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无人机“耀眼”亮相:未来或与歼20协同作战

军用/航空电子

370人已加入

描述

 

 代号“云影”的中国首款高空高速外贸无人机,主要用于高空远距离侦察和精确打击,首次在珠海航展亮相。这标志着国产新型无人机已经进入世界无人机第一梯队。

  “云影”无人机分为察打一体和侦察两大构型。整机系统分为无人机平台和地面系统两大部分。地面系统就是有点类似房车的地面站,系统按“一站三机”配置,即一个地面站需要两个操作员,一个负责操纵飞机一个控制武器和航线,可同时控制三架无人机进行战斗,也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配置,配置特性使云影无人机作战机动性更强。

  云影无人机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集侦查打于一体的远程长时高空多用途军用无人机。

  从外形上看,“云影”似乎有几分美国“全球鹰”无人机的神韵,同样采用了机背进气布局,并更换了喷气式发动机以提高飞行速度,确保了任务的响应时间。根据中航官方在现场播放的宣传视频,“云影”无人机长约9米,翼展约17米,正常起飞重量为3吨,目前分为三个基本型号:察打一体型、电子侦察型和图像侦察型。

  与纯侦察的“全球鹰”大相径庭的是,不同型号的“云影”已能够通过数据链协同作战——宣传视频显示,两种侦察型无人机确认目标位置后,察打一体型无人机发射各种导弹,准确消灭不同类型的目标。该机机翼下共有6个挂点,可以携带滑翔炸弹、小型导弹和增程炸弹等各种精确制导武器。颇值得玩味的是,这种无人机还可以挂载YJ-9E轻型反舰导弹,专门对付海上的小型快速目标。

  歼20(英文:Chengdu J-20,英文绰号:Black Eagle,译文:黑鹰)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研制的一款第五代(采用国际五代战机的划分标准)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第四代空中优势战机,首架工程验证机于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实现首飞。

  该机未来将担负中国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目前该机已经进入量产交付和试用磨合阶段,预计将于2017年正式服役,并在2020年左右逐步形成强大战斗力 。

  歼20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为锯齿边设计,机身以高亮银灰色涂装(原型机为深墨色)。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外侧,同时配备中国国内最先进的新型空空导弹。

  2016年11月1日,歼20身披割裂迷彩涂装参加珠海航展并首次对外进行双飞展示,进行了约10分钟的飞行。

11月1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两架歼20飞抵珠海机场。在进行双机通场后,又以单机再次通场,爬升、盘旋,向公众致意。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成为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最大的惊喜。此次航展,共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商家参加,展示了包括飞机、雷达、导弹等在内的60多个型号数百件现役武器装备。

据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介绍,中国空军共有18型飞机、地导、雷达等主战装备,39型配套武器、车辆、共110余件参加此次航展。与历届航展相比,此次中国空军开放度更高、种类更全、新装备更多、50%为首次公开亮相。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大校在航展现场表示,“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成体系发展高新武器装备,中国空军战略转型实现了由量变积累向质变跨越。”



资料图:中国空军两架歼20战斗机通场飞过珠海航展现场

目击歼20

飞行展示仅1分钟,歼20“来去匆匆”

今天上午10点22分,2架造型“诡异”的国产隐身战斗机从航展现场数万观众头顶呼啸而过,低空通场后,又以接近90度的折角猛然跃升,引发观众席此起彼伏的欢呼。

航展开幕当天,空军试飞员驾歼20战机进行飞行展示,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整个飞行展示只有1分钟,歼20随即“绝尘而去”,现场观众只能“从划破空气的爆裂声中体会新战机的霸气了”。

据悉,由于歼20仍在进行科研试验,空军试飞员与歼20人机接触更多、操控更熟练,因此执行表演任务的仍是空军试飞员。中航工业副总经理张新国表示,此次由中国空军来进行展示,也是从用户角度来评价这款飞机。

张新国在航展新闻发布会上说,歼20具备新一代战斗机的基本共性特征,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综合作战能力,有助于空军更好肩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同时他表示,对于这一新型战机,要基于国家的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来看,不必与别国飞机简单地对比和评价。

根据公开报道,歼20首飞于2011年。截至今年年初,共有11架歼20现身试飞场。在5年的时间里,不断改进、试飞、蜕变,为第四代战机加入中国空军战斗序列铺平了道路。空军指挥学院教授王明志表示,这是航空技术发展的集大成者,是一个国家整体科研、生产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