 OLED 的年度投资纪录。

Samsung Display 是中小型 OLED 面板霸主,市占率高达 95%,据传已经拿下明年 iPhone OLED 订单。不过 2017 年 iPhone 可能先试水温、只有小部分采用 OLED 面板。2018 年搭载 OLED 面板的机种才会拉高到一半,意味届时苹果一年需要 1 亿组 OLED 面板。

报导称,Samsung Display 早早做好准备,打算独吞苹果订单。A3 线产能拟从当前的每月 1.5 万组,明年上半增至每月 7 万组;每月 7 万组相当于一年生产 1.7 亿片 5.5 寸 OLED 面板,足够应付苹果所需。

不仅如此,LGD 也全力追赶,今年斥资 2 万亿韩元投资柔性 OLED,并正在坡州打造全球最大 OLED 工厂,估计 LGD 将在明年上半量产柔性 OLED。两家厂韩厂今年合计投资金额达 13 万亿韩元,创下新高。

3、格罗方德否认暂缓重庆晶圆厂计划 2019年推12nm

晶圆代工大厂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技术长帕顿(Gary Patton)日前说明在2014年买下IBM半导体事业后有关14纳米及7纳米技术发展近况。同时,为与同业建立市场区隔,格罗方德也投入FD-SOI(全耗尽型绝缘层上覆硅)市场,并推出22/12FDX制程平台抢进物联网芯片代工市场。

近期市场传出格罗方德可能暂缓大陆重庆合资晶圆厂的计划,帕顿予以否认,并表示在大陆拥有自己的生产据点是很重要的策略,预期未来几年格罗方德在大陆的营收将有倍数成长,而未来重庆厂主要角色是支援新加坡厂的产能及技术,会先由0.13/0.18微米制程开始。

格罗方德向三星取得14纳米技术授权后,目前已进入量产。

帕顿表示,在14纳米部分,格罗方德去年第4季良率提升到成熟稳定阶段后,今年第2季顺利推出基于14纳米的制程设计套件(PDK),格罗方德至今已出货数百万颗14纳米芯片,同时有超过30个客户共同合作。

7纳米技术部分,格罗方德预计2018年第1季进行风险生产,已有客户进行设计及认证,主要针对高效能运算市场所设计,特别是在服务器及资料中心采用的芯片。

由于7纳米制程的功耗上明显优于上一代的14纳米,也十分适合应用在5G基础建设等网络通讯处理器市场。

至于在价格竞争较激烈的移动设备应用处理器部分,格罗方德也会提供7纳米晶圆代工服务,除了每片晶圆可切割的芯片数可较上代的14纳米多出1倍,每颗芯片成本可降低30%,最明显的仍是在功耗上的降低可大于60%。

帕顿说明,7纳米的设计上是可以支援极紫外光(EUV)微影技术,虽然目前主要仍是采用浸润式微影,但只要EUV技术可以进入量产,格罗方德的7纳米也可以直接转进采用EUV微影技术。而来自IBM的团队也提供了格罗方德很大的研发能力。

格罗方德也推出针对物联网低功耗芯片量身打造的22纳米制程及22FDX平台,该制程主要是基于FD-SOI制程开发出来的,除了可提供非常低功耗、达到类似鳍式场效电晶体(FinFET)的效能外,在成本上则与传统28纳米制程相近。

格罗方德22FDX平台已在今年第2季推出制程设计套件,约有50个客户共同加入合作,预期在今年第4季进行风险生产,明年第1季可以进入量产。

格罗方德也宣布将在2019年推进至12纳米的12FDX制程平台,等于提供完整的制程微缩及建立起FD-SOI技术蓝图。

4、上海工研院汽车雷达芯片赶超欧美产品

“我们的芯片集成度比欧美同类产品更高,成本更低,明年产业化后有望迅速进入汽车市场。”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射频技术副总裁卢煜旻表示。工研院近日与上海同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约,联合转化前者研发的汽车雷达芯片。市科委、嘉定区政府、工研院三方还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该院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工研院是在“超越摩尔”领域,本市重点建设的创新功能型平台。所谓“超越摩尔”,是指不需要遵循摩尔定律,在半导体工艺尺寸上越做越小,而是在成熟的工艺生产线上,研发非数字、多元化半导体技术与产品,如各类传感器。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传感器市场急剧扩张,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传感器等已成为手机标配。而今,智能汽车等新一代智能化产品方兴未艾,传感器和其他物联网技术设备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工研院是对标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同类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与市场结合得十分紧密。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市政府部门和区政府将联动、持续支持工研院,同时赋予其在经费使用、人员聘任等方面的自主权,推动其在市场化环境中快速发展,拥有越来越强的“自我造血”能力。

经过3年多发展,工研院已在技术研发、工程服务、设计服务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拥有华为、上汽集团等国内外50多家企业客户。工研院总裁杨潇介绍,“8寸研发中试线”是打造创新功能型平台的重中之重,目前处于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计划明年上半年试运行。届时,它能承担工艺开发、小批量生产、设备验证等业务,为微机电系统(MEMS)及其它“超越摩尔”技术搭建从研发到量产的高效平台。

培育新企业,也是工研院的一大功能。某项技术研发成功、制造出实验室样品后,工研院会和投资方合作成立企业,推动其产业化进程。此次签约的汽车雷达芯片项目就是一例。2013年底,在美国工作10年的卢煜旻博士入选国家“***(青年)”,来到工研院工作,带领团队研发手机射频芯片和毫米波雷达芯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安装在汽车上,可以为驾驶员提供盲点探测、变道提醒、自动巡航等服务,未来还将具有主动防撞功能,因此已逐渐成为中高端汽车的标配。而毫米波雷达芯片,是这种传感器的核心器件。目前,我国研发这种芯片的企业不超过5家。卢煜旻正是瞄准了这个国内市场空白,经过2年多研发,带队制造出了实验室样品。与欧美成熟产品比较,沪研毫米波雷达芯片具有“后发优势”——集成度更高、性能更好,成本更低。

样品研制成功后,同华投资集团、工研院、研发团队共同出资,注册成立一家企业。卢煜旻介绍,公司即将落户嘉定汽车城,计划明年初为生产雷达传感器的企业提供工程样品,争取早日进入这个空间巨大的汽车配件市场。

| 可穿戴

石墨烯蚕丝或成为可穿戴技术实现突破的关键

石墨烯似乎是一种无所不能的材料,这种以碳元素作为基础的新型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拥有非常大的潜力,比如电池技术和制造飞艇等等。事实上,石墨烯还有可能成为未来可穿戴技术实现突破的关键。近日,北京清华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利用石墨烯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导电的、更具柔韧性的蚕丝。研究人员将喂养蚕的叶子包裹住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使得蚕的蠕动程度增强至原来的两倍,并因此产生了更不易断裂的蚕丝。

这项研究成果意味着科学家已经找到了不需要使用化学物质也能够将石墨烯和丝绸混合在一起。不过,他们目前仍然需要找到喂养蚕的最佳方式,让碳纳米管能够进入到蚕丝中,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据了解,这种更具韧性和导电性的蚕丝可以用于一系列的可穿戴技术,比如智能服装和植物元件等等。此外,如果石墨烯能够嵌入现有的材料中,也意味着这项技术将变得更加环保。

| VR、AR

第二代Daydream头盔或加入空间定位

虽然谷歌的新移动端VR头盔——Daydream View还未上市,但是目前曝光的新专利显示,谷歌已经在着手研发下一代的移动端VR头盔了。

这份日前于美国专利商标局流出的谷歌专利,展示了下一代Daydream VR头盔的外观。

石墨烯

从外观上看,这一新头盔将拥有一体式的耳机,提升用户的沉浸式体验,针对镜片和光照,也会提供更多的调整控制手段。

而从专利描述来看,最为重要的就是谷歌打造了全新的追踪系统,让用户能够在空间中移动,以保证VR体验更加真实。

| 智能硬件

魅蓝5发布 双十一首发

魅族昨天在北京举办魅蓝之夜活动,一直以来魅族每次召开发布会开场都会邀请当红艺人前来演唱助威,因此被魅友戏称魅族是一家演唱会公司。现在魅族真的带来了一场演唱会形式的发布会,之前通过众筹的方式举办了一场大量知名歌手组合的演唱会,中间插播的形式发布了魅蓝5手机。

魅蓝5手机采用魅蓝一贯的彩色后壳设计,突出时尚和年轻化的特点,有多重选择。配备了5.2英寸屏幕,分辨率为1280×720。电池比上一代提升10%,五小时续航之后还有50%,并且支持正面指纹识别,支持支付宝和微信的指纹识别。

配备了8核心1.5Ghz处理器,内置2GB和3GB两个版本,也有16GB和32GB存储版本。支持双卡双待,识别盲插,不用区分支副卡。

魅蓝5的售价是699元,高存储版本的价格为899元。昨天下午18点魅族魅蓝5开始预售,11月11日首发。

后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支持最快0.2秒快速相位对焦,配备了双色温LED闪光灯。从此魅族全系手机都配备了双色温闪光灯。

发布会上魅族公布了魅族盒子产品,提供了黑色和白色两个版本。魅族接入了CIBN,因此内容非常丰富,热门剧集和综艺节目非常丰富。配备了flyme TV系统,继承了语音控制功能,可以直接将手机内容投屏,提供了上千个游戏和3000多个应用,也包括儿童应用等等。它的售价为299元。

华为Mate9将会带来哪些惊喜?

从人类诞生开始就对未知世界、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探索欲,人类从封闭的大陆中走向全世界,从取得火种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人类从来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天性的驱使,让人类从未安于现状,在探索的路上从未停止过脚步。

随着华为年度旗舰Mate 9的发布临近,华为官方又发布了一张“探索 by Mate”为主题的预热海报。荒野、公路、远眺山峰以及夕阳组成的画面中,“我们不总是对的,但总是走在寻找对的路上”这句话似乎想要告诉众人,探索更多是一种勇气,一种勇于试错,敢于冒险的勇气,探索作为人类共同的天性基因,正是趋势我们不断向前的原动力。

探索二字,知难行易,而身处高度红海的智能手机领域,华为又能够一次又一次超越我们的想象,带来无论在具体技术上还是产业影响力上,都令人惊喜的产品。这背后源于华为对“探索”二字的理解。探索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探索就必然有失败,尤其处于科技创新无人区的华为,在创新文化中有着高度的“容错思想”,鼓励以创造价值为目标的探索创新,避免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样一来,华为就总能专注于主航道,从而不偏离探索的方向。

从初入手机行业生产贴牌代工的产品,到如今做到与苹果、三星齐名的世界第三大手机厂商。这其中不仅有华为在探索之路上的重金投入,更多地是将探索作为企业的核心DNA,保持对未知世界、领域的探索决心。这种探索精神,让华为成为今天的华为,让Mate成为用户心目中的那个Mate。

华为matte上市时间

还有不到一周时间,代表着华为最高端的旗舰产品——Mate 9即将登场,承载着华为探索精神和基因的全新Mate 9,将再一次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和震撼,答案即将揭晓。

早报由MoneyDJ、工商时报、上海观察、cnbeta、青亭网、TechWeb、飞象网综合报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